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晒霜怎么挑选才正确呢(如何挑选防晒霜)(1)

夏天快来了,又到了挑选防晒霜的时候。本文纯技术贴,绝对值得你读完——让你在选择防晒霜的时候,对其效果和安全性心里有数。

目前最安全的选择是物理防晒剂,氧化锌和二氧化钛,这两种是美国FDA唯一认为安全且有效的防晒剂,但是它们对UVA的防护波段没有一些新型化学防晒剂全面。其实氧化锌的防护可以非常好,但是对其浓度要求比较高(需要超过20%浓度)。浓度一高,就必然泛白,也不容易洗掉(有人用过sudocrem那个屁屁膏吗?其氧化锌浓度是15%……)。大多数物理防晒的使用体验都不好,会比较泛白、油腻、不便涂抹。

防晒霜怎么挑选才正确呢(如何挑选防晒霜)(2)

常用的六种防晒剂的防晒效果对比

尽管四种对UVA防护效果很好的新型防晒剂,Tinosorb S、Tinosorb M、Mexoryl SX和Mexoryl XL,通过了欧洲、加拿大等国的审核,认为可以安全应用于防晒产品中。但目前,我们更清楚的是它们的有效性,而对它们的安全性还缺乏深入研究。

换句话说,好用效果又好的防晒霜,其成分往往没有经过严格的、长期的安全检验;而安全性非常好的防晒,可能有效性低一些,又或者不好用……

在没有理想的防晒霜的情况下,做出什么样的选择,只能靠我们自己权衡利弊来决定了,因此,对防晒霜的有效性和安全性充分知情,显得尤为重要。

防晒霜怎么挑选才正确呢(如何挑选防晒霜)(3)

防晒霜不但可以帮助我们避免被太阳光中的紫外线晒伤、晒黑,还可以抗衰老、预防皮肤癌。就冲着这些功能,我认为它绝对算得上护肤品中“你值得拥有系列”Top 3。

2012年,著名医学期刊《新英格兰医学杂志》就刊登了一张照片,告诉大家,如果不防晒,太阳光对皮肤的伤害能有多明显。

防晒霜怎么挑选才正确呢(如何挑选防晒霜)(4)

图片中的男子是一位开了28年货车的货车司机(69岁)。28年间,太阳光透过货车驾驶位左侧的玻璃,照射在司机的左脸。从开货车的第三年起,他就开始出现面部左侧皮肤无症状增厚(过度角化)和皱纹,还伴有开放性粉刺、部分区域囊肿粉刺。这些都是典型的阳光过度暴晒症状。从照片上可以看出,他的右边脸因为离车窗更远,不容易被阳光直接照射,所以皮肤状况明显好得多。

防晒很重要,

该如何挑选防晒霜呢?

防晒霜对于保护皮肤免受紫外线伤害,防止衰老太重要了!但是市面上的产品很多,所用的防晒配方也都不同。为了挑一款合适的防晒产品,我查了不少资料,也陆陆续续买了近20只防晒霜,今天整理出来,希望可以帮助大家解决一些挑选防晒产品方面的困惑。

刚开始有必要解释几个防晒相关的专有名词:

UVA & UVB

UVA和UVB是不同波长的紫外线(ultraviolet, UV)。我们凃防晒霜防的就是它俩。

UVB的波长较短,能量较强,可以让我们的皮肤在短时间内晒红、晒伤。但UVB穿透力比较弱,所以阳光中的大部分UVB会被臭氧层挡住,只有少部分达到地球表面,我们一般也只有在太阳光特别强的时候晒红、晒伤皮肤。如果长期暴露于UVB可能导致皮肤癌。南极的臭氧层破洞正好在澳洲和新西兰上空,这意味着更多的UVB可以到达这一地区的地球表面,新西兰和澳洲的皮肤癌高发可能与此有关。

防晒霜怎么挑选才正确呢(如何挑选防晒霜)(5)

相较之下,UVA的波长较长,能量较低,但其穿透力强,一年四季不论阴晴都可以到达地球表面,甚至照射入我们皮肤的真皮层。短期内UVA可以造成皮肤敏感和耐受力下降,长期会导致黑色素沉积,和加速皮肤老化,也就是UVA可以让我们的皮肤变黑、长皱纹。文章一开头提到的那位货车司机的皮肤症状就主要是UVA造成的。另外,UVA也能诱发皮肤癌。

SPF & PA

防晒霜外包装上常见的SPF和PA分别代表什么?

