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摘自《科学世界》2015年第7期,转载请注明出处!

海底隧道怎么建的?海底隧道是怎么建成的(1)

↑ 用沉管法建造海底隧道的原理

本文摘自《科学世界》2015年第7期,如想购买可点击本段。

目前,海底隧道主要有两种修建方式:沉管法和盾构法。

沉管法是先在陆地上建好一段一段的隧道主体结构,两端用不透水的隔墙先封起来,就像一根根密闭的管子;同时疏浚海底,挖出一条平整的沟槽。由于封闭的预制管里面充满了空气,所以具有很大的浮力,可以漂浮。用船将漂浮的预制隧道管拖到水面上预定的位置后,开始往管内的压舱水箱里加水,使其重量增加,下沉到水底的沟槽内,与之前已就位的沉管精确地连接起来,并在接口处做防水处理。然后再回填沟槽,并在隧道顶上加盖护石。

预制隧道管内的临时压舱水会被抽掉,浇筑上混凝土来永久压舱。这样一段一段地连接下去,直到两端都与外界相连,最后再撤掉内部的隔墙,就形成了贯通的海底隧道。这种方法速度快、抗地震、对环境扰动小,而且修建过程很安全。广州的珠江隧道、香港的红磡海底隧道都是采用沉管法建成。不过由于隧道结构暴露在水底,必须严格做好防水措施,而且隧道还可能被海上的船只抛锚或失事的沉船砸到。

↑ 盾构机

沉管法和盾构法并不是完全独立的,常协同使用。比如沉管隧道的出入口,也可能会使用盾构法来挖掘。(汪婕舒 / 编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