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歌曲】《人说山西好风光》

著名歌唱家郭兰英的一曲《人说山西好风光》勾起了多少家乡的回忆。

词:乔羽

曲:张棣昌

人说山西好风光

地肥水美五谷香

左手一指太行山

右手一指是吕梁

站在那高处

望上一望

你看那汾河的水呀

哗啦啦啦流过我的小村旁

杏花村里开杏花

儿女正当好年华

男儿不怕千般苦

女儿能绣万种花

人有那志气永不老

你看那白发的婆婆

挺起那腰板

也像十七 八

我的家乡在山西原平县子干村。虽然没有踏上家乡的土地,没有看到过家乡的美景,没有喝过家乡甘甜的泉水。但从父辈人讲述的话语中已经感受到了家乡的魅力。

人说山西好风光剪切版(人说山西好风光)(1)

2019年的梨花节

我曾看过一首叔父《故乡》,来表达对家乡的思乡之情。

《故乡》

三面环山西滹沱,簸箕弯里八村庄,

大莫村名来源久,后改子干是吾乡。

明初始祖迁村旁,繁衍子代二十多。

耕读传家家业兴,子裔勤奋为民忙。

滹沱河在我家乡的流向是由北向南,我家就住在滹沱河的东岸上,与原平市区隔河相望,原名叫大莫村。当地把这三面环山地形似簸箕弯的地方称河东八村。这簸箕弯东山至滹沱河约10公里,南山至北山约20公里,总面积约200平方公里,由于山、坡、川、滩齐全,水源丰富,故林、牧、农均宜发展,条件优越。

人说山西好风光剪切版(人说山西好风光)(2)

家乡的老槐树

西北沿河的山叫天涯山,最西端的山脉是莲花山,是以山的形状似莲花而得名。莲花山下有座古庙叫石鼓神,每逢清明节(寒食)要赶庙会

清明时节,

莲花山腰歇,

脚下滹沱水流急,

遥望八村清晰。

风吹石鼓声鸣,

天涯扫雪奇峰,

水浇莲花独秀,

庙内供奉忠臣。

当站在莲花山上眺望时,家乡三面群山环绕,十分秀丽,向南遥望河东八村尽收眼底,向下看滚滚的滹沱河就在脚下,此情此景真是美不胜收。莲花山是由多座状似莲花瓣儿的山峦组成的,山峦上生有厚厚的苔藓,顶端呈暗红色,当站在远处眺望时河水绕山转,瓣瓣莲花红,景色甚是诱人,古诗云:

天涯钟脉秀莲台,

不染污泥拔地开;

瓣沾雪花飞柳絮,

萼留雨渍长霉苔。

莲花山上的另一奇观是:在山腰平缓处,突兀地升出一座孤立的山包,经风雨剥蚀,山包悬空,状似巨大石鼓,只因被山体高悬于空,当风吹过时,石鼓嗡嗡作响,十分奇特,故人称“风吹石鼓”,当地有首民谣说:风吹石鼓离天尺五,站在上面,星星可以抓住。由于此石形状奇特又能发声,所以民间有不少石鼓的传奇故事从而将其神化,故尊为“石鼓神”,莲花山下这座古庙之名就以此得名。当清明赶庙会时这里人山人海歌舞升平。元代诗人元好向有诗云:

焕起山灵槌石鼓,

汉女湘妃出歌舞。

诗狂他日笑遗山,

饭伙不妨嘲杜甫。

石鼓神的东侧就是另一奇观,“天涯奇景天涯扫雪”古人有诗云:

山尖似箭,重峦迭嶂,

地牙奇峰,直通云宵,

飞雪难停,天涯扫雪。

家乡多山,雄姿各异,冬季雪后,满山遍野一片白,让人心旷神怡,十分壮观,但当你观景中不难发现唯独西北方十多里外的天涯山,仍是山尖尖,石青青,山顶山腰不见雪。天涯为何能扫雪仅仅是“山尖似箭,地牙奇峰”,而飞雪难停呢?还是另有缘故有待探讨。北宋苏轼有诗云:“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但不论如何看,其险、其奇,是很独特的。

前面说过石鼓神是座古庙,古庙座落在莲花山脚下,由于地形较高,十分壮观,其座北向南,下面是一大广场,广场南是戏台,每逢清明时节,这里人山人海,闹社火唱大戏,商贩摊点到处有,油麻叶,大麻花,羊杂碎,碗秃子应有尽有。人们从广场进庙时需拾级而上,首先进的是阎罗殿,据说这是当地人死后“灵魂”必来注册的地方,所以对这阎罗殿人人都有恐惧之感,殿内阎王、判官、小鬼的彩塑,威严而狰狞。殿内周围塑的是对不忠不孝之人以及行为不规,作孽之人死后惩罚的各样酷刑的塑像,如挖心的,锯解的,油炸的,用石磨磨的等等。这些酷刑看后人人毛骨悚然,这对千百年来文化素质低下的百姓来讲无疑起到了教育和警示的作用。

阎罗殿的东侧是大王庙,庙内供奉的神是介子推母子的彩塑,庙内悬挂的牌匾不计其数,充分证明忠臣在人们心目中的重要地位。

人说山西好风光剪切版(人说山西好风光)(3)

家乡的梨花节

家乡的山美,家乡的土地肥沃,水源丰富,山宜林、坡宜牧、川宜农,靠近滹沱河岸边的滩地历来栽培水稻。秀美的山川养育了勤劳俭朴的家乡人,他们性格耿直,善良坚强,民风淳朴。

如今的家乡更是美不胜收。

我爱我的家乡。

人说山西好风光剪切版(人说山西好风光)(4)

5C<�W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