SPF和PA都代表着防晒霜的防晒能力。其中SPF(Sun Protection Factor)是抵御UVB的能力。比如,一瓶SPF值为20的防晒霜,意味着涂抹后可以把皮肤对UVB的耐受力提高20倍。

PA(protection grade of UVA)则是对抗UVA的能力,后面跟的 号越多,表示防晒黑的能力越强。但也不是所有产品里都有PA标记,很多欧美系防晒霜上看不到PA,但不代表它们就不妨晒黑。欧盟关于防晒霜的协议规定,所有防晒霜必须至少提供防晒系数(SPF,防晒产品抵御会灼伤皮肤的UVB射线的能力)三分之一的UVA保护(European Commission ,2006;Colipa,2009)。另外,欧美产品也可能采用了其他的标注方式,比如PPD持续色素沉着系数(persistent pigment darkening)。

防晒霜怎么挑选才正确呢(如何挑选防晒霜)(6)

PA就是由PPD转化而来。PPD=涂抹防晒霜后皮肤变黑需要的时间/不抹防晒霜晒黑需要的时间,PPD越大PA后跟着的 号越多。他们之间的对应关系如下。

PPD = 2~4 → PA

PPD = 4~8 → PA

PPD = 8~16 → PA

PPD > 16 → PA

需要注意的是,PPD并不是一个非常好的防晒能力指标,因为它主要测量的是UVA2(短的波段)。FDA提议测量UVA1相比全部UV的吸收比来代表UVA的防护能力。

另外,也并不是防晒指数越大,皮肤的负担也越重,还是最好根据我们外出活动的形式和时间进行灵活选择。对大部分人来说,SPF15或30的防晒霜通常情况下已经足够了。

物理防晒霜

VS

化学防晒霜

物理防晒和化学防晒是根据防晒霜的性质划分的。

物理防晒

物理防晒主要靠防晒剂分子在皮肤表面形成保护膜,通过反射或散射紫外线来抵御紫外线对皮肤的伤害。常用的物理防晒剂有二氧化钛和氧化锌。物理防晒对皮肤的刺激性较小,相对安全,尤其对敏感肌肤来说,物理防晒往往比化学防晒更安全。但缺点就是使用感不太好,抹上以后大部分人都觉得很腻,并且出现脸泛油光、泛白的现象,油性和痘痘肌肤人群的使用感可能更糟糕。

不过近年来也出现了纳米级颗粒的物理防晒霜,比如纳米二氧化钛和纳米氧化锌。颗粒的形状和尺寸促进了防晒效果。颗粒越小,防晒伤的UVB防护就越好,但同时抗UVA效果也会下降。因此制造商必须做出权衡:小颗粒能够提高产品透明度,但较大的粒子可以提供更强的UVA保护。含有氧化锌的防晒霜通常颗粒更大,UVA保护更强,但含有二氧化钛的防晒霜质地会更为清澈(UVA保护不好)。

换句话说就是,保护效果好的物理防晒霜必然偏厚重泛白,稍微不那么厚重泛白,保护效果又可能打折了。很难两全。

相对于传统物理防晒剂颗粒来说,其颗粒粒径更小,涂抹以后不会像传统物理防晒霜那样容易泛白,用起来更清爽一些。但就实际使用感受来说,无论是否注明“纳米”的物理防晒霜,都很难摆脱“物理防晒”的魔咒:厚重油腻泛白。

防晒霜怎么挑选才正确呢(如何挑选防晒霜)(7)

