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两天的热门话题,毫无疑问是“山争哥哥”。

我发起的GT101选拔,one pick设置,山争哥哥以接近50%获票率稳走花路,堪称巨C之C!

年度最佳18年(年度最佳没有之一)(1)

超话排名一度第九,看看帖子粉丝和上面几位的数据比,势不可挡!

年度最佳18年(年度最佳没有之一)(2)

这两天随处可见的热转微博,很多都从山争哥哥超话而来。

年度最佳18年(年度最佳没有之一)(3)

为了山争哥哥,大家自发用起了粉圈话术,放起了彩虹屁,甚至从反黑站、网投组、安利博再到同款科普,流量们有的待遇是一个不落。

年度最佳18年(年度最佳没有之一)(4)

年度最佳18年(年度最佳没有之一)(5)

特别我要讲一下这个时尚科普博,种草能力max!让我也蠢蠢欲动想要买一件山争哥哥同款来冬天穿。

年度最佳18年(年度最佳没有之一)(6)

有人说,这一波“山争”热潮跟前阵子菊姐的爆火是一样的,一个引爆点出现了,大批网友开始跟风参与,让小部分人的“玩梗”变成一种文化现象。

深究其内涵也很简单,当下是流量的时代,饭圈思维逐渐影响着了大多追星族对明星对影视歌作品的评价方式,但这种关注也有很强的局限性:它仅围绕那些长得好看又时髦但业务能力未必强的年轻明星,所以当有实力但是不被聚焦的人们一冒头,大家便披彩戴霞把饭圈那套规则套上去,哄抬出一段热度。

让徐峥“走上花路”的,是他的最新电影《我不是药神》,7月4号下午五点半我截图,已经有6万多人在豆瓣上标记评价,分数9.0。

年度最佳18年(年度最佳没有之一)(7)

半天过去,分数不降反增,到了9.1。

年度最佳18年(年度最佳没有之一)(8)

这个分数已经挤进了豆瓣华语电影高分Top 10,也是自豆瓣实际成立(2005)后唯一一部过9分的华语片,牛X,也难得。

年度最佳18年(年度最佳没有之一)(9)

拿下这个成绩的时候,电影仍然处于点映期(原计划7月6日上映,7月4日宣布提档一天到7月5日),每天仅开放两小时密钥供院线排片,却斩下了当日超过一半的票房成绩。

年度最佳18年(年度最佳没有之一)(10)

每天两小时,点了四五天,就有过亿票房,6万多人打出9分高分,在国产片里是真的很少见了。

年度最佳18年(年度最佳没有之一)(11)

之前写文的时候说怕剧透影响大家观感,现在可以稍微放开来写一写了。

《我不是药神》在宣传期间出了很多版海报,张张都是佳作,比如我个人就很喜欢1、2、3、5的风格

年度最佳18年(年度最佳没有之一)(12)

但最终上映的时候,它选择的是这样一张合家欢风格的、颇有点韩国电影味道的海报。

年度最佳18年(年度最佳没有之一)(13)

点映时很多人冲着海报和“宁浩 徐峥监制”去,以为这又是一部喜剧,结果大家都被表面的脉脉温情骗了。

徐峥演的程勇,在影片开头的2002年简直一事无成:

开了个印度性保健品店但生意惨淡,欠着老板房租又付不起老爸的医药费,关键是前妻嫁了个有钱人,想要把俩人的儿子给带到美国去。

年度最佳18年(年度最佳没有之一)(14)

万般窘迫的时候,有个病恹恹的人找上门来,想请程勇从印度带一种药回来。

年度最佳18年(年度最佳没有之一)(15)

王传君扮演的吕受益是名慢粒白血病患者,需要靠一种叫做“格列宁”的进口药来续命。

但是这个药他吃不起,因为要卖3万7一瓶,一年吃下来要好几十万。

年度最佳18年(年度最佳没有之一)(16)

于是一种来自印度的格列宁就成了吕受益的希望。

两种药药效一样,区别只有两点:

年度最佳18年(年度最佳没有之一)(17)

程勇原本不准备淌这趟浑水,但他父亲却突然病情加重,需要立即手术,他找的好医院也比普通医院更费钱。可那毕竟是他爸爸的命啊……

年度最佳18年(年度最佳没有之一)(18)

于是程勇打算续慢粒白血病人的命,用这来换自己父亲的命。

年度最佳18年(年度最佳没有之一)(19)

去了印度的程勇发现,仿制格列宁比想象中的更便宜,所以他也贪心大起想要拿下中国地区的代理权。

年度最佳18年(年度最佳没有之一)(20)

药,买回来了,而且买多了。

他跟吕受益打算去找更多的患者来买药,但两个没有任何名姓的陌生人突然揣着一兜子药跑到你面前来问你“要不要,这个药便宜的”,谁敢买?

