《智取生辰纲》在经典名著《水浒传》中第十六回,基本剧情概括为:杨志押送生辰纲,路途中被晁盖、吴用等人用计谋取走,最后害的杨志不得不落草为寇。

第十六章节中,细致地刻画了杨志小心谨慎的性格和晁盖、吴用的聪明才智,同时展现了梁山好汉与贪官污吏之间的激烈斗争。

水浒传中智取生辰纲的过程(被错读近千年的水浒传智取生辰纲名为)(1)

“智取”二字,映射出杨志的谨慎和吴用的才智。智取可以理解为盗取,称之为盗窃,用和平的方式将杨志合法占有的金银财宝盗走。

水浒传中智取生辰纲的过程(被错读近千年的水浒传智取生辰纲名为)(2)

首先,从“骗”的角度来看:

晁盖、吴用等人先是安排白胜挑着酒,卖力的吆喝,此时杨志团队已经精疲力尽,正凤烈日炎炎,众人饥渴难耐之下必然是馋酒的。而由晁盖、吴用假扮的卖枣好汉先是喝了一桶,并在另一桶上也喝了一瓢,杨志见状打消了最后的疑虑。

此处有2个骗:第一个骗是,晁盖、吴用等人假扮卖枣好汉,第二个骗是用瓢喝了另一桶的酒。

在另一个瓢喝酒之际,晁盖、吴用等人趁机将蒙汗药化解在酒里。杨志团队喝酒后,全部晕倒在地,晁盖、吴用等人趁机拿走生辰纲。

所以,从这个角度看,杨志押解的生辰纲是被“骗”了,构成诈骗。

水浒传中智取生辰纲的过程(被错读近千年的水浒传智取生辰纲名为)(3)

其次,从“抢”的角度来看:

晁盖、吴用等人用蒙汗药将杨志团队迷晕,让杨志等人不能反抗、也无法反抗,趁机盗走生辰纲,将杨志团队人员迷晕,压制了杨志等人的反抗,是抢劫手段的一种,可以称之为昏醉抢劫,简称“麻抢”。

水浒传中智取生辰纲的过程(被错读近千年的水浒传智取生辰纲名为)(4)

最后,总结来看,不应称之为《智取生辰纲》,而应称为《麻抢生辰纲》,但是如果称为麻抢生辰纲,与作者展现梁山好汉的机智、勇猛形象不服,与《水浒传》小说展现的打到贪官污吏的主题不符,与广大读者对于腐败朝廷的厌恶情绪不符,故而《智取生辰纲》的章节名称可以让更多的人接受。

水浒传中智取生辰纲的过程(被错读近千年的水浒传智取生辰纲名为)(5)

水浒传中智取生辰纲的过程(被错读近千年的水浒传智取生辰纲名为)(6)

水浒传中智取生辰纲的过程(被错读近千年的水浒传智取生辰纲名为)(7)

水浒传中智取生辰纲的过程(被错读近千年的水浒传智取生辰纲名为)(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