纳米防晒的安全性

澳洲癌症协会(Cancer Council)根据现有最佳证据对防晒霜中的纳米颗粒进行评估,结果显示不会对健康造成威胁。但他们同时也表示,会继续监测相关研究,以掌握更多新证据。

一项研究测试了19纳米和110纳米的氧化锌粒子对人类皮肤的渗透度,实验对象被要求每天涂抹两次防晒霜,这样持续五天(Gulson,2010)。研究人员发现,只有不到0.01%的两种形式的锌粒子进入了血液。

在澳洲,防晒霜的配方和成分是由医疗用品管理局(Therapeutic Goods Administration, TGA)监管的。TGA也对防晒霜中的纳米氧化锌和纳米二氧化钛做过相应文献综述。他们得出的结论包括:

简言之,TGA得出的结论也是,纳米颗粒防晒霜是安全的。

实际上“纳米”还是“非纳米”并没有一个严格的界限,“非纳米”的物理防晒霜的颗粒也会有一些是“纳米”级别大小的颗粒。

值得注意的是,纳米粒子吸入可能会造成肺损伤,吸入纳米粒子是危险的。国际致癌物研究机构已将二氧化钛列为大剂量吸入可致癌物质(IARC,2006b)。吸入肺部的小颗粒很难被清除,这些微粒可能会由肺部进入血液。不溶性纳米粒子穿透皮肤或肺组织会造成广泛性器官损伤。

因此不建议大家使用含有二氧化钛或氧化锌的粉状化妆品或喷雾防晒霜。美国FDA也提议对粉剂或喷雾防晒霜进行额外测试,确保其不会将纳米粒子或小颗粒带入人体(FDA,2019)。

化学防晒

防晒霜怎么挑选才正确呢(如何挑选防晒霜)(8)

化学防晒剂分子可以在紫外线对皮肤造成伤害之前把它吸收,并转化为热能释放。采用化学防晒的防晒霜通常没有那么明显的厚重感,抹上后比较清爽、不粘腻。它的主要问题在于其中的某些成分可能会导致敏感肌肤过敏、瘙痒,但是只要皮肤可以耐受,这个自然也就不是问题了。

目前很多化学防晒都声称低敏,澳洲市面上的儿童防晒产品绝大部分还是化学防晒。

绝大部分化学防晒产品(可能高达99%),使用感受还是黏腻的,比如孩子涂抹后去玩沙,一定会粘上很多啥子在身上拍不下来……不过总的来说,比起物理防晒已经算清爽了。

从去年11月起,我很较劲地想要找到最好用的防晒霜,陆陆续续买了18支防晒(网红防晒霜我都买了,还包括一些大牌的防晒,最贵的两只上千元)。所有的都是网评很好,大家说不油腻的防晒霜,它们都声称可以上妆,不会搓泥……但是,谁用谁知道,它们大都油腻(只有相对清爽),并且大部分都会搓泥。

使用感受最好的有3支,但是其中一只被不少公众号团过,但是也有测评显示它的防晒指数虽然高,其抗UVA成分不稳定,因此不能持久防晒——你以为你涂了防晒霜,尽情享受阳光,结果没过多久防晒效果已经消失得差不多了……另外两只没有测过,我也不能保证它们是不是也只是“用上去很好”,实际防晒效果差强人意。

物化结合防晒

现在市面上也有一些防晒霜都采用物化结合的方式。物化结合防晒霜综合了物理防晒的安全性和化学防晒的使用感,但是也兼有两种防晒的缺点。

防晒霜的有效性和安全性

防晒霜需要反复、大面积皮肤涂抹,对防晒成分进行充分全面的安全性测试非常重要,要确保防晒成分是否会渗透到皮肤中,是否会引起内分泌紊乱、癌症或其他健康风险。

2019年2月,美国FDA拟定防晒霜专案,通过了16种防晒剂中的12种一般认为安全的成分用于防晒产品中,包括一些最常用的防晒剂——氧苯酮、阿伏苯宗、辛水杨酯、氰双苯丙烯酸辛酯、水杨酸三甲环己酯和桂皮酸盐。但FDA表示:“几乎所有这些活性防晒成分...都缺乏足够的吸收率数据。”