年度最佳18年(年度最佳没有之一)(21)

于是他们找上了上海某个病友群的群主思慧,请她代为介绍需要低价印度格列宁的病人。

年度最佳18年(年度最佳没有之一)(22)

思慧把所有病友群的群主都给找过来了,

年度最佳18年(年度最佳没有之一)(23)

程勇进购回来这一批印度格列宁成了买不起正版格列宁的穷困患者们争相购买的救命药,他也变成上海慢粒白血病患者心中的“药神”。

年度最佳18年(年度最佳没有之一)(24)

于是想赚钱的程勇,想活下去的吕受益,为了女儿找希望的思慧,还有同样是白血病人但会说英语的刘牧师,

年度最佳18年(年度最佳没有之一)(25)

以及沉默不多话的猪肉小贩黄毛一起,组成了卖药五人组。

年度最佳18年(年度最佳没有之一)(26)

印度格列宁大量进入中国市场,正版格列宁药厂的利益受到了严重损害,自然免不了逮“李鬼”,程勇也自然而然进入了警方的观察视线。

年度最佳18年(年度最佳没有之一)(27)

可是吃着程勇卖的印度格列宁的病患们,却在高压下主动地闭上了嘴,维护着这个“救命的药神”。(这一段剧组现在流出的宣传物料不管预告片还是剧照也都没提及,但在电影中非常重要,所以我不多剧透了哈)

年度最佳18年(年度最佳没有之一)(28)

这听起来很荒谬,但现实生活中确有其事。

2013年1月,一位叫做陆勇的慢粒白血病患者被捕,他就是《我不是药神》里“程勇”的原型。

年度最佳18年(年度最佳没有之一)(29)

但是陆勇跟“程勇”卖假药被抓不一样,他是因为违法购买银行卡才被公安机关锁定的。

年度最佳18年(年度最佳没有之一)(30)

面对公安机关对其违法购买并使用他人身份信息的银行卡的质疑,陆勇解释说自己是为了帮人买药。

因为陆勇在2002年也就是自己34岁的时候,被确诊得了“慢粒细胞白血病”,当时除了骨髓移植别无他法,要么就是靠吃药来续命。

年度最佳18年(年度最佳没有之一)(31)

续命神药是瑞士产的“格列卫”——和《我不是药神》里的“格列宁”仅一字之差,但特点一致:能救人,但特别贵。

年度最佳18年(年度最佳没有之一)(32)

陆勇那时候一天得吃4颗,平均每粒药要人民币200元,两年花了60万。

年度最佳18年(年度最佳没有之一)(33)

后来陆勇偶然在网上看到一篇英文帖子说,韩国病友吃了印度仿制药,效果不错但更便宜,于是他托人买了这种药回来,自己吃,也推广给自己熟悉的病友们。

年度最佳18年(年度最佳没有之一)(34)

印度的药之所以便宜,是因为1970年开始,他们国家的《专利法》不再对药品化合物的知识产权保护,给药企们大量生产仿制药提供了足够的空间。

原版药之所以贵,贵在前期投入的研发成本,印度无专利地仿制对于投入大量人力物力财力做科研的药厂来说,影响极大,尽管原版药卖出天价也是不争的事实。

所以仿制药,我们国家不给卖。

年度最佳18年(年度最佳没有之一)(35)

而印度制药厂虽然到中国来开设了收款账户,但因为网银常要升级,处理比较麻烦,于是他们希望中国顾客能够统一用谁的个人账户转款。

陆勇拒绝用自己的个人账户,以免被其他人怀疑是“中饱私囊”,也找过其他病人提供账户,但牵涉数额太大了,久而久之大家都不愿意。于是在众多求药的患者和印度药企的双重信任下,陆勇开始帮大家买药,并因此铤而走险网购了信用卡用于汇款。

年度最佳18年(年度最佳没有之一)(36)

陆勇被抓之后,很多受他帮助买了印度仿制药的患者大为不解,在他们看来,陆勇是救民恩人,是“英雄”。

年度最佳18年(年度最佳没有之一)(37)

