莲花寺,诸峰环峙,若莲绽放,镶嵌在陕西省安康市石泉县的山坳中,佛佗西来,端坐莲台,俯视着山下红尘烟火,长长久久地护佑着一域水土,一方金州,也护佑着石泉十万人家。
一座山,因何与佛有缘;一座山,怎样盈满禅意;一座山,蕴含什么文化。走进石泉莲花山,仿佛找寻遗落在大山深处的秘笈,追溯古老寺庙的踪迹,仰望秦岭古道文化,亦仿佛进入一方圣洁的菩提圣境,让你真切地感受到自然造化的神奇,也让你的心随着空灵的禅意流淌。
石泉县莲花寺
石泉莲花寺胜景
石泉县莲花寺外景
石泉莲花寺
石泉莲花寺
石泉莲花寺
石泉莲花寺
石泉县莲花寺
石泉县莲花寺
石泉莲花寺
石泉莲花寺内古钟
石泉莲花寺
石泉县莲花寺胜景
莲花寺位于陕南安康市石泉县云雾山镇水田坪村,离县城北22公里处。占地面积一百余亩,青山环抱,绿水相映,状似莲花。环境优美,空气清新,寺内经声佛号昼夜不断,是个清净自在,修心养性的好地方。莲花寺于2011年6月21日经安康市民族宗教事务局,安民宗发(2011)37号及2011年6月22日石泉县民宗局(2011)09号文件批准为“固定宗教活动处所”。莲花寺从2010年8月获准重建以来,现已建起庄严雄伟的“三圣殿”和“万姓先祖纪念堂”。尚有大雄宝殿、天王殿、观音殿、地藏殿、藏经阁、钟楼、鼓楼、海会塔、寮房、斋堂、山门等十余所殿堂需恢复重建。
山因似莲而奇,风景殊异;佛因莲而居,布道千载。古木蓊郁,禅意幽深,香火弥漫,瓦当如黛,这里承载了无尽的人文遗存和传说。在佛的眼里,一草一木皆有情,一花一叶总关禅。佛佗所居的地方,那怕山穷水尽,寸草不生,因了佛的到来,都有了禅意,有了慈悲。花落无言,流水不语,时光流转,云水千年,于是莲花寺便成了佛的乐土、禅的道场。
神奇的传说总让人感动盈怀、追寻不已。古时传说,上古时期,巍巍秦岭白雪皑皑,荒凉寥落,鸟雀不飞,人迹罕至。仙界接引道人和元始无尊(一说白衣菩萨)要择一处人间仙境,就把灵山上的一朵千年白莲抛向红尘,意为白莲下凡,万民翻身。离开三千天界,吮饮秦岭雪水,莲花盛开,带来世间祥和,保得金州(石泉)一方平宁。
其实好久都想写莲花寺了,一直没动笔也不知从何说起,大概是我第一次走进莲花寺,一座藏在秦岭深山里信众圣地的寺院,莲花寺四周的山活像了莲花,寺庙刚好位于莲花正中,寺庙门口一条龙脉骨位于正中,风水极好!开寺主持净光法师六年前一人来到石泉就看中了这里,陕南地区寺庙风水最好的正法道场,那时莲花寺还是一片荒山,年近八十的师父一人来这里发愿要在石泉建成真正弘法的寺院。
乙亥冬日,暖阳如春,我穿过喧哗的石泉县城,走向深山莲花寺。小城的红尘烟火渐行渐远,都市的喧嚣亦在身后寥落。莲花寺,在这个干冬的清和之夜无声地迎接众生之中一粒埃尘的我的到来。
清风自耳畔拂过,那是菩提的妙语;星月的花瓣散落在我的身上,我似乎嗅到了了佛前那一朵朵青莲淡淡的幽香。
走近石泉县莲花寺,你的身影便淡出了这个石泉山城的繁华,站在寺前的石阶上回望那一川璀璨的红尘灯火,我看到了身在其中时不一样的风景,那是我来的地方,那里有我纠绕的尘世生活。仰望庵前的风景,岑寂之中青山隐隐,星月疏朗,这是我怀着一颗虔诚之心来禅悟的风景。
驶过水泥路面,来到一座桥边,抬头望去山墙题写的“莲花寺”三个字,高古,朴拙之中透着逸气。
我站在莲花寺前,站在红尘和世外的临界点上,转身是近在咫尺的红尘陌上,推开山门便是一片世外的清净之地。是呀,尘世之中有多少人不是这样,在出世和入世的门槛之间游离,感受着梦里梦外的别样风情。