防晒霜怎么挑选才正确呢(如何挑选防晒霜)(9)

目前为止,基本确定对人体安全且有效的防晒成分只有两种物理防晒成分:二氧化钛和氧化锌。但其防晒效果(主要是UVA防护)和使用感受都不如一些新型化学防晒剂。

与欧洲相比,美国防晒霜的种类相对较少,防护效果也更差。市面上大多数防晒霜能够预防皮肤晒伤,但并不是每一款都能有效阻止UVA带来的皮肤损伤。由于UVA辐射能量较低,因此并不会直接灼伤皮肤,但它会导致皮肤老化,影响免疫系统,增加黑色素瘤的风险。

美国食品药物监管局(FDA)的最新提议强调了UVA与皮肤癌间的密切关系:“UVA(长波紫外线)会大大增加皮肤癌的风险,目前市场上SPF系数高的防晒霜可能会导致消费者更容易将自己暴漏在紫外线的直接暴晒之下(FDA,2019)”。FDA建议美国防晒霜制造商在产品中添加有效成分来预防UVA的伤害。

欧洲市场的制造商通常会在七种强效抗UVA成分中为其产品选择添加有效成分,因此欧洲的防晒霜的防晒效果更好。并且,这些抗UVA成分的防紫外线表现也比FDA批准在美国市场销售的防晒霜更好。因为在美国市场中,只有两种抗UVA成分通过了FDA的批准。

2003年至2010年间,防晒霜制造商向FDA申请在产品中添加来自欧洲的8种活性成分。其中,Tinosorb S、Tinosorb M、Mexoryl SX和Mexoryl XL四种的抗UVA表现比FDA批准的常见UVA防护成分Avobenzone(阿伏苯宗)更有效,但FDA并未批准这些成分的使用。

防晒霜怎么挑选才正确呢(如何挑选防晒霜)(10)

LA MER用的UVA防晒剂是阿伏苯宗,

光稳定性欠佳

用起来还是略油,出现过搓泥

FDA于2015年提出,该法案所涉及公司尚未提交足够的证据表明其化学品的安全性及防晒有效性(FDA,2015)。FDA要求制造商需提供更详尽的数据,包括研究结果、人体血液含量、药理毒性以及有关内分泌影响的长期研究;同时,所有防晒霜的化学成分,包括目前正在使用的成分,都必须提供足够的安全数据。

对于防晒霜制造商而言,其中有些数据(如完整的研究报告)相对容易提供,但另一些数据可能要准备很多年才能满足食品药物监管局的要求。这意味着美国的防晒霜市场短期内变动不会太大,同时也意味着,短期内我们也不能获知那些效果很好的防晒成分的长期安全性如何。

英国巴斯夫化学公司的研究人员BrianDifferey测评价了4种美国防晒霜和4种欧洲防晒霜(SPF 50/50 ),发现了美国防晒效果最好的防晒霜的防晒效果也仅有欧洲同类产品的三分之一(Diffey,2015)。

简单说就是,FDA对防晒霜的成分有非常严格的安全标准,包括要求提供一些长期研究的数据。这限制了防晒效果好的产品进入美国市场。被认为长期使用也安全的防晒霜效果不够好,效果好的防晒霜的长期安全性还不确定。

受欧盟委员会监管国家的制造商共同遵守一项协议——所有防晒霜必须至少提供防晒系数(SPF,防晒产品抵御会灼伤皮肤的UVB射线的能力)三分之一的UVA保护。(European Commission ,2006;Colipa,2009)。美国环境工作组(EWG)认为,由于美国防晒产品的UVA过滤不足,近半数的海滩防晒霜和运动防晒霜的防晒效果远远落后于欧洲市场的同类产品。另一项关于20种常见美国防晒霜的实验室测试证实了这一观点:20种美国防晒霜中,只有11种通过了欧洲UVA测试(Wang,2017)。

