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子“无为而治”思想作为一种治国之术,对后世治国安邦影响很大如唐初推行垂拱而治,出现“贞观之治”;明初力推“休养生息”政策,出现了“仁宣之治”......中国历史上的太平盛世,都是直接或间接在“无为而治”的理论指导下取得的,下面我们就来说一说关于怎样理解无为而治?我们一起去了解并探讨一下这个问题吧!
怎样理解无为而治
老子“无为而治”思想作为一种治国之术,对后世治国安邦影响很大。如唐初推行垂拱而治,出现“贞观之治”;明初力推“休养生息”政策,出现了“仁宣之治”......中国历史上的太平盛世,都是直接或间接在“无为而治”的理论指导下取得的。
01
“无为而治”是老子治国之道的核心,他的一整套治国方略都是围绕这一思想展开的。
老子主张:“处无为之事,行不言之教。”用“无为”去处事,用“不言”去教导百姓。“我无为而民自化,我好静而民自正,我无事而民自富,我无欲而民自朴。”
“无为”并非无所作为,而是不可妄为,不可强为,要顺其自然、“自然无为”。做君王的须知民意、顺民心,让百姓自然发展。“去甚,去奢,去泰”,即去掉极端的、偏激的、奢侈的为政态度,也就是要求君王为政不要对百姓太苛刻,不把个人意志强加给百姓。“圣人”就是得“道”的君王,他是没有固定意志的,他以百姓的意志为意志,百姓意志好的要善待,不好的也要善待,这样就得到了大善;百姓意志可信的要待以诚信,不可信的也要待以诚信,这样就得到大信。这就是“无为而无不为”,通过“无为”而达到了最积极的“有为”。
02
“无为而治”是一种高明的治国艺术。
老子认为最好的统治者是“太上不知有之”,不知道有你的存在,是“悠兮其贵言,功成事遂,百姓皆谓:我自然”。好的统治者是悠闲地治理自己的国家,很少向百姓发号施令,事情成功了,百姓未受任何侵扰,百姓都说自己本来就是这样。这样的帝王便可“无为而无不为”了。
03
“无为而治”也是古代帝王统治术的总结。
老子指出:“天下神器,不可为也,不可执也。为者败之,执者失之。”国家是非常神圣的东西,是不能勉强去治理的,谁去人为地治理天下,谁就会把天下搞乱;谁要用心地把持天下,谁就会失去天下,帝王应“以无事取天下”。
“无为而治”的理想社会是什么样子呢?老子设想一个“小国寡民”的理想社会:没有阶级,没有战争,人与人之间和睦相处。这样的社会理想为后代中外哲学家所借鉴,影响深远。
04
“无为而治”是为了达到“无不为”的顶峰。
有些人觉得《老子》这个“无为”跟市场经济是不吻合的,甚至是背道而驰的。“无为”是消极的,而市场经济讲的是积极有为。这些人是把“无为”理解错了,把“无为”理解为无所作为,理解为什么都不做。
实际上,《老子》这个无为不是不做,而是不要人为地去做,就是不要妄为,不要强为,就是要顺其自然,就是不要违背自然规律地去做,当然也指不要违背市场规律去做。我们说在市场经济大潮当中,一个企业家,如果你去妄为,你强行去为,你违背市场的规律,这样做的话,你肯定会失败。所以《老子》的无为不是消极的,他是最深层次的,就是说不要为了一个外在的利益、一个所谓的经济指标、一个个人的需求而违背了自然规律,违背了市场规律,尤其是违背了整个企业的人心,这样去做,一达不到目标,二就是达到了目标也很快就会垮掉,这才是《老子》“无为”的真正意思。
《老子》讲无为的目的是什么?是无不为,最后的目的就是什么都为了,什么都成功了,这是他的核心思想。这就是“为”和“无为”的辩证关系,从“无为”入手,最后要达到一个“无不为”的顶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