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汉和帝元兴元年,宦官蔡伦便通过了用树皮、麻头、渔网等来造纸,改进了当时民间的造纸方法,人称“蔡侯纸”。

蔡伦改进的造纸术便列为我国古代的四大发明之一,对人类的文明传承起了重大的推动作用,也是我国人民送给全人类的一份厚礼。

蔡伦改进造纸术有什么用(蔡伦改进造纸术)(1)

八世纪末,巴格达开始出现造纸术,随后便在大马士革盛行,并逐渐传至欧洲。十二世纪至十三世纪之间,西班牙、法国、意大利和德国等相继建立了纸厂。最终在十六世纪得以遍及全欧洲。

在蔡伦改进造纸术之前,文字的传播是十分不方便的,当时我国古代所用的书写材料有甲骨、金石、简牍;而欧洲和印度等则主要适用羊皮和贝叶等。

蔡伦改进造纸术有什么用(蔡伦改进造纸术)(2)

然而,无论是用那种书写材料,都显得十分笨重,非常不利于文字的传播,比如当时欧洲仅仅抄写一份《圣经》,就需要耗费掉足足三百张羊皮。

东汉初年,蔡伦出生于一个铁匠世家,他从小就对各种各样的生产活动还都很感兴趣。汉明帝永平十八年,蔡伦入宫作了宦官。到了汉和帝他已经升迁为出入朝廷、侍从天子的中常侍,属于中级官吏,主管监督制造宫中的各种器物。

蔡伦改进造纸术有什么用(蔡伦改进造纸术)(3)

当时的皇宫作坊集中了当时天下间的各种能工巧匠,这么多人都为其所用,这就为蔡伦提供了一个展示他对于生产、制造把控能力的舞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