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文/于夫

胡山是济南章丘的名山,很多驴友喜欢攀爬,攀登胡山最佳的选择是连接东西两麓的古道。无论你是从东麓上西麓下还是西麓上东麓下,都要经过胡山的两处奇观胜景。一处叫镜子崖,一处叫落鹰石。

济南黄花山摩崖石刻(济南章丘胡山上有处摩崖石刻镜子崖)(1)

镜子崖在胡山东麓东门盘道旁。此处悬崖壁起,上达峰顶,下视深谷,险峻令人生悸。石崖之上横书铭刻“镜子崖”三个大字,“崖”字旁竖题“宝镜悬崖上发祥光”八字。字迹柔和圆润,没有落款,不知何朝何代何人所书。

济南黄花山摩崖石刻(济南章丘胡山上有处摩崖石刻镜子崖)(2)

石崖为青色石灰岩质,左上方大自然鬼斧神工在上面镶嵌上了一方白色石英岩晶体,大小如巴掌。由于石崖面向东南,当太阳冉冉升起,光线照射到石崖的时候,石英晶体如一面光明的镜子,折射出“佛光”,形成胡山的一大奇观。

济南黄花山摩崖石刻(济南章丘胡山上有处摩崖石刻镜子崖)(3)

古时“宝镜佛光”为胡山八大景之一。谁能在山下看到佛光,谁就会得到佛的保佑。宝镜不知存在了多少年,也不知保佑了多少人。可惜,不知何时被人破坏,只留下了破坏后的痕迹,不再发出祥光,给世人留下了无限的遗憾与遗恨。所幸,摩崖题字尚完好无损的保留至今。

济南黄花山摩崖石刻(济南章丘胡山上有处摩崖石刻镜子崖)(4)

落鹰石在西麓西门绝崖下谷底,如高高耸起的石楼,拔峪地而挺起,险峻雄奇。巨石裂而不坠,阶层分明,凹进凸出,或洞或台,状若堆垒。中部亮一透窟,形同开启的门窗,又如一轮明月。旧县志记载,胡山“山腰有洞,人迹不到,有双鹰巢于上,身高二尺许,每年抱二雏,大者飞去,小者仍在。” 清朝章丘进士李廷棨曾作《神鹰赋》刻石立于胡山,赋中称其鹰“细筋铜练,啸侣命俦”“振神笠所威棱,御风飘而不倦”,震慑山中狐鼠之孽,“摧山魈之猖獗”。神鹰在蓝天深谷中翱翔盘旋之后,经常落在“楼顶”休憩,所以此石被叫做“落鹰石”或“鹰落石”。传说,神鹰60年一聚。

济南黄花山摩崖石刻(济南章丘胡山上有处摩崖石刻镜子崖)(5)

在落鹰石下有一石碑,记载了一次神鹰聚会的盛况,文曰:“胡山胜景,鹰落石为巨观。但来自何季,通无记载,已成憾事。兹于嘉庆二十二年(公元1817年)岁次丁丑十月初一日,神鹰至矣,观者如市……漫山遍野,不啻数百,或飞或止,毫不畏人。状大如鹅,背黄眼红,一在尾,一在两翅,一在腹下,飞则黑白成章。此日绕山三匝,夜宿马头崖。迨至初二时,观者愈多。至初五日,渐次飞去,至午时全无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