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论是伤病还是手术之后,或者是健身锻炼坚持一段时间之后的松懈,我们都会发现身上的肌肉块变小了,肢体的围度变细了,肌肉无论是绷劲还是放松的时候都比原来变得软了、松垮了,而且力量也会变小,同样的动作完成起来会觉得比原来更吃力,甚至是根本不能完成。这些现象,就是肌肉萎缩。

肌肉萎缩用什么方法治疗有效(如何有效减缓肌肉萎缩)(1)

肌肉萎缩根据其发生的原因,可以分成四种:

神经源性肌萎缩:

通俗地讲,就是由于神经系统出了问题,或者受到损伤,而造成受损部位之下的,神经支配的相应区域的肌肉萎缩。

肌源性肌萎缩:

这是由于肌肉本身的病变造成的肌肉萎缩,比如进行性肌营养不良。十几岁二十几岁因为全身的肌肉逐渐萎缩无力,最终不幸离开这个世界。

最为常见的,也是危害相对小一些,同时是能够通过康复功能练习彻底治愈的,是以下这两种类型。

废用性肌萎缩:

肌肉萎缩最常见,治疗起来也会花费大量时间并且吃苦受累。

肌肉要想维持它的大小和体积,就必须经常给予运动刺激。如果48-72小时没有重复上一次的运动刺激,那么力量就不能维持在上次练习的水平了。肌肉本身也具有记忆性,只要两三天没有练习,肌肉的力量就会下降,不能保持原来的状态。所以长期卧床的患者,因为下肢没有走路这种刺激,双腿会细得惨不忍睹!同样道理,要练习健身健美就至少需要隔天训练一次,不然就保不住肌肉的大块头!

肌肉不运动肌力就会减弱,所以制动废用之后,肌肉就会萎缩,不论是功能上还是形态上都会下降,这也就是废用性肌萎缩了。因为当肢体制动之后,肌肉的主动收缩减少甚至是停止,反射引起的肌肉收缩也大大减少,神经的运动冲动减少,肌肉的代谢就会异常,分解大于合成,肌肉就会萎缩,不但力量变小,体积也会变小。

肌肉萎缩用什么方法治疗有效(如何有效减缓肌肉萎缩)(2)

废用性肌肉萎缩是可逆的(太严重的也不可以,肌肉纤维化之后就没有可训练性了!所以肌肉萎缩不能等,要尽早开始康复练习!),经过适时适度的康复功能练习是可以恢复肌肉的力量和形态的。但是肌肉萎缩发生得很快,恢复起来很缓慢。有研究结果显示,即使是健康人的下肢,只要固定131天,肌纤维的直径就会减小42%,那可是腿细了一半啊!恢复起来就没有萎缩这么容易了,有理论认为需要3倍的萎缩时间,就是说如果受伤手术到恢复中等以上强度的练习用了1个月,完全恢复肌肉的力量就要练习3个月,任重道远啊!

关节源性肌萎缩:

如果是关节(肩、肘、腕、髋、膝或者踝关节)损伤或者是做了手术,会加重加快肌肉的萎缩速度和程度!

机制就是由于关节损伤(会损伤到一些关节内的神经和感受器),和损伤带来的炎性反应,刺激了关节内外的一些感受器。机体知道自己受伤之后,就会保护性地抑制受伤关节周围的肌肉收缩,避免疼痛和加重损伤,就因为这种抑制机制,肌肉萎缩就更严重了。

由于以上的种种原因,在伤病和手术之后肌肉会萎缩,肌力会下降。而良好的肌肉力量正是保护关节软骨和韧带,维持关节的稳定和运动功能至关重要的因素。所以必须尽早开始康复功能练习,来维持和增强肌肉力量,防止肌肉的过分萎缩,促进关节功能尽快恢复,同时避免在活动中再次受伤。骨折或骨关节手术后均采用不同方式的关节固定,由此导致相当数量的患者在固定去除后发生肌肉、关节障碍,造成新的残疾。

肌肉萎缩用什么方法治疗有效(如何有效减缓肌肉萎缩)(3)

康复医学工作者必须致力于积极参与早期康复治疗,避免这类残疾的发生,并促使其康复。等长收缩运动可以减轻这种肌肉萎缩,但不能消除。

承担体重和步行的主要肌肉制动后萎缩最明伸肌萎缩超过屈肌。肌肉处于缩短位增加肌肉萎缩程度,因此肌肉牵张或者将肌肉置于延长位有利于減少萎缩。等长或者等张运动可维持肌力。肌肉处于缩短位增加肌肉萎缩程度,因此肌肉牵张或者将肌肉置于延长位有利于減少萎缩。等长或者等张运动可维持肌力。早期站立也有利于减少肌力下降。

肌肉萎缩用什么方法治疗有效(如何有效减缓肌肉萎缩)(4)

肌肉电刺激可以减轻制动导致的肌力下降。肌肉萎缩本身并不是病,而是某些损伤或疾病的继发症状。所以当发现肌肉萎缩的时候,首先应该尽快确诊,看看是什么原因引起的肌肉症状。如果是后两者的原因,尽快开始康复练习,生命在于运动,在于科学的运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