虽然人的本性都讨厌责备,但是对于任何人来说,责备就像苦口良药一般,在我们人生当中是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大到一个国家,小到一个家庭,几乎都离不开责备。

一个国家如果无人监督其过,那不是一件很可怕的事情吗?养育孩子如果不能言说其过,这个孩子怎么可能健康成长呢?既然责备不能少,我们就要知道如何去责备,才能起到积极的作用。首先,我们要避开三个雷区。

如何将一件事情表达清楚微课(微书课李宁赞扬与责备的)(1)

避开责备的三大雷区:

第一个雷区是笼统化地责备。举个例子,夫妻吃过晚饭后,妻子没去刷碗,然后丈夫抱怨妻子说:“碗都不刷,真懒”。妻子一听这话能爱听吗,反驳了几句后,丈夫接着说:“你从来都不干家务”,最后,争执就开始了,搞不好还要大吵一架。这个丈夫的责备,就是典型的笼统化的责备。

第二个雷区是忙于指责。一方面,人们会本能的排斥他人的指责,只要有人指责自己,就会本能地极力地反驳回去;另一方面,很多指责的背后意味着惩罚。

所以,一旦出现问题的时候,大家往往想到的不是如何解决问题,而是先看怎样推卸责任。这虽然是一种自我保护的本能,但是当大家都去极力地指责他人、推卸责任,保护自己以后,问题就会被隐藏起来,最终导致问题不断升级,结果越来越不好。

第三个雷区是“读心术”式的责备。“读心术”并不是说我们要看出对方的所思所想,而是我们会经常恶意的揣度他人的想法和动机。

比如周六一大早,丈夫跟你说他有点不舒服,然后你冷冷地来一句:“装啥?不想带孩子就直接说。”比如孩子突然跑到你的跟前跟你说:“妈妈,我想学钢琴。”然后你没好气的说:“还想学钢琴,三分钟热度,学什么学。”

这些都是恶意揣度他人想法的读心术式的责备。读心者把他人的想法和动机往最坏的地方想,被读心的一方则会感到被伤害、被侮辱、不被理解。时间久了,彼此双方都会懒得再去沟通,然后一道看不见的高墙,就会永远建立在两人的关系之中。

如何将一件事情表达清楚微课(微书课李宁赞扬与责备的)(2)

那么,我们责备他人的时候,要怎么做呢?有一个方法叫“三明治责备法”,什么意思呢,就是在沟通的时候分三步。

第一步,先肯定好的地方;第二步,客观的说明问题的地方;第三步,给出建设性的建议。

这里我们要强调的重点就是在第一步,不在表扬本身,而在于能够看到对方做了哪些值得肯定的事儿;第二步,重点不是批评本身,而是要拿出客观事实;第三步的重点要给出建议,而不是命令。

赞扬与责备的实际应用:

在日常中的应用,主要有两个场景,一个是亲子沟通,一个是夫妻沟通。

在亲子沟通中,微书课李宁老师给出了三点建议。

第一,要做回应式的亲子评判。在一个氛围和谐的家庭中,父母对孩子言行的评判应该是回应式的,而不是侵入式的。比方说哥哥抢了弟弟的玩具,如果家长的第一反应是:你怎么可以这样!你怎么可以抢弟弟的玩具!那么父母这样的评判就是侵入式的。当父母这样说的时候,实际上是少了对孩子的尊重。

父母如果是回应式的应该怎么说呢?父母可以这样说:“儿子,你抢弟弟的玩具是因为你喜欢这个玩具吗?但是这个玩具是弟弟的,如果你想玩,你要经过弟弟同意才可以。”那么父母这么说就是一个很好的回应式的沟通。用回应式的沟通,孩子是可以感受到父母的接纳和爱,同时孩子也更容易接受父母告诉他的规则和界限。

如何将一件事情表达清楚微课(微书课李宁赞扬与责备的)(3)

第二,赞扬的时候要慷慨。很多家长看不到孩子的优点,或者是看到了也不赞扬,基本上是这样的。

为什么会这样呢?第一,因为家长压力太大了、太累了,表扬他人是需要能量的;第二,家长对孩子的期待太高了,孩子考了第一没问题,考了第二都不行。但是我们作为家长的朋友一定要知道,父母对孩子的赞扬,就像阳光雨露对于花草树木一样。

第三,在责备孩子的时候,要具体,要聚焦。就是要就事论事,不要翻旧账,不要随意地向外延展,牵扯出许多跟眼前的事情不相关的问题。举个例子,孩子把衣服随意地扔在了地上,然后妈妈一边捡一边唠叨:“脏衣服要放在衣篓里,讲了多少遍了,总是不听,你能不能懂点事儿,别那么自私,关心关心他人。”想一想,如果你是这个孩子,会不会悄悄地就溜走了。

有哪个孩子愿意听自己的妈妈这样地去唠叨自己呢?所以,在你责备孩子的时候,你要聚焦,然后点到为止。比如孩子把脏衣服到处乱扔,你就可以简单的说一句:“把你的衣服放进衣篓里。”这样说效果会更好。

如何将一件事情表达清楚微课(微书课李宁赞扬与责备的)(4)

在婚姻中,要怎样和配偶做好沟通呢?婚姻教皇、著名心理学家、《幸福的婚姻》这本书的作者约翰·戈特曼,花了40年的时间,观察了3000对夫妻的日常沟通和争吵,最终得出了一个惊人的结论:保障婚姻长久的关键,不是夫妻之间拥有的共同爱好,也不是能够持续保持的吸引力,而是在夫妻的日常交流中,赞扬和责备要维持在一个恰当的比例中。

这个比例是多少呢?答案是5:1,意思是你要夸了对方五次以后,才有一次批评的机会。

其实你会发现,批评他人是比较容易的,因为这是一种本能的、情绪的宣泄。如果让你去表扬对方、赞美对方,这个似乎有点难,因为这个需要用心去发现,同时赞扬他人是需要消耗能量的。

如果你想要拥有和谐的夫妻关系,如果你想要夫妻之间的沟通是和谐的,那么你只能选择先去赞扬再去批评。

以上关于责备与赞扬的方法,聪明的你学会了吗?

如何将一件事情表达清楚微课(微书课李宁赞扬与责备的)(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