塑料瓶怎么捕鱼(罐头瓶子捕鱼)(1)

上世纪七八十年代,松花江北岸一小镇上,一对退休的老夫妻,一天无所是事,闲来无 事用罐头瓶子,再用油粘纸剪个喇叭状固定在瓶口,瓶子里放点麦麸子或豆饼玉米面 什么的,土豆煮熟了也行,只要是吃的都行,栓上绳撇进松花江里,一会功夫罐头瓶 子里就钻满了鱼,鱼虽然不大,两口子也忙的不亦热乎。 男的在宾馆后厨工作,姓于叫于善良,做的一手好鱼,不管什么鱼,大鱼小鱼,做出 来都有滋有味,各有特色,让人吃起来回味无穷,留恋往返。 女的叫杨香兰,在服务 行业饭店工作,对吃鱼也颇有些研究。 于善良夫妻俩,弄了百八十个罐头瓶子撇鱼,刚撇完,返回头来鱼已经钻满了瓶子,有 的尾巴还在外面露着,大部分是川丁子,胡罗子,白漂子等,起早贪黑每天都弄 几十斤或更多,开始把鱼淹成咸鱼,后期晒成干鱼。 时间一长,鱼越晒越多,夫妻俩琢磨着把 鱼装成鱼罐头,就这样,俩人去工商局办了营业执照,开起了罐头厂。 这种小鱼为什么这么多,打鱼的是不捕这些小鱼,鱼太小。 年复一年,小鱼繁殖的越 来越多,所以也就很多,取之不尽。 夫妻俩开罐头厂,整赶上改革开放,国家扶持,罐头的味道不错,产品供不应求,媳妇收购小鱼,买 卖越做越大,当年就赚了几万元,成了名负其实的万元户,八十年代的万元户,是人们 从贫穷到富有的一个目标,夫妻俩有胆识,有气魄,通过贷款扩大了生产,也有了自 己的商标,黑龙罐头厂,代表了北大荒,产品走向全国,成了当地有名的企业家,于 善良和杨香兰通过小小的罐头瓶子,做出了大文章。

作者陈培富,山东青州人,工作在黑龙江,现住青岛。

二0二二年五月二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