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韩帝国短命王朝(历史关于大韩帝国)(1)

1910年8月29日,《韩日合并条约(한일 병합 조약)》正式生效,标志着大韩帝国的灭亡,日本正式吞并朝鲜半岛开始了长达36年的殖民统治。在韩国称《韩日合并条约》的签订为“庚戌国耻(경술국치)”。

大韩帝国短命王朝(历史关于大韩帝国)(2)

在我们父辈的那个年代,通常都会用南朝鲜来代指韩国,这是因为我们习惯了朝鲜这个名字。但朝鲜又是怎么变成韩国的呢?

韩国与日本两国隔海相望,历史上丰田秀吉就曾派兵入侵朝鲜,史称“壬辰倭乱(임진왜란)”。2014年上映的电影《鸣梁(명량)》讲述的就是其中著名的鸣梁海战。虽然在明朝的帮助下,丰臣秀吉军终被打退,但朝鲜国力已被大大削弱。

大韩帝国短命王朝(历史关于大韩帝国)(3)

电影《鸣梁》海报

到了近代,日本从1868年开始实行“明治维新(메이지유신)”,走上了资本主义国家的道路,国力大大增强,而同时期朝鲜半岛还处在李氏王朝的封建统治下。

由于国力的增强,日本此时的扩张欲望强烈,“征韩论(정한론)”的论调甚嚣尘上。1876年日本正式实施入侵朝鲜的计划,以武力打开了朝鲜王朝的国门,强迫朝鲜签订了《江华岛条约(강화도조약)》

大韩帝国短命王朝(历史关于大韩帝国)(4)

签订江华岛条约

1987年,朝鲜王朝改国号为“大韩帝国(대한제국)”“朝鲜(조선)”从此就变成了“韩国(한국)”

大韩帝国短命王朝(历史关于大韩帝国)(5)

1904年,日本强迫韩国签订《日韩新协约(한일 신협약)》,将日本人以财政顾问和外交顾问的身份安插在韩国政府。

在日俄战争结束后的1905年11月17日,日本又胁迫韩国与其缔结《乙巳条约(을사조약)》,剥夺了韩国的外交权,设置了韩国统监府(한국통감부)用以控制韩国,由伊藤博文(이토 히로부미)出任第一任韩国统监。

大韩帝国短命王朝(历史关于大韩帝国)(6)

身着韩服的伊藤博文(中间站立者)

1907年7月24日,日本又与韩国签订了《丁未七款条约(정미 7조약)》,剥夺了韩国的司法权,并解散了大韩帝国军。

此时的韩国实际上已经沦为了日本的殖民地,被日本吞并也只是时间上的问题了。

1909年3月30日,日本外相小村寿太郎(코무라 슈타로)出台“韩国合并方针”,4月10日,该方针征得了伊藤博文的同意,1909年7月6日为日本内阁正式通过,决定“在适当时机断行对韩国的合并”

1909年10月26日,日本的韩国前统监伊藤博文在中国哈尔滨被韩国青年安重根(안중근)刺杀身亡。

大韩帝国短命王朝(历史关于大韩帝国)(7)

位于哈尔滨火车站的安重根义士纪念馆

以安重根击毙伊藤博文为契机,合并论浮上水面,日本朝野开始大力鼓吹立即对韩国实施吞并,至此日韩合并进入实质性阶段

大韩帝国短命王朝(历史关于大韩帝国)(8)

1909年12月4日韩国亲日团体“一进会(일진회)”会长李容九(이용구)向韩国统监府递交《上统监府书》,同时一进会的机关报《国民新闻》也发表了《合邦声明书》,声称“一进会会长李容九等一百万会员,代表二千万臣民”请求实行韩日合并。李容九表示:“李容九等上观天时,下察人事,切之于我大韩之前途,保全我社稷民人,可永远之道,唯在实行日韩合邦而已矣”。

大韩帝国短命王朝(历史关于大韩帝国)(9)

“一进会”树立起的牌楼

一进会发表《合邦声明书》后的第二天,韩国各大社会团体在汉城召开临时国民大会演说会,声讨这一卖国行为,《大韩每日申报(대한매일신보)》也以《奴会宣言》为题目发表社会,痛斥一进会是“奴会”

大韩帝国短命王朝(历史关于大韩帝国)(10)

大韩每日申报

韩国统监府面对声势浩大的反对运动,一方面禁止社会团体的集会,另一方面收买在汉城的新闻记者组成记者团,鼓吹赞成合邦。同时指使李容九成立一系列组织对抗反对合邦的社会团体。至1910年春,反对合邦的论调逐渐降低,附和要求合邦的韩奸越来越多。

1910年5月30日,日本任命前陆军大臣寺内正毅为新任统监,在1910年7月23日,寺内正毅前往汉城将日韩合并的照会递交给总理大臣李完用(이완용),提出日韩合并,这份照会的内容就是日本吞并韩国的理由。

1910年8月17日,日本内阁正式批准了《日韩合并条约》,18日,李完用主持韩国内阁会议,讨论合并事宜,李完用迫使反对的大臣赞成该条约。之后又找到纯宗皇帝和太上皇高宗,请求指示。两人见大势已去,被迫接受合并条约。

8月22日下午,李完用携纯宗皇帝之委任状与赵重应前往韩国统监府,向寺内正毅汇报了御前会议的情况后,便与寺内正毅在《日韩合并条约》上分别签字。

大韩帝国短命王朝(历史关于大韩帝国)(11)

韩日合并条约

1910年8月29日,条约正式生效,大韩帝国为日本所灭,朝鲜半岛也从此正式沦为日本的殖民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