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晋的时候,司马家族不好好干,引得少数民族南下,五胡乱华。

人们不禁开始怀念那个强盛的汉朝,于是一个流言兴起来:刘氏将兴。

历史上最诡异的刀之谜(一条流传千年的谣言)(1)

这个并不是什么新鲜的谶语,王莽那会就流传过。

后来刘秀用实力证明了。

这次这个谶言又起,北方出现了匈奴人刘渊建立了后汉,南方出现了刘裕建立南朝宋,都试图证明,但都失败了。

东晋的时候就有“金刀既已刻,娓娓金城中”的说法,这金刀显然就是卯金刀——刘啊。

《南齐书》上说齐世祖用一把金刀削瓜吃,有人在旁边说:“皇帝不要用这个,外面有金刀之言。”——显然这个金刀之言,就是刘氏当兴,搞得皇帝很不痛快。

历史上最诡异的刀之谜(一条流传千年的谣言)(2)

这是南方,皇帝只是被恶心一下,而在北方,卯金刀则是要真刀真枪开始干的。

例如幽州刺史刘灵助“妄说图谶,言刘氏当王”拉杆子造反。

连稽胡人造反,其首领也借刘氏的威名,稽胡首领就取名刘蠡升,只是他没有刘渊的命运,在云阳坚持十年,还是被打败了。

除了这些人,还有一群特殊的刘家人也纷纷揭竿而起:

北魏永平二年,泾州沙门刘慧汪聚众谋反。

北魏永平三年,秦州沙门刘光秀谋反。

北魏延昌三年,幽州沙门刘僧绍谋反。

北魏延昌四年,冀州沙门法庆谋反,自称定汉王,从自封的官职来看,八成姓刘。

北魏熙平元年,刘景晖自称月光童子谋反。

……

除了姓刘,他们还都是和尚。

因为这个时候佛教兴盛,利用佛教来证明谶言更有说服力。

例如法庆造反,他的口号就是“新佛出世,除去旧魔”。

历史上最诡异的刀之谜(一条流传千年的谣言)(3)

刘景晖自称月光童子,这月光童子就出自《佛说申日经》,这里面月光童子将来到秦国做圣君,拯救百姓。

后来杨坚建立隋朝,就找人重新翻译这本经书,将来到大秦改成了来到“阎浮提大隋国内”做大国王——他先用佛教的理论为自己加持,省得你们这些造反的人再借这个名字。

但是,没有用。刘氏当兴的口号还有人喊。

第一个喊出来的是刘昉,他帮助杨坚取代了北周,其实也为了他自己的野心,他经常说自己姓名是“卯金刀”,名是“一万日”,就表示“刘氏应王,为万日天子“——杨坚只好弄死了他。

历史上最诡异的刀之谜(一条流传千年的谣言)(4)

但是按下葫芦浮起瓢,按下卯金刀,浮起了“十八子”——李家又发声了。

《隋书》上说隋炀帝将李敏一门灭族,就是因为听说李敏“一名洪儿,疑洪字当谶”——看来由于时代久远,大家已经分不清是洪字还是弘字了,不管是哪个字,既然李敏名字的读音犯了谶,自然要死。

甚至有个方士安伽陀直接给隋炀帝说“当有李氏应为天子”,劝隋炀帝杀光天下姓李的。这当然是不现实的,隋炀帝只杀了权势最大的李敏一族。

李氏将兴这个谶语却越流传越广,还演绎出了新的花样。

“桃李子,莫浪语。黄鹄绕山飞,宛转花园里。”

“江南杨柳树,江北李花荣。杨柳飞绵何处去,李花结果自然成。”

“桃李子,洪水绕杨山。”

这一切都都指向了“李氏将王”,但这时候是“李氏将王”比不得新莽时期的”刘氏将兴“,因为那刘氏是对应着当了几百年皇帝的西汉皇室,但这里的李氏可没有说是谁?那也就是说一切姓李的都有机会。

于是李密站了出来,他跟着杨玄感造反失败,逃命到瓦岗,他就拿“李氏将兴”这句谶语作为噱头取得了瓦岗军的信任,以此为旗号,吸引了不少人。

历史上最诡异的刀之谜(一条流传千年的谣言)(5)

然而历史最终证明这个李不是他,而是太原的李渊。就在李渊称帝的前一年,甘肃河西地区还推出了一个大凉皇帝,他拒绝投降,李渊把他收拾了。

李渊当了皇帝,也头疼刘氏将兴。

窦建德被秦王李世民俘虏并杀掉,窦建德的故将们就想寻找一个新老板,他们于是就占了一卦,得到的结果是“刘氏主吉”——不知道他们怎么算的,但很明显这个结果是受了刘氏当兴的影响。于是他们就找到了窦建德过去的将军刘雅,刘雅表示自己已经爱上了老婆孩子热炕头的日子,众人一看既然不是你,那就算了,一刀结果了他。重新找到了刘黑闼,刘黑闼一拍即合。

从这些人专找姓刘的这件事来看,可见刘氏当举这件事在当时多么有市场。

这时候他们也造出新的谶语,来和李家夺天下。

“白杨树下一池水,决之则流(刘),不决则沥(李)”

历史上最诡异的刀之谜(一条流传千年的谣言)(6)

这白杨树下的水,自然就是杨家隋朝天下,这一池子水,姓刘还是姓李,那要看能不能决堤呢,决了就是姓刘的,不决就是我们姓李的。

这谐音用的,让你不得不佩服,造谶言的都是语林高手啊。

刘黑闼起兵后半年之内就成燎原之势,也可见刘氏信仰之盛。虽然随后被李世民打败,但刘黑闼逃到突厥借兵,又很快再次成为唐朝的心腹之患,后来李建成利用魏征的计谋,光布恩德,和他争人心,这才彻底打败了刘黑闼。

但刘黑闼虽死,刘氏当举的信仰却未曾熄灭,李唐的皇帝对姓刘的举动特别敏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