肺结核是结核分枝杆菌引起的肺部慢性传染性疾病。 结核分枝杆菌可侵犯全身几乎所有脏器,以肺部最多见。

全球20亿人感染结核菌, 活动性结核患者达2000万, 每年新发结核患者达800-1000万, 每年约有300万人因结核病死亡。世界卫生组织奖每年的3月24日作为“世界防治结核病日”。

我国2020年发病人数84.2万,占全球的14.3%, 发病率仅次于印度居全球第二, 是全球22个结核病高负担国家之一。疫情特点: 感染率高、患病率高、死亡人数多、农村患者多、耐药患者多、中青年患病多。

世界防治肺结核病日科普动画(世界防治结核病日)(1)

(一)病因和发病机制

1. 病原菌——结核分枝杆菌

生物学特性:抗酸性,生长缓慢,抵抗力强,菌体结构复杂。

2.肺结核的传播

(1)传染源:主要是痰中查出结核分歧杆菌的肺结核患者。

(2)传播途径:飞沫传播、消化道传播、经皮肤、泌尿、生殖系统等。

(3)易感人群:婴幼儿、老年人、HIV感染者、免疫力低下者、慢性病患者等。

(二)临床表现

1.症状

(1)呼吸系统症状

(2)全身症状

2.体征

取决于病变的性质和范围,病变范围小可无异常体征。

3.并发症

自发性气胸、脓气胸、支气管扩张、慢性肺源性心脏病、肺外结核等。

世界防治肺结核病日科普动画(世界防治结核病日)(2)

(三)肺结核的分类标准和诊断要点

1、原发型肺结核 原发综合征;胸内淋巴结结核

特点:多见于儿童及从边远山区、农村初进城市的成人,多有结核病家庭接触史,症状多轻微而短暂,结核菌素实验为强阳性; X线胸片:哑铃形阴影

(原发病灶 引流淋巴管炎 肿大的肺门淋巴结 )

2. 血行播散型肺结核

3. 继发型肺结核

①浸润性肺结核: 多发生在肺尖和锁骨下,X线显示为片状、絮状阴影,可融合形成空洞。

②空洞性肺结核: 空洞由干酪渗出病变溶解形成,临床症状为发热、咳嗽、咳痰、咯血,患者大量排菌。

③结核球: 多由干酪样病变吸收和周边纤维膜包裹或干酪空洞阻塞性愈合而形成。结核球内有钙化灶或液化坏死形成空洞。

④干酪样肺炎 多发生在机体免疫力低下,大量结核分枝杆菌感染的病人;分为大叶性和小叶性干酪样肺炎。

⑤纤维空洞性肺结核 病程最长,是反复恶化的晚期类型;病人慢性咳嗽咳痰、反复咯血、呼吸困难。

4. 结核性胸膜炎 以结核性渗出性胸膜炎最常见

5. 肺外结核 按部位和脏器命名,如骨关节结核

6. 菌阴肺结核 3次痰涂片及1次培养阴性的肺结核

*三种类型肺结核的比较

世界防治肺结核病日科普动画(世界防治结核病日)(3)

世界防治肺结核病日科普动画(世界防治结核病日)(4)

(四)治疗要点

(1)化学治疗化学治疗原则:

常用抗结核药物:

常用抗结核药物的不良反应和注意事项

世界防治肺结核病日科普动画(世界防治结核病日)(5)

(2)对症治疗

(3)外科手术治疗

世界防治肺结核病日科普动画(世界防治结核病日)(6)

(五)护理要点

(一)常用的护理诊断、措施和依据

  1. 知识缺乏:缺乏配合结核病药物治疗的知识。
  2. (1)休息与活动:症状明显患者应卧床休息;恢复期适当增加户外活动,增强体质;轻症患者在坚持治疗的同时可正常工作,注意劳逸结合。
  3. (2)药物治疗指导:向病人及家属介绍有关药物治疗的知识;强调早期、联合、适量、规律、全程治疗的重要性;督促按医嘱、按时服药;解释不良反应,激励坚持全程治疗。
  4. (3)正确留取痰标本
  5. 营养失调:低于机体需要量,与机体消耗增加、食欲减退有关。
  6. (1)制定全面的饮食营养计划:提供高热量、高蛋白、富含纤维素的饮食。
  7. (2)增进食欲:增加饮食的品种,采用病人喜欢的烹调方法;改善病人进食的环境和心情。
  8. (3)监测体重:每周监测体重并记录,判断营养改善的情况。
  9. 潜在并发症:大咯血、窒息。
  10. 其他护理诊断:

(二)健康指导

  1. 结核病预防控制
  2. (1)控制传染源:早期发现病人并登记管理,全程督导化学治疗
  3. (2)切断传播途径:呼吸道隔离;注意个人卫生;实行分餐制;病人用物的消毒
  4. (3)保护易感人群:接种卡介苗;密切接触者定期检查;预防性化学治疗
  5. 病人的指导(1)日常生活调理(2)用药指导(3)定期复查

(三)预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