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古代,有秀才,举人,进士的等级制度,那么在古代的时候,这些举人是现在的什么学历呢?在古代只有参加了童试,并且成功录取的就叫做秀才,所以以为只要读过书就是秀才的那些人以后可不要弄错了哦。只有通过了童试的才可以叫做秀才的,但是呢童试并不属于正式的科举考试,并不在科举制度以内,他只是一种资格测试,

古代举人相当于现在的什么学历(古代的进士和举人相当于现在的什么学历呢)(1)

在鲁迅先生早年的时候,他就参加了当地的童试,当时一共有500个人参加了考试,但是真正考中的却只有40个人,也就是说,童试的通过率只有百分之八。百分之八是什么概念呢,小编所在的高中,二本录取率在百分之五十左右,一本有百分之二十,重点大学的话,可能就是百分之十左右了,所以呢,在古代的童试录取率,可能就相当于现在211的录取率了。

古代举人相当于现在的什么学历(古代的进士和举人相当于现在的什么学历呢)(2)

而考中了秀才之后,就要参加乡试,但是乡试的录取率可能就更低了,因为本身可以参加乡试的人就少。在清末年间时,浙江等地的乡试录取率只有百分之1.3。这是什么概念呢,就是一百个人参加考试,只有一个人可以过。如果加上童试录取率的话,那么也就是说,1000个人参加考试,通过了童试,只剩下了80个人,在这八十个人里,参加乡试又只留下一个人,也就是说一千个人只有一个人可以通过乡试,也就是现在一所高中的第一名。

古代举人相当于现在的什么学历(古代的进士和举人相当于现在的什么学历呢)(3)

参加乡试后,并且通过的话,那么你就是一个举人了。现在想想为什么古代一个举人就可以很受尊重,这都是有原因的。2017年时,浙大的清华北大录取率就是在千分之一,也就是说,现在清华北大的学生,在古代的话就可以算的上是个举人。就算是现在,一个公司招聘,听到你是清华北大的话,那也是争着要你。

那考中了举人以后呢,那就是要参加殿试,而参加殿试后,并被录取的人就叫做进士。在明朝万历年间,有4500余人参加了殿试,但是通过的只有300人,也就是说通过率不到百分之十,也就是说古代的进士,就相当于现在清华北大的那些名列前茅的学霸级人物,光光普通学生还不足以称的上是进士。

古代举人相当于现在的什么学历(古代的进士和举人相当于现在的什么学历呢)(4)

所以呢很多朋友都说,要是自己穿越回古代的话,就要用自己的小学文化,去考个状元郎,然后当驸马走向人生巅峰。不知道大家现在看到这篇文章作何感想,是不是顿时就失去了想法呢。当然了这也只是小编做的一个比较得出的结论,也并不一定就是准确的。

古代举人相当于现在的什么学历(古代的进士和举人相当于现在的什么学历呢)(5)

在古代的时候,第一没有现在这么多的知识分子,在当时哪有这么多的读书人,人家抄书读书,凿壁偷光。但是现在呢就不会这样了,是个人都可以读书,那么竞争也就更大了,而且古代考试方向主要也是一些文学之类的,但是到了现代,这么多的科目。比起古代那么些,我们现在的文学程度也是古代所不能及的。

所以呢,无论是古代乡试的人也好,或者殿试的人也好,都没有现在努力备战高考或者各种证书考试的你们优秀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