追溯饮食文化渊源,引导大众科学养生,解读慢病预防治疗,《食在东北》系列报道之三——东北饮食误区知多少

“没有什么事儿是一顿烧烤不能解决的。如果有,那就两顿。”“晚上多做点菜,剩下的早上热热吃,好吃又省事。”“没有咸菜,不来点蘸酱菜,这饭吃的总觉得缺点啥似的。”在东北,你会经常听到身边人说起这样的话。多年来,咱东北人在“吃”上早有了自己独特的吃法,但这些吃法未必都对,那吃错了该如何改?如何健康养生呢?本期我们请《求证》专家给大家详细讲解。

误区一:清淡了吃不下饭

东北人喜欢吃各种腌菜,如酸菜、咸菜等腌制类食品,其中含有较多量的硝酸盐和亚硝酸盐,食用后,在体内酶的催化作用下,会与体内的各类物质作用生成亚胺类的致癌物质,多吃会导致癌症及早衰。所以,东北人的肠胃癌患病率远远高于其他地区,且这种趋势正在向年轻化转变。

误区二:天冷就得多吃肉

因为东北地区气候寒冷,人们只有吃高热量的食物才能满足机体对热量的需求,除了大鱼大肉,人们还喜欢将猪油、牛油提炼后作为炒菜用油。这些动物脂油品含有大量不饱和脂肪酸,容易引起肥胖。而且东北人吃蔬菜少,炒菜经常是将菜与荤油、酱油一起炒,色彩重,维生素和人体所需的微量元素都消耗殆尽,留给人肠胃的只有纤维素和半纤维素。冬季蔬菜种类少且吃菜不科学,蔬菜中很多营养成分都被破坏了。

巧食的三大禁忌(东北人高亮这些饮食误区)(1)

误区三:做多了没事,明天继续吃

烩菜是东北人民喜食的一种食物。东北人经常将一道菜烩上几次食用,这种烩菜中积累了大量的盐分和脂肪酸,而且营养成分全无,容易造成营养不良,引起肥胖。一顿吃不完就留着下顿继续吃,这也是东北人饮食不健康的一种饮食习惯。过夜了的蔬菜,营养元素损失过多,且不饱和脂肪酸和有害亚硝酸盐等大量积累,对健康十分有害。

误区四:夏天就得整点带冰碴的

东北人夏天喜吃冷冻食品。凉菜、凉粉、凉皮等冷凉食品过多,且常常伴随冷的啤酒饮料,如冷饮、冰扎啤、凉果汁等一起饮用,这样容易损伤脾胃,破坏肠胃菌群结构,容易降低身体免疫力,同时造成身体的微量元素流失。

巧食的三大禁忌(东北人高亮这些饮食误区)(2)

误区五:没有烧烤解决不了的问题

东北人喜欢吃烧烤、油炸类的食品,而这两类食品也是致癌的饮食方式。 我们知道,煤、木炭、柴草等不完全燃烧时,会产生大量的多环芳烃,高温烟火熏烤出来的食品受到此污染,其所含的苯并芘(致癌物质)量大为增加。 同时,肉类的油脂在火上也能形成苯并芘,给我们的健康带来极大伤害。

误区六:晚上多做几个好菜,喝点!

东北人习惯把晚餐作为主餐,经常吃得相当奢侈,常常大酒大肉,早餐不吃的人大有人在,因为前一天晚餐过饱,导致晨起根本没有胃口,久而久之,恶性循环。早餐不吃,会使人的营养不均衡,抵抗力降低。而晚餐大吃特吃,会加重胃肠负担,影响睡眠,容易衰老且极易患胃肠病。

不吃早饭还容易造成多种疾病,如胆结石等,易于引发心肌梗死、血栓。不吃早餐的人的血小板与吃早餐的人相比其血小板更容易黏稠与凝集,从而易形成血栓。且不吃早餐,中餐和晚餐必然会吃得较多,尤其是晚餐后不久就睡觉,这样会使机体来不及消化吸收。长此以往,身体不堪重负,使得热能过剩,极易造成脂肪堆积,引起肥胖。不吃早餐,人体只能动用体内储存的糖原和蛋白质,久而久之会导致皮肤干燥、起皱和贫血,加速衰老。

我们知道,傍晚时血液中胰岛素含量为一天中的高峰,胰岛素可使血糖转化成脂肪凝结在血管壁和腹壁上,晚餐吃得太丰盛,造成高血脂、高血压、高血糖等“富贵病”。同时,还会破坏人体正常的生物钟,影响睡眠。

误区七:吃得太油腻,喝杯浓茶就好了

东北人在吃肥肉或者海鲜等高蛋白的食物后,常喜欢喝浓茶,东北人民以为它能帮助消化。其实,茶叶中的大量鞣酸与蛋白质结合,会生成具有收敛性的鞣酸蛋白质,使肠蠕动减慢,从而延长粪便在肠道内滞留的时间。既容易形成便秘,又增加有毒和致癌物质被人体吸收的可能性。

误区八:海鲜得吃生猛的,喝酒必须一口闷

生猛海鲜经常有各种寄生虫病。常吃这些食物,存在寄生虫和致病菌的概率很高。饭后大量或经常饮酒,会使肝脏发生酒精中毒而致发炎、肿大,影响生殖、泌尿系统。

声明: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