防晒产品的效果是累加的。有研究人员发现,如果在热带地区度过两周假期,使用仅防止变黑的防晒产品的游客受到的UVA曝晒程度相当于10次8分钟的日光浴沙龙,而一次日光浴沙龙就会增加患黑色素瘤和其他皮肤癌的风险(Diffey ,2015)。

防晒霜怎么挑选才正确呢(如何挑选防晒霜)(11)

新型抗UVA成分

巴斯夫公司BASF)公司的Tinosorb S,Tinosorb M和欧莱雅旗下的理肤泉研发的Mexoryl SX和Mexoryl XL,是目前认为UVA防护效果很好,且有望进入对防晒霜管理极为严格的美国市场的四种成分。

由BASF研制的Tinosorb S和Tinosorb M成分的抗UVA表现明显超过了美国的防晒产品中普遍使用的阿伏苯宗巴斯夫公司已向FDA提供了新型抗UVA成分的药理安全测试结果,包括皮肤和眼部刺激、光毒性、皮肤毒性和口服研究报告(Regulations.gov,2008 a,2008 b),争取早日进入美国市场。欧洲联盟委员会也曾检测过Tinosorb S(SCCNFP,1999)和Tinosorb (MSCCS,2013)的使用安全,确认这两种成分完全可以安全应用于防晒产品中(最高浓度10%)。2014年,FDA要求巴斯夫公司提供关于这两种化学成分的更详细的检验报告。

法国化妆品巨头欧莱雅(L‘Oréal)旗下的化妆品公司La Roche-Posay研制出了一种新型防晒成分,Mexoryl SX(也称ecamsule),声称该成分可以提供更强大的光稳定性防护。这些成分被用在理肤泉的防晒霜中,如果去海边,理肤泉的防晒系列是非常强大的。理肤泉于1993年起开始在欧洲销售含有这种化学成分的防晒霜。2006年,美国FDA通过了La Roche-Posay公司生产的一种含有Mexoryl SX的防晒产品在美国市场上销售。2013年,加拿大也同意含有Mexoryl SX和其升级版Mexoryl XL的防晒产品进入其市场,并要求其最高浓度低于10%(Canada,2013)。

防晒霜怎么挑选才正确呢(如何挑选防晒霜)(12)

理肤泉的防晒霜拥有超强防晒性能,

但是声称能用在底妆下面、不油腻的Anti-Shine还是会搓泥。

目前我们已经能肯定这些成分在皮肤保护方面具有优越的性能,但关于其化学毒性的了解并不十分深入(初步认为安全,但缺乏长期安全性数据支持)。

但至少以下这些防晒成分是基本确认不好,在选择时应该避免的。

这些防晒成分应该避免

几种常见的化学防晒剂会影响内分泌系统。但其实大部分安全数据够来源于动物实验研究,因此也很难肯定防晒霜中多种激素干扰成分对人体健康的影响。

最不理想的防晒剂是氧苯酮(Rodriguez,2006)。实验证实它极易引起过敏反应,是一种弱雌激素,具有一定抗雄激素作用(Krause,2012;Ghazipura,2017)。除了氧苯酮与青少年睾酮水平之间的关系,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和纽约大学的共同小组也进行了相关研究,发现需要生育治疗的男性体内二苯甲酮-2和/或4-羟基氧苯酮的浓度更高,而精子质量较差(Louis,2015),并且另一项报告发现其伴侣受孕所用时间也较长(Buck-Louis,2014)。此外,氧苯酮和相关化学物质已知与女性子宫内膜异位风险相关(Krause,2012)。

此外还有桂皮酸盐,动物实验研究报告显示,氧苯酮和桂皮酸盐会导致精子数量减少、精子畸形以及青春期延迟;接触桂皮酸盐的雌性小鼠的发情周期也发生了改变。

含有4-MBC(Enzacamene,抗UVB成分)的防晒霜也不建议使用。研究人员在欧洲女性的母乳和野生动物中已检测到4-MBC成分(Krause,2012),证明4-MBC会干扰生物的激素分泌(Krause,2012),这尤其会影响胎儿的发育,因为激素的小范围波动也会对胎儿发育中的大脑、甲状腺和再生系统带来长远影响。

给孩子挑选防晒霜需要留意什么?