佛家视浊世为无边苦海,唯有皈依无量佛祖方可得到解脱,步入清凉世界。万般苦的根源在于人的贪欲,对虚幻的尘世有着太深的执念,唯有放下方可获得心灵的自在。在这灼热的红尘紫陌之中,多少人在名利场中杀伐斗狠,机关算尽;多少人在情花从中留恋迷醉,伤痕累累。尘世千般苦,唯有出离,修炼一颗菩提之心方可看到头顶朗照的星月,方可读透佛祖地拈花一笑。
慈悲的佛祖怀着悲悯之心俯视着这苦难的红尘众生,用菩提的智慧,将众生普度到彼岸。他化身于千万座寺庙,让在苦海中渴求光明的众生,膜拜在他的须须弥座下,他用青莲的芬芳让你在慈航法界脱离诸般苦厄。
我静立在山脚下的莲花寺旁,在星月的清辉下,在这个禅寂的冬天的下午,参悟菩提的智慧,渴望沐浴到佛的灵光。禁闭的门扉使我无法瞻仰佛的法相端庄,使我无法膜拜在须弥座下进一炷香,让佛祖攘除我的千般苦厄,赐我今生绵绵不尽的福祉。
走过了人生几许风雨路,涉过了几多人生的险途,心中积蓄了那么多的苦,背负的行囊太重,无法在尘世的路上看着春花秋月风景前行,无法在云卷云舒中怀着一颗澄澈的佛心安然今生。
无量的佛啊!何以解脱?仰望莲花寺上空这一轮皎皎的明月,我看到了佛祖在明月中拈花一笑间给我的醍醐灌顶,我看到了佛祖那充满菩提智慧的朗月般目光。
一切有情,皆为虚妄。一切红尘万象皆为幻像。色即是空,空即是色。生即是死,死即是生。
随缘、放下、自在。
随缘,让所有的地相遇和挥别,如水一般自然流荡。放下,让俗世功名,红尘铅华化入一缕云淡,一丝清风。自在,在红尘的陌上让心灵张开翅膀安然飞翔。
我只是尘世一位凡俗,庸常的男子。我守不了佛门严苛的清规,我做不到五蕴皆空,六根清净。于晨钟暮鼓之中,于清越的梵呗声中安守余生的时光。弃绝尘俗,沐浴菩提的光芒,轻嗅青莲的淡淡幽香,只不过是欲海泛波的红尘之中深藏于每个人心中的一个梦。他们亦会在世事纠绕之时,走近檀香氤氲的寺庙,获得一份云水禅心的静寂,求得一份心灵的慰藉,而这一切只不过是为了重生和集聚再战江湖的元气。
小隐隐于山,中隐隐于市,大隐隐于朝。其实,真正的隐逸和淡出在于内心。心即佛,佛即心。红尘即道场。无论你身在何处,无论你走着怎样的路,你都在一个看不见的道场里修炼你的心灵。何处都可以生长,何处都可以是归途。佛国即俗世,俗世即佛国。佛祖的智慧在世间的每一个地方。
一缕清淡的云影薄烟般笼罩在莲花寺的月亮之上,月光在寺前的台阶上洒下了点点斑驳的光影。
不知怎的,我忆起了佛教大师在后世看来境界远远逊于六祖慧能的那首佛偈:“身是菩提树,心如明镜台。时时勤拂拭,莫使惹尘埃。”我特别喜欢这首偈子,因为在我看来,大师的这首佛偈更适合俗世中人向着佛的彼岸修行。
还记得一首佛偈:“手把青秧插满田,低头便见水中天。六根清净方为道,退步原来是向前。”作者是哪朝的那位大德高僧我已记不清了,但澄澈空灵之中蕴含的佛理却久年的滋润着我的心灵,不断的开悟着我向佛的心。
月光融融,夜色清明,转身之间,我踱步离去。没有挥别。抬头望,星月朗照,佛光通明。
(卢剑利)
(本文作者卢剑利糸资深新闻人、评论人,大秦岭文化研究专家。从1992年起至今从事新闻文化事业,著述颇丰。主要代表作品有《大美秦岭》(50万字散文集),30万字杂文集《砚边杂谈》、《名人与书画》、《三秦胜迹》等)
本文转载自"https://www.toutiao.com/item/6818758563830170119/",文中观点并不代表本号观点。本号尊重原创版权,如有冒犯,请私信立即删除。同时欢迎各类投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