得知陆勇被抓后,近千名白血病患者曾联名向检察机关写信,认为陆勇因“好心”涉罪,请求对陆勇免予刑事处罚。

年度最佳18年(年度最佳没有之一)(38)

因陆勇案而生的《我不是药神》因为略带黑色幽默意味的沉重主题,遭到过两个质疑。

第一个是影片上映前,有人说它是中国版的《达拉斯买家俱乐部》。

但早在2015年3月18日的《锵锵三人行》里,窦文涛、许子东和李菁就比较过陆勇案和《达拉斯买家俱乐部》主人公的遭遇,觉得他们很像。

年度最佳18年(年度最佳没有之一)(39)

宁浩是在给《疯狂的外星人》选景时拿到剧本初稿的,

年度最佳18年(年度最佳没有之一)(40)

然后他找到了文牧野,再把这个故事从完全真实完全文艺的最初设定,做成笑中有泪的商业电影。

年度最佳18年(年度最佳没有之一)(41)

文牧野跟另外两位编剧:韩家女、钟伟一起改剧本,改了两年,据说是每改一版都要拿给宁浩过一眼,2016年的时候就出了雏形叫《生命之路》,还拿了当年香港亚洲电影投资会的“万众注艺电影大奖”。

年度最佳18年(年度最佳没有之一)(42)

年度最佳18年(年度最佳没有之一)(43)

与其说是中国版XXX,倒不如说是主创在陆勇案原本就曲折动人的情节中再塑以电影化所必经的情节冲突和血肉填充,才有了我们现在看到的《我不是药神》。

第二个质疑来自点映后王志安的评论,在他这条观后感微博里,不难发现他觉得电影里充斥着对仿制药非法流通的肯定态度,因此对《我不是药神》产生了些微的抵触。

年度最佳18年(年度最佳没有之一)(44)

但“如果没有他,我早就死了”,以及“药不合法,但谁来救我们的命”这样以患者视角为出发点的话语和观点,是在陆勇案时就引起大家关注和思考的。

年度最佳18年(年度最佳没有之一)(45)

甚至央视的《今日说法》也对这些言论采取了正面、直接的报道。

年度最佳18年(年度最佳没有之一)(46)

在基于陆勇案本身的诸多争议点外,《我不是药神》的确对影片情节做了深化和改造,但更多地落脚在了人性的呼唤与人物成长上。

片子里的程勇最开始卖药是打算赚钱。

年度最佳18年(年度最佳没有之一)(47)

吕受益跟他说仿制药药价是2000,他去了印度发现批发只要500块,于是他拿回来喊价五千块一瓶,很快就攒够了父亲的手术费。

年度最佳18年(年度最佳没有之一)(48)

钱来得很容易,在解决了父亲手术费这个大难题之后,程勇在纸醉金迷的氛围里膨胀了。

年度最佳18年(年度最佳没有之一)(49)

无论是最开头他穷困潦倒还想动手打前妻的没素质模样,还是后来他为了钱去赚病人差价的时候,徐峥和文牧野对“程勇”这个角色的判断就是两个字:“烂人”。

年度最佳18年(年度最佳没有之一)(50)

面对天天待在一起共进退的“小组同伴”们,面对找他买药的病人们,他不是没有产生过共情,不然就不会为了这些人拼了命去打一架,还闹进了派出所。

年度最佳18年(年度最佳没有之一)(51)

年度最佳18年(年度最佳没有之一)(52)

但是一旦面临被警察查处的风险,他马上退出去选择自保——“我只是个卖神油的,我管得了那么多人吗?”

然后在病人们的世界里消失得干净,一走就是一年。

年度最佳18年(年度最佳没有之一)(53)

直到一年后,他发现自己当初的撒手不管虽然保住了自己的命,却让更多患者重新陷入到无药可吃的困境里,连昔日的同伴吕受益也命在旦夕。

赚着合法钱的程勇开始重新思考自己的人生之路:现在所拥有的一切是不是建立在别人的血泪上的?当初给予他们信心却又让他们失望,自己该不该能不能继续心安理得地对病人们的苦装作视而不见?

