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个多小时骑行100公里的阿姨(骑行20多公里来吃瓜的父女)(1)

咕噜咕噜喝下一杯凉白开,从嘴角洒下的水滴刚一落地,就被脚下的沙土地一饮而尽,她也渴极了。

七八月份从来都与三伏天为伴,“伏”表示阴气受阳气所迫藏伏地下,出现在小暑与处暑之间,是一年中气温最高且又潮湿、闷热的时段。

暑假帮着舅舅卖西瓜。坐在路边的瓜篷下,我拿着蒲扇扇了几下,依旧是热风扑面,拿起挂在脖子上的湿毛巾擦擦汗继续倒在躺椅上休息。

午后的路上行人比较少,偶尔看到一辆汽车也是嗖的一下驶过,像是担心多停留一下炙热的路面就会烫坏他的脚一样。

舅舅种了五亩地西瓜,今年收成不错,放眼望去满地圆滚滚的大西瓜像是等着被检阅一样,迫不及待地要从茎蔓跳到桌面,用她的脆甜与汁多来解你夏季的暑热与忧愁。

3个多小时骑行100公里的阿姨(骑行20多公里来吃瓜的父女)(2)

早上五点多我和舅舅就到地里挑瓜了,舅舅凭着经验一眼就能看出哪个瓜成熟了,而不是我们常看到的,敲一敲听听声。将挑选好的西瓜一部分搬运到三轮车上,舅舅骑车到镇上去卖,一部分搬到瓜篷下由我来售卖。

水盆里又多出几个空位,我拿起几个瓜放进盆里,虽然不会有冰镇的效果,但是至少和外界的高温有了一点距离,切开吃时口感也会好些。

这时一辆山地自行车停在了瓜篷前,是一位父亲和他的女儿。父亲穿戴得体,有骑行帽还有专用手套,像是从城里过来的。停好车后,他将女儿从后座的安全座椅上轻轻地抱下车,小心翼翼地帮孩子卸下头盔。

3个多小时骑行100公里的阿姨(骑行20多公里来吃瓜的父女)(3)

“小伙子西瓜怎么卖呢,能不能给我们挑个小点的,大的吃不完。”

“好的,没问题,你们过来坐在篷下,先洗把脸歇一歇。”

我从水盆里选了一个放置时间长、大小合适的瓜给他们。刀刚挨上瓜皮,一声清脆的声音从瓜身斜着向左右展开,用手轻轻一掰,粉红沙瓤呈现在我们面前,汁水也从瓤内顺着瓜皮跳跃到桌面。

父亲把切好的瓜递给女儿,女儿腼腆地小心翼翼地吃着,嘴角露出幸福的微笑。父亲吃了一块,说:“这瓜真好呀,瓤沙、脆甜还多汁”。

一边吃瓜,我们一边聊了起来,小女孩也不再拘谨。

“我舅种的西瓜是用“油渣”做的肥料,榨油的副产品,在西瓜地翻耕前施入,然后翻耕整地,种出的西瓜香甜可口。”

“用的还是有机肥,环保无公害,怪不得西瓜这么甜。”

“你们这是从哪里骑过来的呢?”

“一大早就出发了,带着孩子从市区穿过郊区,又到山里。走走停停,和孩子一起看看风景,搞个野餐,也锻炼身体。”

“从城里骑来呀,我惊叹的说到,单趟就得有二十多公里吧,你们这毅力可以,你是不是经常骑车呢?”

“周内上班没时间陪孩子,周末放假就和孩子一起,带她参与一些活动。虽然才上幼儿园,但我们一起在路上骑行,爬坡骑不动了,她也会下来和我一起推车。一起坚持,一起感受大自然。”

“你们真的很厉害,这一圈骑行下来小朋友的见识肯定不一样。”

短短的交流,我被这对父女的坚持与自信所打动。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做任何事只要你想做,你坚持去做,那么一定会有不一样的收获。

当时我还在上高中,还没有想到自己有孩子后会怎么陪伴。转眼自己的小孩都上小学了,一家人聚少离多,单独和孩子在一起的时间就是零星的几次。

现在想想那对父女,真是敬佩那位父亲,也替那位小姑娘感到高兴。

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

3个多小时骑行100公里的阿姨(骑行20多公里来吃瓜的父女)(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