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们在找工作时,都想找到一份理想的工作,得到一份满意的工资,这是每一个打工人很正常的工作愿望。

但是,真是想找到一份好工作的话,也还是比较困难的。尤其是那些工作轻松、工资又高的工作,则更是不好找的。

一个南方小伙在江苏的打工生活(江苏常州一位大叔的工作是)(1)

但是,在江苏常州,就有一位大叔,在一家工厂里,找到了一份专门“打酱油”的工作,而且每个月的工资有5000多,你说这样的工作好不好?

你肯定想知道,这位大叔在工厂里专门从事“打酱油”的工作,到底是怎么回事呢?难道他真的是专门“打酱油”的吗?

说老实话,还真不骗你,这位大叔的工作是真的“打酱油”的,而且是天天不停地“打酱油”的。

原来,这位大叔当时到这家工厂应聘工作时,工厂给他安排的工作岗位,就是专门“打酱油”。

他每天具体的工作,就是坐在车间生产酱油的流水线旁边,当灌装好的一桶桶酱油,从流水线上经过他的面前时,他只要举起手中的木榔头,在每桶酱油的盖子上敲打一下就行。

所以,慢慢地,同事们发现这位大叔的工作,正好契合了现在的流行语“打酱油”。于是,就开玩笑地说,这位大叔的工作就是“打酱油”。

一个南方小伙在江苏的打工生活(江苏常州一位大叔的工作是)(2)

那么,你肯定会想,工厂生产出来的酱油,都灌装好了的,为什么要安排这位大叔专门去“打酱油”呢?

这是因为,这家工厂在流水线灌装好酱油时,为了保证酱油在下一步的运输销售过程中,不至于发生渗漏。于是,就安排这位大叔坐在流水线旁,对着刚生产出来的每一桶酱油的盖子,拿起木榔头,用合适的力度敲打一下,从而保证每一桶酱油不会渗漏。

也许你觉得,这位大叔“打酱油”的工作太轻松了,而且工资还不少呢。

其实不然,大叔“打酱油”的工作,表面上看起来确实很轻松。但是,如果让你一坐一整天不停地打,成年累月地打,也是很辛苦的。

因为,工厂生产酱油是流水线作业的。酱油源源不断地从生产线上输出,你就要一刻不停地打,而且还要全神贯注地打得准、力度恰到好处才行。如果让你去干上一天,你也不一定能坚持下来的。

一个南方小伙在江苏的打工生活(江苏常州一位大叔的工作是)(3)

说起“打酱油”这个词,还是有一些来历的。

过去,在生活物资比较贫乏的年代,像现在这样瓶装的酱油比较少,而且瓶装的酱油也要贵一些,人们也舍不得买。大多数人平时生活中吃的酱油,大都是去商店里打散装的酱油。

当你家里没有了酱油时,你家大人或者小孩就会带上一个空瓶子、或者搪瓷缸子、或者瓦罐啥的都行,到商店里去买。你需要多少,商店的服务员就给你称多少。半斤八两也行,一斤两斤也可。

所以,那个时候,谁家里要是酱油吃完了,去买酱油时,一般都是说去“打酱油”。慢慢地,就形成了人们日常生活中常用的口头语。

“打酱油”这个词,风靡一时,并流行到现在,是从什么时候开始的呢?

这个话题还要从2008年说起。

当时,有一次,一个记者在街头采访一位市民,问他对一个名噪一时的事件的看法时,这位市民回答说:关我啥事,我是出来打酱油的。

一个南方小伙在江苏的打工生活(江苏常州一位大叔的工作是)(4)

很快,“打酱油”一词,慢慢地就成为了2008年度的十大网络流行语之一。

这个时候,“打酱油”一词的意思,就完全变了一个味道了。

意思是说,对于某一话题也好,某一事件也罢,都跟自己没有关系,自己不知道,也不关注,只是“路过”而已。

在日常生活中,“打酱油”这个词,还有一个人们常常说到的俗话。那就是:我小孩都可以打酱油了。

这句话的意思,大家一听都会明白的。意思就是,自己的孩子已经不小了,已经可以帮家里大人跑腿办事了。

这句话的由来,也是源于过去生活条件差时,家里的大人经常使唤小孩,去商店买散装酱油而慢慢地演变而来的。

一个南方小伙在江苏的打工生活(江苏常州一位大叔的工作是)(5)

当时,家里做饭炒菜没有酱油时,家里有半大不小的小孩的,一般都会使唤他们到商店里去打酱油。

这里所说的“打酱油”,就是指自己的小孩已经不小了,可以帮大人打酱油、买东西了,可以帮忙跑腿办一些小事了。

在这里,当说起“我小孩都可以打酱油”时,还有一层意思。

也就是说,自己已经不再年轻了。同时,也有觉得时间过得真快的意思。

现在,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生活中早已不存在真正的“打酱油”了。如果去超市买酱油时,也不再说成是“打酱油”了。

因为,现在的酱油,都是瓶装、桶装的,都是包装好了的。如果需要的话,都是说“买酱油”的,还可以网购送货上门的。

在工作中,当说到自己是“打酱油”时,一般是指自己在工作中,只是一个无关紧要的人、一个打下手的人、一个不被重视和重用的人的意思。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