我们大人防晒很多时候是为了避免晒黑,可能有家长觉得孩子黑一点没关系,不怎么注意孩子的防晒措施。但研究发现,如果儿童期被太阳晒伤,以后罹患皮肤癌的风险可能加倍。所以千万不能忽略了儿童防晒的重要性。

对孩子来说最好的防晒方式是遮阳帽和长袖衫。在此基础上,配合使用安全有效的防晒霜是更理想的。

关于如何降低物理防晒霜的安全风险并最大限度保留防晒能力,我们仍需进行进一步研究。但鉴于目前的不确定因素,氧化锌和二氧化钛洗剂依然是儿童防晒霜的最佳选择。

婴儿

6个月以下的婴儿,由于皮肤缺乏黑色素的保护,所以要尽量避免强烈阳光的直接照射。

带他们外出时,需要注意以下几点:

防晒霜怎么挑选才正确呢(如何挑选防晒霜)(13)

最好不要给6个月以下的婴儿使用防晒霜。大部分防晒霜生产厂商都不建议给婴儿使用防晒霜,也有一部分厂商建议先咨询医生的意见。美国儿科学会认为,如果实在无法为6个月以下的婴儿提供遮蔽而不得不暴露于阳光时,可以涂抹少量防晒霜。

美国儿科学会还指出,婴儿6个月以后就可以全身使用防晒霜了,但要注意避开眼睛周围,而且尽量选择防晒成分是氧化锌和二氧化钛的物理防晒霜。

这个阶段的孩子虽然已经可以使用防晒霜了,而且户外活动时防晒霜是必不可少的,但幼儿的皮肤还是比较容易受到防晒成分的刺激,所以尽量在使用防晒霜的前一天给孩子做一个过敏测试,比如在孩子的手腕内侧涂上少量防晒霜,看会不会出现皮疹或其他皮肤刺激症状。如果有,就换另一个产品再试。

物理防晒霜相对不容易出现过敏,这个时期孩子的皮肤一般也不太出油,所以应该是可以接受的。如果确实觉得用起来感觉不怎么好,1岁以后也可以尝试物化结合的儿童防晒霜。另外,孩子活动量大容易出汗,要注意反复涂抹。

6岁以后的儿童只要使用后皮肤没有刺激或不舒服的情况,化学、物理和物化结合的防晒霜都可以选择。但最好避开有二苯酮-3(oxybenzone)成分的防晒霜,它有可能干扰人体的激素分泌。

不要使用防晒喷雾

孩子和成人都不建议使用防晒喷雾。可能有的孩子比较排斥防晒霜,不喜欢用,家长就倾向于用防晒喷雾,直接喷上去,方便省事。但美国FDA就指出,使用防晒喷雾时,皮肤上被喷到的防晒量可能不够,而且存在吸入肺部的风险。所以还是传统的防晒霜、防晒乳更靠谱。

最后需要提醒的是,阴天也要注意防晒。

正如刚才提到的,紫外线中UVA的穿透力很强,就算是阴天,也可能有高达80%的UVA穿透云层到达地球表面,把我们晒黑、晒老。

而且防晒霜要抹够!正确使用防晒霜能最有效地保护皮肤。研究发现,使用推荐涂抹方式和防晒霜厚度能够减少55%自由基的产生,而不正确的使用方式会减弱防晒效果(Haywood,2003)。SPF30的防晒霜抹一半并不意味着效果和SPF15的产品一致,而是更低。一般认为防晒霜要抹到每平方厘米2毫克才有效,也就是差不多一个手掌面积需要一颗黄豆大小的量。一个夏天过去之后,如果一瓶50ml的防晒霜你还有一半没用,除非大多数时候都宅在家,否则很有可能你没有用够量,这时防晒霜帮助我们防黑、防老的效果会大打折扣哦!