年度最佳18年(年度最佳没有之一)(54)

所以他再度出手去印度买药,在象征着毁灭的湿婆神和象征重生的迦梨女神像前顿悟了生死的意义。

年度最佳18年(年度最佳没有之一)(55)

程勇后来不再加价卖药,甚至甘心用开厂子的钱贴钱来做这一切,因为他想赎罪,他想重新找回病人们的“看得起”,还有自己的良心。

年度最佳18年(年度最佳没有之一)(56)

“程勇”从灰黑的“烂人”到戴着枷锁慢慢走向光明,从电影人物塑造的角度来说,他经历的是逐渐高大的过程,也是类似主题最常见的走向设置。

而人性的复杂体现并不只是在戏内,还有戏外。

尽管程勇的人设饱满立体,但原型陆勇依旧是不满的,他在上个月8号还发文表示,影片中对程勇的负面刻画让人误以为自己也在凭药赚钱,对自己构成了“名誉损害”。

年度最佳18年(年度最佳没有之一)(57)

关于陆勇和他带进来的印度仿制药,其实还有另一个版本的诠释——《GQ》曾经在去年6月发表过一篇文章,质疑陆勇到底是英雄还是商人。

年度最佳18年(年度最佳没有之一)(58)

因为他先后吃过Veenat和Imacy两种仿制药,最终他推广到国内并且最终因为买卡转账付款被抓的,是后一种Imacy。

年度最佳18年(年度最佳没有之一)(59)

两种药的区别是Natco公司生产的Veenat吃了会有一些副作用,而且价格更贵;Cyno公司的Imacy吃了没啥副作用,而且价格更便宜。

但是《GQ》的记者去印度药监局查询过,也询问过当地药店老板、邮件联系过印度的医生们,大家都说“查不到Cyno”。

年度最佳18年(年度最佳没有之一)(60)

尽管这篇文章并没有形成多大的风浪,甚至评论区还有很多人质疑作者行文的目的(上面有链接,大家可以自己看),可“药侠”陆勇的形象也因此经历了一场转变:由绝对无瑕慢慢转入黑白交界。

但无论如何,7月2日《我不是药神》在清华园举办的首映礼上,陆勇还是出现了,并且与徐峥同台。

年度最佳18年(年度最佳没有之一)(61)

在首映上,陆勇坦白了自己曾经的不满,以及看完电影之后对这些改编的理解:

“我不是英雄,只是一个患者,然后顺带帮助了大家。所以他们这样改编,离我的原型是有很大差距的。不过经过沟通,我也慢慢理解了他们的改编,是为让电影更有起伏。”

年度最佳18年(年度最佳没有之一)(62)

作为被原型肯定的电影,《我不是药神》不仅精准还原了陆勇所处那个时代,更呈现出了到了2018年国产电影应该有的标杆意义,各方面的。

年度最佳18年(年度最佳没有之一)(63)

导演文牧野,前面说了,纯新人,宁浩“坏猴子”计划其中一员,又做编剧又做导演,为了追求完美效果把演员们折腾得不行。

年度最佳18年(年度最佳没有之一)(64)

徐峥说自己这次哭得稀里哗啦地,突破了一个障碍。

年度最佳18年(年度最佳没有之一)(65)

在黄毛走后,程勇去对方出租屋里流泪那场戏里,徐峥哭得不能自已,双手抱臂。

年度最佳18年(年度最佳没有之一)(66)

主要演员在旁边看着也忍不住掉眼泪,徐峥哭完一条,他们就上去一个人抱住他。

年度最佳18年(年度最佳没有之一)(67)

5月份的时候,我写过一次王传君,里面就提到了他为药神所做的付出——《罗曼蒂克消亡史》上映后,他推了找上门来的所有电视剧邀约,只接了这一部。

年度最佳18年(年度最佳没有之一)(68)

为了演好吕受益这个角色那种高高的、怂怂的、病恹恹的样子,

年度最佳18年(年度最佳没有之一)(69)

王传君不仅把头发剪成了斑秃的样子(没错是剪的),

年度最佳18年(年度最佳没有之一)(70)

而且还住院体验绝症病人的生活——那个吃橘子的梗就是有病人跟他说,橘子维C含量高,他记下来加进去的。

甚至本来就很瘦的他还专门减了肥,每天跳绳4000个,后来增加到8000个。

年度最佳18年(年度最佳没有之一)(71)

要展现病人对食物的渴望,一晚上吃了44个包子5碗面,吐了3次。

年度最佳18年(年度最佳没有之一)(72)

年度最佳18年(年度最佳没有之一)(73)

年度最佳18年(年度最佳没有之一)(74)

年度最佳18年(年度最佳没有之一)(75)

年度最佳18年(年度最佳没有之一)(76)

然后为了演吕受益没药吃后那种被病痛折磨得奄奄一息的样子,他又刻意熬了两天两夜不睡觉,呈现出那种命不久矣的、垮掉脱相的状态。

年度最佳18年(年度最佳没有之一)(77)

