散文 / 张健夏送清凉”是工会以职工为本,关爱职工的一项举措骄阳似火,各行各业劳动者不怕苦、不怕累、战高温、斗酷暑,干好本职工作上海马桥各级工会时刻关心着一线劳动者,开展高温慰问工作,今天小编就来说说关于谢谢你来了最励志的厨师?下面更多详细答案一起来看看吧!

谢谢你来了最励志的厨师(暑你最美致敬厨师)

谢谢你来了最励志的厨师

散文 / 张健

夏送清凉”是工会以职工为本,关爱职工的一项举措。骄阳似火,各行各业劳动者不怕苦、不怕累、战高温、斗酷暑,干好本职工作。上海马桥各级工会时刻关心着一线劳动者,开展高温慰问工作。

今天,笔者和马桥餐饮行业工会、龙湖商圈联合工会走访、慰问了几家餐饮店,让我们将镜头对准在高温下坚守灶台的普通厨师,记录他们挥洒汗水的瞬间,坚守一线的故事,致敬高温下的厨师。

世上有两种人穿白衣,一是医生,二是厨师。厨师身穿白大褂,头顶大高帽,在烟与火的战场上,奏响厨房锅碟盆勺交响曲,演绎出一道道精美的菜肴

中午11点刚过,马桥迎春路江心洲渔港,笔者在厨房见到厨师长候贺辉正在指挥厨师烹饪。在几口大锅的“加温”下,厨房温度已达48℃,炉口喷出的火焰和锅碗瓢盆的撞击声,让人觉得阵阵燥热。

候贺辉轻取一勺油,待油温升高,将一盘切好的刀豆倒下去。“油烧得旺把菜倒进去,这样炒出来的菜口感好。”候贺辉说。翻炒、抖锅、调味,一连串的动作下来,一盘“清炒刀豆”很快出锅了。

这时候,候贺辉跑去水池边冲洗了一下脸,用干净纸巾擦掉额头上的汗水。“在厨房里要为顾客负责,一定不能让汗溅到菜品,所以不能乱擦汗。”他说,这几天气温热,不注意的话,很容易中暑。

“后厨油烟大,不适合安装空调,用大功率风扇则容易影响烧菜,因此我们只能喝大量的水来解暑。”候贺辉说,厨师是个良心活,每天在灶台边站五六个小时,虽然很累,但也要保证菜品的卫生。

候贺辉今年30岁,河南洛阳人,却在厨房里“讨生活”已经14年了。他16岁就在餐馆打工,从切菜、配菜学起,23岁掌勺。“学厨师要吃很多苦,受很多伤。”他说,哪一个厨师手上没有伤疤。

“干这行虽然很辛苦,但是打心底里爱呀!”候贺辉说,客人吃在嘴里赞不绝口,就是他最大的动力。为此,他每三个月推出新的菜品,“为了舌尖上的美味,再苦再累都值得。”候贺辉如是说。

候贺辉最大的愿望是以后回家开一家自己的餐饮店。“大概每个学厨师的人都有这样的梦想吧!”候贺辉笑得有些腼腆。他小孩只有一岁,在老家由妻子带着,平时工作忙,都没时间回家看看儿子。

忙了一会,候贺辉从厨房走了出来。此时,他后背的衣服已湿了一大片,脸上的汗也在不停地流,他赶紧用毛巾擦了擦,笑着对我说,感谢马桥餐饮工会每年高温天都要来厨房间,慰问我们厨师。

当你害怕夏日的炎热而躲在空调房里的时候,当你在酷暑时节坦然地享受着清凉美食的时候,你是否曾想起为你提供这些美食的厨师们

世间职业有千万种。厨师,一个别人在忙,而他们也在辛勤工作的职业;厨师,一个别人在玩,而他们还是在工作的职业;厨师,一个孤独与寂寞的职业,一个枯燥与劳累的职业......

据科学研究表明,25℃最适宜人类生活,因为人体没有冷热感,感觉非常舒适。而在厨师的眼中,在这个温度下,也是味蕾最敏感的时刻,是迸发烹饪艺术灵感的温度,是创意美妙菜品的绝佳。

35℃,人们早已打开空调,享受清凉。但厨师却坚守在厨房灶台前,早已汗流浃背,并不断地给炉灶加温加热,因为没有高温哪能烹制美食,没有高温哪能熬出那美味的汤汁,满足客人的食欲。

45℃,我们的心态如同炉中的烈火,已经焦灼。而厨师也知道会损害自己的健康,这是自然界升温对人体造成的直接影响。但厨师依然坚守,绝不退缩,因为客人们在等待,因为需要养家糊口。

50℃,已是一种生理极限了。而厨师在这样的温度下,经受着常人无法忍受的炙热,他们没有发出一丝怨言,他们仍在认真工作,炒锅在那飞舞的炉火中翻腾,一道道美食在那刀光火影中形成。

此时,他们满脸汗水只能用毛巾匆忙的一擦。你可曾知汗水早已湿透了他们整个脊背,他们心中明白自己干的就是这份工作,顾客的满意就是对自己的认可,顾客的需求成为了他们不懈的追求。

我走出厨房,来到餐厅,觉得两个空间对比就是“冰火两重天”。然而厨师还坚守在灶台旁。在中国,但凡有一个带“师”字的不得了,老师、医师、技师、厨师等。此刻,我为厨师感到骄傲。

炎天暑月,许多人不愿做饭,喜欢下馆子或外卖。如果您去饭店吃饭请给厨师一个微笑;如果你品尝到美味的菜肴,请别忘了让服务员转达一下,给厨师送上一句感谢:厨师们,你们辛苦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