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斯,楚上蔡(今河南上蔡西南)人。主张以小篆为标准书体。小篆,又称秦篆,是大篆的对称。它给人以刚柔并济,圆浑挺健的感觉,对汉字的规范化起了很大的作用。小篆的出现是汉字发展史上的一大进步。根据《太平广记》引《蒙恬笔经》记载,是晋国上蔡人李斯所整理。

李斯是秦代著名的政治家,文学家和书法家。他年轻时起初在乡村做管理文书的小官,后来随荀卿学习,担任廷尉。在秦始皇统治期间,李斯以杰出的政治远见和卓越才能被任命为丞相。秦统一前,因各诸侯国长期割据分裂,形成了语言异声,文字异形的局面。秦始皇一直殷望着有标准的字体来取代以前流行的异体字,于是便打听到李斯擅长书法,就把这任务交给他了。李斯将大篆字体删量就简,整理出一套笔画简单、形体整齐的文字,叫做秦篆。秦始皇看了这些新书体后很满意,于是就把它定为标准字体,通令全国使用。当时人们对小篆的结构不太熟悉,很难写得称心如意。李斯就和赵高、胡毋等人写了《合颉篇》、《爰力篇》和《博学篇》等范本,供大家临草。秦始皇逝世的前一年,他不畏钱江险涛,东下会稽(今绍兴)祭过大禹陵,登上天柱峰(后来叫做秦望)俯瞰东海涌潮后,命丞相李斯手书《会稽铭文》。李斯奉命连夜写毕后的隔日,他又采岭石雕刻,然后立干会稽鹅鼻小山顶(后叫刻石山)。这就是历史上著名的会稽刻石。传为由李斯书写的刻石有《泰山封山刻石》、《琅琊刻石》和《峄山刻石》、《会稽刻石》等。

千古名相李斯(才高齐天谋深如海)(1)

峄山刻石

秦始皇巡游时候于沙丘暴卒,宦官赵高胁迫李斯发动“沙丘之变”,他们合谋篡改了始皇的传位诏书,废公子扶苏,改立胡亥为新帝,为秦二世。秦二世胡亥为了修好阿房宫征发徭役,把人民推向苦难的深渊。当时中国人民的反秦起义已经风起云涌,为了统治阶级的共同利益,李斯同右丞相冯去疾、将军冯劫劝秦二世胡亥停建阿房宫,减少一些徭役。当时,秦二世正与宫女宴饮作乐,见李斯等人上书十分恼怒,下令将他们逮捕入狱。李斯在狱中多次上书,都被赵高扣留。赵高借机说李斯与其儿子李由谋反,对李斯严刑拷打,刑讯逼供。李斯被迫承认谋反,在秦二世二年(前208年)七月被杀死。夷灭三族。而其子李由仍将兵在外,不久,与项羽、刘邦战于雍丘,大败,被义军斩于雍丘。

李斯在政治上推荐郡县制,他把全国分为三十六郡,郡以下为县。郡县制比之分封制是一个进步,有利于国家的统一。这一整套中央集权制度,从根本上铲除了诸侯王国分裂割据的祸根,对巩固国家统一,促进社会发展起了积极作用。所以,这一制度在秦以后的帝制社会里一直沿用了近两千年。秦朝建立后,为了不使其影响王朝的经济交流和发展,李斯上奏皇帝,建议废除六国旧制,把度量衡从混乱不清的状况下明确统一起来,得到了秦始皇的允许。随后有提出废除别国货币,统一货币。

千古名相李斯(才高齐天谋深如海)(2)

为了政令通畅,物资交流便利。李斯又立刻建议让全国的车轨统一。并在全国范围内修筑驰道。

李斯的一生,绝大部分时间都是在实践着法家思想的。他重新受到秦王政的重用后,以卓越的政治才能和远见,辅助秦王完成了统一六国的大业,顺应了历史发展的趋势。秦朝建立以后,李斯升任丞相。他继续辅佐秦始皇,在巩固秦朝政权,维护国家统一,促进经济和文化的发展等方面做出了卓越的贡献。他建议秦始皇废除分封制, 实行郡县制。又提出了统一文字的建议,之后又在统一法律、货币、度量衡和车轨等方面付出了巨大努力。这些措施,都是以法家的加强中央集权和君主专制为指导的。李斯在他生平的后期,虽然将法家的思想推向了极端化,但是他仅仅是一个提出者,而不是一个完全的执行者。此时的李斯,已经没有了“以法治国”的志向。他已经不再代表法家了。因此,李斯后期的思想是否应该归入法家的体系,是值得商榷的。因此,李斯归根到底还是一个法家的最完全的执行者。

千古名相李斯(才高齐天谋深如海)(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