他的好朋友金世佳看了电影发微博说,“2015年,我告诉他演员最重要的是要有‘羞耻心’……2018年,他已经比我做得好了”。

年度最佳18年(年度最佳没有之一)(78)

看了电影之后,大概你会从吕受益怂却向往活着的形象里,感受到王传君要做“演员”的决心。

年度最佳18年(年度最佳没有之一)(79)

同样让人觉得表现惊艳的,还有里面的“黄毛”——剧里设定他是个刚20岁,得了病从山里跑出来的“野”孩子。

年度最佳18年(年度最佳没有之一)(80)

但实际上演员章宇今年已经36岁了。

年度最佳18年(年度最佳没有之一)(81)

电影里他要摔要打,还要徒手捏碎玻璃杯,是整部戏里受伤最多的人。

年度最佳18年(年度最佳没有之一)(82)

包括演牧师的杨新鸣,在这部戏之前他完全不懂英语,也不知道牧师应该是什么样子,一切都是慢慢摸索出来的。

年度最佳18年(年度最佳没有之一)(83)

还有王砚辉,

年度最佳18年(年度最佳没有之一)(84)

李乃文……他们共同出手,贡献了一出好戏。

年度最佳18年(年度最佳没有之一)(85)

我印象最深的,还有五人小组里唯一的女性思慧,跟程勇一样,自己不是病人,却有个患病的女儿,于是她靠着在夜场跳钢管舞赚钱。

年度最佳18年(年度最佳没有之一)(86)

说实话,在看演员表之前,我根本没把“思慧”跟《暴裂无声》里面那个抱着羊哭的农村妇女联系到一起,

年度最佳18年(年度最佳没有之一)(87)

看完电影之后回来一搜,发现《追凶者也》里她也演过一个舞女,但两个角色的处理和拿捏都完全不同,即使看了演员表我也想不到原来这都是同一个人演的。

年度最佳18年(年度最佳没有之一)(88)

《我不是药神》里的钢管舞她不会,也没有半点舞蹈基础,什么都是现学的,微博上她开玩笑发自己手上脱皮了之类的,

年度最佳18年(年度最佳没有之一)(89)

实际上每天三小时那么练了一两个月,练到右脚脚踝软骨碎裂(不可逆的),膝盖和手腕都有轻微骨折以及严重磨损和积液。

年度最佳18年(年度最佳没有之一)(90)

徐峥说谭卓的腿上都是伤,实际上因为积液,她走路都会造成肿胀,腿上的疙瘩里全是淤血。

年度最佳18年(年度最佳没有之一)(91)

连舞衣都是自己准备的,因为觉得原来剧组给的那套包得太严实了反而不真实。

钢管舞的戏份不超过三分钟,但对思慧这个角色很重要,因为这个她被生活所压迫,又看着领班被程勇的钱支配去跳舞,从而解了气——底层小人物的高光时刻来都来得那么晦暗不明。

年度最佳18年(年度最佳没有之一)(92)

当然演技好坏、演员们赋予角色的丰满程度,以及整部电影可以予人的冲击,用周一围的话来说,还得看戏。

年度最佳18年(年度最佳没有之一)(93)

写这篇药神的文章花了我很大力气:找以前的影像资料,找各方访谈来梳理脉络,想着用什么方式能够全面地介绍它的好又不至于太过于啰嗦……因为它给我的触动真的很大。

过去我们总是在抱怨国产电影不够深刻,不够触动人心,于是把目光都投向了韩国电影、印度电影,欣赏他们能用娱乐的方式去碰触敏锐话题,以震醒更多人。

如今来源于真实,记载着我国医药改革进程推动的一次大事件终于被搬上了大荧幕。

年度最佳18年(年度最佳没有之一)(94)

它有正面的意义,也反映着人性本来的丑恶:欲望、贪婪、退缩、荒唐……

“世上只有一种病,那就是穷病”——这是很多人看完电影之后,印象最深的一句台词。

年度最佳18年(年度最佳没有之一)(95)

与其说《我不是药神》在电影工业制造角度做到了尽善尽美,倒不如说它试图去展现当代社会光明与黑暗的夹角地带,并且让你思考:活着的意义到底是什么?为了活下去,对与错真的那么重要吗?

年度最佳18年(年度最佳没有之一)(96)

最后一句,给这部电影,我是真的打了五颗星。

年度最佳18年(年度最佳没有之一)(9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