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个民间风俗大全(礼仪习俗--祝寿)(1)

辽阳境内自古以来就有为老人祝寿这一习俗。60岁为花甲之年,到了60岁就算老人,有办60大寿的传统习惯。富裕人家在老人生辰前通知众亲友、凡子女在外地和已嫁出的女儿都要回来祝寿。在堂上高悬大幅红绸寿幛,上缀金色大寿字,左右挂寿联。儿女献上寿桃、寿面和果品,点红烛、放鞭炮,并举行祝寿仪式。凡老夫妻健在的,不论是夫或妻的生辰,二老双双端坐堂前,接受儿女和晚辈人跪拜和宣读祝寿词。祝寿仪式完毕,大摆宴席,以谢亲友。一般家庭也有祝寿之举,但不举行仪式,不通知亲友,不摆宴席,只有自己子女和近亲晚辈人送糕点、寿桃等物,以表敬老之意。建国后,本地区为老人祝寿的活动仍在继续,除赠礼品祝寿外,还同老人拍张“合家欢”照片留作纪念。

八十年代,祝贺老人66岁生日之风甚盛。旧说“六十六,不死掉块肉”,为了使父母能度过这一险关,儿女用6两肉、6两面,做66个小饺子,请老人一顿吃下,化险为夷,健康长寿。当然,这不过是子女的一种美好愿望。为老人过“六十六”,实为祝寿,已无旧说之意,不过比平时的生日更为隆重一些,以尽人子之道。

来源:《辽阳市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