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里,笔者先来引用美国前总统罗斯福曾说过的一段话,即:“民主社会,有四种自由是不能随意被剥夺的,即言论自由、信仰自由、免于匮乏的自由和免于恐惧的自由。”

清朝对于文人士大夫而言,是个一不小心就会掉脑袋的朝代。从顺治帝开始,文字狱就开始大肆兴起,经过很长一段时间,到了康熙、雍正、乾隆时,愈发轰轰烈烈。就乾隆这一朝的文字狱数量直逼康、雍总和,可以说,文字犯们遭遇的无妄之灾说起来都有些让人啼笑皆。

这个人死的太冤枉了(这个人死的太冤枉)(1)

可以说,在整部《清代文字狱档》,收录乾隆朝文字狱69宗,相关奏折四百多件,其中,乾隆朱批“知道了”的,有108次,约四分之一,其余的,则是一些指示性质的话,如“从重定议不可姑息”等。在这些犯罪的人里,有的是学富五车的朝廷命官,有的是掌握一方舆论的儒士,还有的是一群啥都不知道但是整天自以为聪明绝顶的草民。这里面最让人觉得好笑的就是一位来自山西介休的穷汉子,他就是王肇基。这件案子曾批示在《阿思哈奏讯得王肇基供情大略折》的后面。

在传统观念中,人们对于底层读书人一飞冲天这种事见怪不怪。封建国家,最需要的就是有文化有谋略的文官,而读书人,无论地位多么低,只要有真才实学,再给皇帝上个书,就有可能获得到最高层的赏识。先秦时候,苏秦、张仪两个没别的优点,仅是靠着会说就当上了相国。西汉时期,司马相如仅仅是常常写一些优美的文章送给皇帝,便被赐予看官职。

这个人死的太冤枉了(这个人死的太冤枉)(2)

可以说,在正规的科举制度还没有出现以前,读书人要想获得上位者的赏识,只需要写一些歌功颂德的文章,或者,对时的一些政建言献策。这也是这么多年来人们总是觉得读书才是上品的原因。所以,读书人们总是抱着碰运气的心态,不厌其法地向朝廷上书,以求末日能天上掉馅饼一飞冲天。

乾隆帝是位头脑清楚的皇帝,他吸取了前两朝的经验教训,决定多听取些不同人的意见,这样才能更好地掌控住这个国家的命脉。人们对此也是积极踊跃,所以,皇帝的案头,总是堆满了全国各地送过来的千奇百怪的折子。这些折子基本都是抱着不切实际幻想的乡野村夫送过来的,没什么文学艺术价值。面对这些东西,皇帝是很宽容的, 一般不跟他们计较,一笑而过就罢了。

这个人死的太冤枉了(这个人死的太冤枉)(3)

然而公元1751年,不知是因为什么原因,皇帝突然对此认真了起来,开始大兴文字狱。就在这一年的八月份,皇太后寿诞之际,一位来自山西的莽汉王肇基献给朝廷一副对联,想要给太后庆祝生日。之后,他赴汾州府同知图桑阿衙门“呈献恭颂万寿诗联”。不久,这幅对联被山西巡抚阿思哈看到了,这一看可不得了,他气得七窍生烟,说:“语句错杂无伦,且有毁谤圣贤、狂妄悖逆之处”。于是,立刻下令将这汉子抓起来,下到监狱里去了。

王肇基是直隶人,因穷困潦倒,流落到山西介休。收押了这人以后,巡抚想,必须得让皇帝知道哇!于是,阿思哈当机立断地给皇帝上了个折子,说的就是这位汉子献上来的东西。巡抚说:“这汉子写的对联虽然用字比较粗俗,但是,还是能看得出来是在歌颂皇家,但是,后面他还附上了一篇《叙后》,这篇文章可不得了,它不仅妄议朝政,还对大臣们和圣上不敬,非常荒谬,不通情理。”所以,巡抚就跟皇帝建议:“这样的人不杀不足以泄愤,还是斩首示众比较好。”

这个人死的太冤枉了(这个人死的太冤枉)(4)

皇帝看到这封折子,当即就触动了心怀,对此事十分重视。他亲自去看了这王姓莽汉献上的对联和文章,发现,这不仅是用字粗俗的问题,而是行文颠三倒四,逻辑不通,让人看到就想笑。虽然,皇帝想发笑,但是,看到文章里议论朝政的地方,还是气得不行,他当即下令让巡抚好好地严刑拷问这人一番,看看他是否还有同党在身边。

王肇基也很委屈啊,想拍个马屁,结果,莫名其妙就拍马蹄子上了。

他受了刑罚,难受的很,赶紧为自己辩护:“冤枉啊!我只是想为太后庆祝生辰,想尽点心意,好让皇帝高兴,一点别的想法都没有。我们现在身处一个太平盛世,我要是敢有一句讽刺的话,就让我天打五雷轰!实际上,我是忠心满怀的我想要皇帝启用我。至于那些之乎者也的,都是我想显示自己的才学才写的。至于那些官场上的事情,都是我从别处听来的,他们说,只要我把这些写上去,皇帝就会给我官做。”

这个人死的太冤枉了(这个人死的太冤枉)(5)

这山西巡抚看实在是查不出什么有用的东西,最终,就只好盖棺定论的说道:“这人读了几天书,就觉得自己是一个旷世才子,实在是太自负了。而且,他说话前言不搭后语,可见,就是个不知天高地厚的疯子!”这份奏报呈交给皇帝后,皇帝简直大失所望。原本,他想利用这件事做文章,好把一大票自己看不惯的文人牵连下来,但是,调查的结果偏偏是这样,真是让人恼火。

所以,皇帝绝对不会放过他,下了一道上谕《将王肇基立毙杖下谕》:“不仅要把他杖毙,还要将他的妻子儿女关进监狱,剥夺人身自由。”原本,想着拍个马屁就能升官发财,没想到马屁没拍成,最后,连命都丢了。大臣们平时跟皇帝说个话都要斟酌再三,平民又怎敢任由自己的心意就拍皇帝马屁呢?丢了性命搭上妻女还算好的,万一株连九族,那可就糟了!

这个人死的太冤枉了(这个人死的太冤枉)(6)

其实,在乾隆年间,倒霉蛋不止王肇基一人,江西人刘震宇写了一本《佐理万世治平新策》,处斩;山东人杨维震献上《霹雳神策》被革去生员,杖责四十大棍;直隶人刘德照写了篇关于风水的论文,想到京城献给皇上,半路被捕,凌迟处死;乾隆南巡,浙江人林志功献词,被流放黑龙江;章知邺献诗册,先被流放,后又处死;看着这些颗血淋淋的人头,遥想当年盛世光景,真想五体投地,山呼吾皇圣明... ...

最后,按照鲁迅的说法:“文苑中实在没有不被蹂躏的处所了... ...”

参考资料:

『《阿思哈奏讯得王肇基供情大略折》、《将王肇基立毙杖下谕》、《大清朝文字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