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代思想家老子提出治国需“无为而治”,今天小编就来说说关于老子的无为而治无为是指什么?下面更多详细答案一起来看看吧!

老子的无为而治无为是指什么(老子的无为是指什么)

老子的无为而治无为是指什么

中国古代思想家老子提出治国需“无为而治”

那"无为"到底什么意思呢?很多人会理解成“顺势而为”,其实不单单是这样解释,"无为"包含3个层面的意思,这才是老子主张的人生的最高境界。

第一:利物不争

《道德经》中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我们通常把"利"通常理解成"使得利"、"利于",把水说成活雷锋,利于万物生长。其实这里的"利"应该取它最本源的含义,"利",是会意字,从刀从禾,最本源的意思是,用刀切削植物的意思。这里解释为:磨削。因此,这句话的意思是说:水的至善,在于能够磨削(影响)万物,而不会跟万物发生正面撞击(冲突、争执)。一个企业,最难的是怎么集中员工的思想,让大家心甘情愿地为了一个共同目标而努力。如果领导和下属的思想各异,领导效仿"水"磨削万物的方式,影响并最终统一企业思想。这正是"无为"的第一个方面:效仿"无"影响和改变万物,做到"利物不争"。

第二:无之以为用

古代轮毂有30个孔,所以30根辐条能一并插在一个轮毂上,这才有了车的使用价值。车的使用价值,本质上并不是来自实在的木头辐条,而在于轮毂有虚空,才能容纳和整合这些木头辐条;没有轮毂的虚空,再多辐条也只能是烧火的劈柴,成不了一车之用。所以,无,是最重要的核心。优秀的公司领导,不在于他擅长某种技能,重要的是他能像轮毂一样虚怀若谷,能容人,能团结和领导下属和员工,事业才会如日中天。这是"无为"的第二个方面:内心要效仿"无",虚怀如谷,做到以无为用。

第三:长而不宰

老子《道德经》:天道,是不可用语言表述的。天道孕育万物,但不占有万物;推动万物发展,但不自恃其功;是万物生长发展,但不主宰和强占它们。这正是"无为"的第三个方面,效仿道生万物,长而不宰。在企业管理中,自恃位高权重,一心主宰下属的领导,反而身心俱惫,处处为难,事事难成。相反,平时说的没有架子的领导,更能得到下属支持、员工拥戴。懂得身教的领导,要比苦口婆心的言教领导,省心很多,成绩更大。取得成绩后,不居功自傲,不自恃其功的领导,前途将更远大。

无论是老板或者领导,还是我们普通人,在日常工作,生活以及家庭教育中,如果能做到:利物不争,无之以为用,长而不宰,你会更加事事顺心,人生美满。举报/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