季羡林是公认的学术界国宝级人物,国际东方学大师,北京大学唯一终身教授,并被一些人奉为中国大陆的“国学大师”、“学界泰斗”。

而季羡林老先生,对这些名头都不予认可,对他来说,这些都是虚名,身外之物。他谦虚地说,自己连国学小师都不够,怎么称为大师呢。可见季先生的修养之高。

季羡林老先生的婚姻故事,更让人产生敬仰之心,季老先生堪称婚姻楷模。

季羡林的感情故事(学术泰斗季羡林)(1)

季羡林先生

1929年,年仅18岁的季羡林,被抚养他的叔父安排了一门亲事,与年长他4岁,且只有小学文化的彭德华结为夫妻。

儿子出生后不久,季羡林便远赴德国留学,接下来在留学德国的11年中,适逢“二战”,夫妻俩失去联系,国内家人生死不明,李羡林却仍没有背弃糟糖之妻,忍痛割弃了让他颇为心动的那位才貌双全的德国女孩伊姆加徳对他的爱慕。

季羡林的感情故事(学术泰斗季羡林)(2)

季羡林先生和他的德国女友

回国后,他又与彭德华相守了近半个世纪,期间经历了“文化大革命”的磨难和事业的辉煌,几十年始终相濡以沫,不离不弃,直到终老。

其实就在留德期间,身边的同学和朋友,就曾多次用“名正言顺”的理由,劝季羡林选择伊姆加德。所谓“名正言顺”,一个理由是适逢乱世,家人生死不明;另一个理由则是“父母之命,媒灼之言”的包办婚姻根本就是无爱的婚姻。

当时的很多留学青年,为此理直气壮地抛弃自己的结发之妻,即使当时季羡林娶了伊姆加德,也丝毫不会影响我们对其人品道德的高度评价,因为在当时的环境中,这是于情于理,都行得通的事情。

季羡林的感情故事(学术泰斗季羡林)(3)

季羡林青年像

可是,季羡林却说:“我固守的是夫妻感情,一日夫妻百日恩,我既然选择了娶她(彭德华),就要负起责任!”。当季羡林获悉伊姆加德,可能因他而终身不嫁时,他在日记中写道:“她劝我不要离开德国。她今天特别活泼可爱。我真有点舍不得离开她。但又有什么办法?像我这样一个人,不配爱她这样一个美丽的女孩子。

”在感情和责任的痛苦抉择面前,季羡林选择了后者。他和妻子一生相濡以沫,正如他自己所说:“这个家,60年来没有吵过一次架,甚至没有红过一次脸。我想,这即使不能算是绝无仅有,也是极好为难能可贵的。”

季羡林的感情故事(学术泰斗季羡林)(4)

季羡林先生一家人

婚姻,并不仅仅是由爱情组成,当爱情的蜜月期已经过去的时候,要让婚姻之树不随之枯萎,唯有坚守住责任。而这种坚守,则需要对对方的宽容和理解,从某种意义上来说,这是一种更加伟大的爱情。季老夫妇对婚姻责任的坚守,让他们得以互相搀扶着,历尽磨难而最终过上幸福的生活。

彭德华就是这样默默地尽着一个妻子应尽的责任,默默地当了一辈子的贤妻良母。季老从未嫌弃这位只有小学文化的结发妻子。

季羡林的感情故事(学术泰斗季羡林)(5)

季羡林青年像

他在《我的妻子》一文中说道:“她对我一辈子搞的这一套玩意儿根本不知道是什么东西,有什么意义,她似乎从来也没有想知道过。在这方面,我们俩毫无共同的语言。在文化方面,她就是这个样子。然而,在道德方面,她却是超一流的。面对公婆,她真正尽上了孝道;下对子女,她真正做到了慈母应做的一切;对丈夫,她绝对忠诚,绝对服从,绝对爱护。她是一个颇为难得的孝顺媳妇,贤妻良母......德华永远活在我的记忆里。”

季老对妻子终未能提升自己的文化层次,难免有一丝遗憾,但他却始终深爱着妻子,相濡以沫的感情,在经历岁月的变迁后,显得越发珍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