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子仪是大唐的名将,一生服务过四代皇帝,唐肃帝封其为汾阳王。其为人宽厚坦荡,对待下属极好,对皇帝一片忠心,更是成为了其他朝代臣子们的榜样。在被封王以后,他并没有端起架子,而是经常将王府的大门打开,府中的下人和其他人可以随意进出,如同没人管理一样。
一天,一员武将要启程去边疆,准备向郭子仪辞行,就看到这一幕:当时,郭子仪的夫人和女儿们,正在梳妆打扮,郭子仪就站在一旁,替他们打水递毛巾,感觉就像是下人一样。因此,他的孩子们也经常“劝”自己的父亲,说:“你已经有了这么高的身份地位,却一点也不尊重自己,不注意自己的隐私。不管什么人都可以随意进出,甚至还观察你睡觉休息的地方。”
听到这里,郭子仪只是笑笑说:“你们哪里知道我为什么要这么做?我要养500匹马,他们吃的粮食,都是朝廷供的。我还有上千名部属,他们也是吃着朝廷的粮饷。我已经到了这个地位,再往上,已经没有了我的位置。而后路,也是没有的,如果我关起门,筑起高墙,和外界疏于联系。万一哪一天有人对我不满去告我的状,一些喜欢贪功的人就会极力促成这件事情。到了那个时候,我们不管做什么,都是于事无补的。现在,我敞开了大门,大家看得清清楚楚,就算有人想诬告,也是没有办法的。”
从这一件事情,可以看出郭子仪的大智慧。
话说,郭子仪曾严令禁止军营内无故骑马。郭子仪的妻子南阳夫人的奶妈的儿子触犯禁令,被都虞候乱棍打死。郭子仪的几个儿子到他面前哭诉,指责都虞候骄横,郭子仪将他们斥退。次日,郭子仪将此事告诉幕僚们,并叹道:“我的几个儿子,都是当奴才的料。他们不赞赏父亲的都虞候,反而痛惜母亲奶妈的儿子,不是当奴才的料又是什么!”
郭暧和升平公主发生口角,骂道:“你仗着父亲是皇帝吗?我父亲不稀罕当皇帝!”公主大怒,回宫告诉父亲。唐代宗道:“他没说错,郭令公想当皇帝,天下就不是我们家的了。”并命公主回家。郭子仪得知后,将郭暧关了起来,自己去向皇帝请罪。唐代宗道:“俗话说‘不痴不聋,不做阿家阿翁’,子女夫妻间的事不用理他。”郭子仪回来后,将郭暧杖打数十。
因为,郭子仪非常清楚自己的处境,所以,他并没有将自己的身份看得过于重要,而更多的则是权衡家族在生存之中的厉害关系。
据史料记载,郭子仪对待下属非常宽厚,每次作战都很受将士们的拥护。由于,他手上有兵权,必然会遭到一些大臣的诋毁。即便如此,每次皇帝下令让他出兵之时,他都会当天发兵从不拖延。那些说他坏话的大臣呢,也挑不出他的任何毛病。
郭子仪的这种宽厚待人,赢得了不少人心。当时的魏博节度使田承嗣为人相当狂妄,眼中压根就没有什么礼仪、法度。有一次,郭子仪派人去和他商量事情,他指着自己的膝盖,看着当时郭子仪所在的西方,对这位使者说:“我是不给人行礼的,但如果对方是郭子仪,我则会。”
同朝为官的大臣,也被他的德望所折服。
唐德宗就曾下令,不准在帝王陵附近屠宰。而郭子仪的一个下人,却违反了这一禁令。对此,一位大臣就告发了这件事情,另外一个大臣很是不满这个大臣的做法,认为:他应该多为郭子仪多想一想。而这位大臣的回答则是:皇帝刚刚继位,郭子仪的声望又这么高,找一点小毛病出来让皇帝看到他的声望不过如此,这样做岂不是更好吗?
有一年,郭家的祖坟被盗了,有人怀疑,是宦官鱼朝恩所为,担心郭子仪会为了此事,搞出一些事情来。但是,郭子仪只是跑到皇帝面前大哭,说:“自己掌握兵权的时间太久了,这期间,自己一直禁止军士们破坏他人的祖坟,现在自家的祖坟被人家盗了,看来这是天意呀,是上天在谴责我,这应该不是人做的事情。”最终,此事就这么轻描淡写地过去了。
之后,宦官鱼朝恩宴请郭子仪,他的部下都非常紧张,认为这不是什么好事情,所以,大家都表示:愿意陪郭子仪一同赴宴。结果,却被郭子仪给拒绝了,他一个部下都没有带,就带了家里的几个仆人。鱼朝恩一看这势,非常惊讶,他反过来问郭子仪:你为何就带这么一点人?郭子仪倒也不客气,就将坊间传的一些事情,包括他部下的一些建议,一一告诉了他。
鱼朝恩一听,心中很是惶恐,感动得哭道:“若非您是长者,能不起疑心吗?”并且,连忙表明了自己的态度,还夸郭子仪的气量大,换做其他的人,一定会怀疑他的。大家没有料到,这样的小人,就这样被郭子仪给“收复”了,看来好的德行真的是能感化人的。郭子仪为官四朝,尽管受到一些人的排挤,但是,他以自己的智慧和气量,让大家心服口服。
尽管他手握重兵位高权重,但是,他依旧低调行事,赢得了皇帝的信任。正是这样,让郭子仪的一生荣禄富贵。而这种福气,也带给了他的子孙后代,在朝廷中,郭子仪的后代都是皇帝所器重的人。后有史书评价他,说他:并不以取得的功绩而自傲,更多的则是从政治的角度观察和处理事情,虽是武官却也不缺少文官的智慧,可谓是智勇双全。
所以,他既可以在这么复杂的战局中立功,又能在那么更复杂的官场上全身而退。
参考资料:
【《旧唐书·卷一百二十·列传第七十》、《新唐书·卷一百三十七·列传第六十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