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人民网-山东频道

人民网泰安9月17日电(宋翠)“近年来,我们坚持‘五个振兴’齐抓并举、协同并进,全力谱写好乡村振兴战略‘泰安篇章’。”17日下午,中共泰安市委“山东这十年·泰安”主题新闻发布会举行,泰安市委副书记、市长张涛回答记者提问时表示。

文化创意产业集聚(兴产业聚人才重文化)(1)

据介绍,泰安市构建了“以1个乡村振兴战略规划、‘五个振兴’方案、8个县级乡村振兴规划、村庄建设N个专项规划”为内容的“1 5 8 N”的规划体系,整合省市100多亿元涉农资金,设立1亿元财政奖补资金,集中全力进行建设打造,乡村振兴工作在泰汶大地全面起势,中央和省级媒体多次报道了该市的经验做法。

工作中,主要抓了五个方面:

一、兴产业,建设富裕乡村。乡村要振兴,关键在产业。多年来,泰安市立足产业增效、农民增收,持续推进联工带农、联城带乡的现代农业产业园建设,大力实施名茶、名果、名菜、名药培育工程,积极开展区域公用品牌、企业品牌、产品品牌“三牌”同创,并高标准打造了35个示范区,农业产业规模不断扩大、效益持续提升,泰山茶等十大优势产业总产值突破164亿元,肥城桃种植区被认定为国家级、省级特色农产品优势区,泰山板栗、东平湖鲤鱼种养殖区被认定为省级特色农产品优势区;全市规模以上农业龙头企业达到557家,市级以上知名农产品品牌达到145个;建成岱岳区里峪村等一批乡村旅游特色村。

农业产业的快速发展,有力带动了农民增收致富,去年全市农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了21769元,比2012年提高2倍多。同时,我们坚决扛牢粮食安全政治责任,“减垄增地”推广49万亩,有效种植面积增加10%,粮食面积、产量连年稳定增长。“科技壮苗”行动被央视《焦点访谈》《经济半小时》报道。

二、聚人才,建设活力乡村。农业农村现代化关键在科技、在人才。多年来,泰安市坚持“借才”“培才”“引才”三措并举,不断厚植乡村振兴人才优势。“借才”,就是充分借助中国农科院、山农大等本外地高校院所人才资源,借智借力推动农业产业发展,目前,该市已经组建了179人的科普专家库团队,成立了1.3万人的农业科技志愿服务队,建设了18家省级乡村振兴专家服务基地。“培才”方面,立足构建高素质农民人才队伍,以家庭农场、农民合作社、农业企业等新型农业经营主体领办人和骨干为重点,分类型、分层次开展培训,目前每年可以培育爱农业、懂技术的新型乡村人才1000人以上。“引才”方面,该市实施了农村优秀人才“回引计划”,健全完善了回乡人才激励奖励政策,吸引了一批在外人才通过投资、技术服务、入股等形式返乡创业。

三、重文化,建设文明乡村。乡村振兴既要塑形,也要铸魂。多年来,泰安市围绕激发乡村振兴内生动力,深入实施了铸魂强农、文化惠民、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新时代文明实践、网络文化建设、乡村文化人才培育“六大工程”,全市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所、站实现全覆盖,1.5万余支志愿服务队伍、116万“泰安小美”志愿者遍布城乡,肥城市、岱岳区被评为全国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建设试点县市区;“戏曲进乡村”行政村覆盖率、行政村综合性文化服务中心建成率以及村(居)红白理事会覆盖率均达到100%;推出“城乡书房”“非遗工坊”等先进典型,“城乡书房”工程获全省文化创新奖。

四、优生态,建设宜居乡村。改善农村人居环境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当头炮”,是必须打赢的第一场硬仗。为推动农村环境面貌整体提升,让优美生态成为泰安乡村的底色,泰安市以农村人居环境整治行动为抓手,坚决打好农村改厕、清洁取暖、生活污水治理、生活垃圾治理、道路“三通”、村容村貌提升“六大”战役,累计完成改厕57.8万户、清洁取暖改造20.1万户,2076个村基本完成生活污水治理任务,符合条件的2787个行政村实现通户道路硬化,农村生活垃圾无害化村庄覆盖率达到100%,建成美丽乡村示范村961个、“美丽庭院”示范户12万余户。今年,泰安还全面完成29个安置区建设任务,搬迁群众全部实现“安居梦”。

五、强组织,建设和谐乡村。立足提升基层党组织战斗堡垒作用,构建乡村治理新体系,泰安市开展了“十百千”创建工程,通过10个乡镇龙头带动、100个村高端示范、1000名过硬支部红旗引领,推进镇村过硬党支部建设,村、社区“一肩挑”比例分别达到98.1%、98.5%。党支部领办合作社达到1639个,占比达46.1%,带动村均集体增收6.9万元,户均增收0.55万元,经验做法在全省推广。基本消除集体经济收入5万元以下的村,10万元以上村占比提升到90.8%。

张涛表示,下一步,我们将坚决贯彻落实省委、省政府工作要求,登高望远、奋力争先,统筹推进乡村“五个振兴”,加快实现农业农村现代化,让乡村振兴工作成效成色更足、底色更亮,让广大农民过上更加美好、更加幸福的生活,为打造乡村振兴齐鲁样板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