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喜欢,请点击右上角“关注”哦,每天有美文更新,谢谢!】

民国是一个大师辈出的时代,更是一个百家争鸣,思想解放的时代。

民国三大未解之谜,每一个都是既熟悉又陌生。

周作人晚年遭遇(民国三大未解之迷)(1)

周作人,原名櫆寿,字星杓,又名启明,浙江绍兴人。

周作人是周树人的弟弟,周建人的哥哥。

周作人是中国民俗学开拓人,新文化运动的杰出代表。

周作人是中国现代著名散文家、文学理论家、评论家、诗人、翻译家、思想家。

1939年1月周作人接下汪精卫南京政府国立北京大学图书馆馆长的聘书,一代文豪,就此沦落。

周作人晚年遭遇(民国三大未解之迷)(2)

(一)威胁刺杀说

1939年元旦,自称是他的学生并自称姓李的客人求见周作人,突然开枪将他击倒,子弹射中铜扣而受轻伤。凶手逃逸后未被捉获。

有关枪击案的杀手是谁一直众说纷纭。周作人始终坚持是日本军方的阴谋,日方则说是国民党特务所为。

行刺后日本宪兵进驻周作人家,在心理上加速了周作人沦为“汉奸”的进程。

但是,战后又有人在美国撰文,自称是学生,当年不满周作人的亲日行止而下杀手。

1945年12月,抗战结束后,周作人被以汉奸罪名被蒋介石主政的国民政府逮捕,并押解南京受审。

周作人在法庭辩护说:“我之所以变节忤逆,当初也是身不由己呀!是被日本人一枪吓的呀!我对不起列祖列宗,但我周作人终究没杀过一个中国人,我没血债,为何要一定判我极刑呢?”

古人云:“人之将死,其言也善。” 周作人蒙牢狱之灾,所说也是肺腑之言。然而是否有狡辩推卸之意,又另当别说了。

周作人晚年遭遇(民国三大未解之迷)(3)

周作人晚年遭遇(民国三大未解之迷)(4)

(二)妻子影响说

周作人晚年遭遇(民国三大未解之迷)(5)

周作人晚年遭遇(民国三大未解之迷)(6)

羽太信子,周作人的夫人,日本人,1909年与周作人结婚,后随周作人来到中国。

羽太信子对周作人“七七事变”后没有南下而留在北平,并最后落水出任伪职起了很大影响。

周作人首先极为偏爱羽太信子,其次早年又有留日经历。日本的强大,让他觉得根本无法战胜。

周作人晚年遭遇(民国三大未解之迷)(7)

(三)个人本位说

周作人有着文人的软弱性和妥协性。自明末起,士大夫的骨头一个比一个软。

周作人贪图享受,害怕艰苦,舍不得离开八道湾这所舒适住宅,也舍不得放弃北平的优越生活条件。

他深怕离开北平,流离失所,生活艰苦。这一点上,他远远比不上同时代的民国大师先生们,这是事实。

以“个人为本位”是周作人作出人生选择与文化选择的关键与核心,

由此而演泽的“世界民”思想、现世思想、叛徒与隐士的双重人格、隐忍调和的人生态度,

日本文化至上等思想文化因素都不同程度地为他的沦落失节提供了不可忽视的思想依据。

周作人晚年遭遇(民国三大未解之迷)(8)

周作人晚年遭遇(民国三大未解之迷)(9)

1966年8月2日,他被红卫兵查封了家,并遭到皮带、棍子抽打。

1967年5月6日,周作人下地解手时突然发病去世,享年82岁。

一代文豪、民国汉奸周作人撒手人寰,是非功过留与后人评说。

周作人晚年遭遇(民国三大未解之迷)(10)

周作人晚年遭遇(民国三大未解之迷)(11)

周作人晚年遭遇(民国三大未解之迷)(12)

周作人晚年遭遇(民国三大未解之迷)(13)

你更认同哪一种说法呢? 单选

0人 0%

威胁刺杀说

0人 0%

妻子影响说

0人 0%

个人本位说

0人 0%

我也不清楚

0人 0%

其它

周作人晚年遭遇(民国三大未解之迷)(14)

周作人晚年遭遇(民国三大未解之迷)(15)

周作人晚年遭遇(民国三大未解之迷)(1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