防晒霜怎么挑选才正确呢(如何挑选防晒霜)(14)

防晒霜像妞妞这样抹就对了

很多朋友一定会问我用的什么防晒霜,所以,最后跟大家聊聊真心话。今年较真地想要选出安全、有效和好用兼顾的防晒霜,买了近20款防晒,可惜来不及把它们放一起拍个大合照,只能拼几张图呢:

防晒霜怎么挑选才正确呢(如何挑选防晒霜)(15)

防晒霜怎么挑选才正确呢(如何挑选防晒霜)(16)

这些防晒里,有三款防晒霜是物理防晒,一个是澳洲的Invisble zinc(invisible个鬼,涂上跟冬瓜一样),一个是Murad,一个雅顿的city smart。后两款都还不错,不过我个人喜欢Murad多一些,我觉得city smart要油一些(两款的滋润度都很好)。两款都可以直接上妆,不会搓泥。

两只都不便宜!我在英国购物网站harrods买的,Murad 的city skin AUD115,雅顿的city smart AUD105。

更贵的是sisley和Lamer,还有CPB,还真是贵不一定好。这三只使用感受都非常普通,并不如网友所说的清爽,且偶尔还会搓泥。

防晒霜怎么挑选才正确呢(如何挑选防晒霜)(17)

我买的接近20款防晒霜里,

也包括一些贵的,

用下来觉得还真不是贵就好用。

比较贵的防晒里面,最好用的是Murad。

因为防晒霜我每天都用,使用感受对我来说非常重要。另外,我也很在意UVA(防晒黑和防晒老)的防护。Murad 的city skin和雅顿的city smart真的很清爽,清爽得我有些不确定它们是不是真的能带来持久的UVA保护。

买的这些化学防晒霜里最好用的是怡思丁(ISDIN)和SOFINA白蕾丝。网评怡思丁防晒成分不稳定,防晒效果不持久,很快就“裸晒”了。而且确实会搓泥!后来才发现,怡思丁的防UVA成分也是阿伏苯宗,光稳定性不高,经过紫外线的照射后很快会被分解而失去防晒效果。

SOFINA白蕾丝比蓝小花好用得多,清爽不油腻,不搓泥,主要防晒成分是氧化锌和二氧化钛,结合了化学防晒剂桂皮酸盐,是物化结合的防晒霜。

我很想测一测它们的防晒效果,但是看了网上很多实测,都不太靠谱,目前还没有想到一个好的试验方法。实在不行,回头就把这些防晒霜的标示防晒指数和成分整理出来,看看哪些防晒更为可靠,哪些是应该避开的雷。防晒霜真的很有的聊呢!

为什么想要测一测呢,主要是看到一些实测出来,某些产品的效果实在是太一言难尽了。再加上,防晒服给我的意外——我和同事们真的测了测市面上的防晒服的防晒效果,结果很多品牌宣称的防晒指数根本达不到。并且,薄的必然效果不好,效果好的必然会厚,没有两全。所以还真是很好奇防晒霜的真实效果。

以上都是用在脸上的产品,小小一瓶,没办法全身大面积使用的。目前我家用在身上的防晒霜都是化学防晒,包括孩子用的也是。

儿童防晒霜,的确是物理防晒比较好,但是目前用过的物理防晒产品的使用感受都非常不好,包括不容易涂抹和不容易清洗。和美国市场不同,澳洲市面上的儿童防晒霜还是化学防晒为主,包括我见过所有托儿所、幼儿园、小学用的防晒霜都是化学防晒。受这种氛围的影响,我也放弃了“绝对安全”的物理防晒霜,而选择防晒效果&使用感受更好的化学防晒了。

欢迎大家发表你的看法,看了这篇文章,你会选择物理防晒还是化学防晒呢?

以下是获得六一礼物的朋友,礼物我们会在这周寄出。还没有回复我们收件地址的朋友尽快回复哦!

感谢大家的支持!

防晒霜怎么挑选才正确呢(如何挑选防晒霜)(18)

参考文献:

1. Gordon JR, Brieva JC,Images in clinical medicine. Unilateral dermatoheliosis, N Engl J Med. 2012 Apr 19;366(16):e25. doi: 10.1056/NEJMicm1104059.

2. Cancer Council, Nanoparticles and sunscreen, https://www.cancer.org.au/preventing-cancer/sun-protection/nanoparticles-and-sunscreen.html

3. Healthychildren.org, Sun Safety: Information for Parents About Sunburn & Sunscreen, https://www.healthychildren.org/English/safety-prevention/at-play/Pages/Sun-Safety.aspx

4. Colipa, Guidelines: Method for In-Vitro Determination of UVA Protection. Colipa – The European Cosmetics Association, Prepared by the COLIPA In Vitro UV Protection Method Task Force, 2009.

5. European Commission, Recommendation on the Efficacy of Sunscreen Products and the Claims Made Relating Thereto. 2006, OJ L265, 2006 ⁄7647 ⁄EC, 39-43.

6. E. Rodriguez et al., Causal Agents of Photoallergic Contact Dermatitis Diagnosed in the National Institute of Dermatology of Colombia. Photodermatology, Photoimmunology & Photomedicine, 2006, 22(4):189-192.

7. M. Krause et al., Sunscreens: Are They Beneficial for Health? An Overview of Endocrine Disrupting Properties of UV-Filters.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Andrology, 2012, 35:424-436.

8. R. Haywood et al., Sunscreens Inadequately Protect Against Ultraviolet-A-Induced Free Radicals in Skin: Implications for Skin Aging and Melanoma? Journal of Investigative Dermatology, 2003, 121(4):862-868.

9. R. Haywood et al., Measuring Sunscreen Protection Against Solar-Simulated Radiation-Induced Structural Radical Damage to Skin Using ESR/Spin Trapping: Development of an Ex Vivo Test Method. Free Radical Research, 2012, 46(3):265-275. DOI: 10.3109/10715762.2011.651719

10. G.M. Buck Louis et al., Urinary Concentrations of Benzophenone-Type Ultraviolet Radiation Filters and Couples’ Fecundity. American Journal of Epidemiology, 2014, 180(2):1168-1175.

11. G.M. Louis, Urinary Concentrations of Benzophenone-Type Ultraviolet Light Filters and Semen Quality. Fertility and Sterility, 2015, 104(4):989-996.

12. M. Ghazipura et al., Exposure to benzophenone-3 and reproductive toxicity: A systematic review of human and animal studies. Reproductive Toxicology, 2017, 73:175-183.

- END -

防晒霜怎么挑选才正确呢(如何挑选防晒霜)(19)

如果喜欢,请转发分享:)

本文部分图片来源于网络。

未经允许,请勿转载到其他公众号,

请在评论留言获取内容授权。

关注“夏天的陈小舒”,

回复以下关键字,就可以看到对应的推送啦

回复【怀孕】备孕知识、孕期疼痛、孕期营养、孕期美容 等;

回复【哺乳】开奶、母乳不足怎么办、母乳成分、哺乳期用药 等;

回复【奶粉】配方奶知识及奶瓶喂养;

回复【乳腺炎】涨奶、母乳过多怎么办以及如何挤奶喂养;

回复【湿疹】了解婴儿湿疹;

回复【生病】关于感冒、打鼾、发烧、咳嗽、便秘等幼儿常见病;

回复【睡觉】婴儿睡眠知识综述、新生儿睡眠安全等;

回复【头型】如何塑造宝宝的漂亮头型;

回复【食谱】辅食食材与食谱目录;

回复【儿歌】儿歌精选与推荐;

回复【绘本】 绘本推荐、书单、亲子共读等;

回复【双语】 双语、英语学习;

回复【刷牙】 儿童牙刷的选择,刷牙方法,牙膏用量等;

回复【语言】 语言学习、语言发育迟缓;

回复【蒙特梭利】 蒙特梭利游戏;

回复【生长曲线】 正确解读生长曲线,判断孩子的发育状况;

回复【不吃饭】 孩子不吃饭怎么办;

回复【辅食】 了解关于孩子辅食添加的一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