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三国演义》中,马腾的形象比较正面,他是讨伐董卓的十八路诸侯之一,还率军攻打过操纵汉献帝的李傕、郭汜,之后又参加“衣带诏”的行动,后来又密谋杀死曹操,结果因事情败露,被曹操杀害。但是,《三国演义》毕竟是小说,历史上的马腾和小说中的形象有很大的差别,这到底是怎么一回事呢?

董卓进京的时候马腾在干什么(历史上的马腾接受董卓招安)(1)

一、马腾起兵

马腾是名将马援的后裔,他的父亲名叫马寿,曾经担任过天水郡兰干县的县尉,后来丢掉官职,流落在陇西一带。马寿因“家贫无妻”,于是娶羌族女子为妻,之后生下马腾。根据史书的记载,马腾长得很高,相貌堂堂,早年间以伐木为生。东汉末年,边章、韩遂在凉州发动叛乱,地方上征募军人,马腾应募并且很快升任偏将军。

187年,东汉的军队发生变故,马腾也趁机举兵,并且与韩遂联合,两人还结为兄弟,一度率领大军围攻陈仓,后被皇甫嵩击败。此后,马腾、韩遂等人争权夺利,他们的气焰才有所衰弱。董卓迁都长安后,为了加强自身实力,来对付关东联军,“要韩遂、马腾共谋山东”。马腾、韩遂发现天下大乱,也想依靠董卓的势力谋求一席之地,于是接受了“招安”。

董卓进京的时候马腾在干什么(历史上的马腾接受董卓招安)(2)

二、曹操拉拢

192年,马腾、韩遂抵达长安,但此时董卓已死,李傕以汉献帝的名义,加封韩遂为镇西将军,遣还金城,加封马腾为征西将军,驻军于郿县。194年,马腾因一件私事没有得到李傕的同意,于是举兵来攻。韩遂闻讯后,“乃率众来欲和腾”。结果双方在长平观展开了一场大战,马腾战败,所部被“斩首万余级”。幸亏韩遂与樊稠关系不错,马腾才逃过一劫。

196年,汉献帝被曹操迁居于许县,此时曹操、袁绍之间的矛盾开始激化。荀彧向曹操献策,任命钟繇为司隶校尉,让他坐镇长安,拉拢马腾、韩遂,保证西部的安定。钟繇到任后,给马腾、韩遂写信,“为陈祸福”,于是马腾、韩遂“各遣子入侍”。202年,曹操与河北袁氏集团之间的战争十分激烈,马腾派长子马超率兵支援,斩杀了河东太守郭援。

董卓进京的时候马腾在干什么(历史上的马腾接受董卓招安)(3)

三、全家被杀

虽然马腾、韩遂支持曹操,但他们依然保持着独立的状态,占据着凉州地区。另外,韩岁、马腾所部都是精锐部队,战斗力很强。因此曹操对马腾、韩遂并不放心。与此同时,韩遂、马腾之间的关系也发生了变化,“以部曲相侵入,更为仇敌”,韩遂甚至“杀腾妻子,连兵不解”。后来在钟繇、韦端的调解下,马腾入朝为官,只有马超留下凉州。

211年,曹操派钟繇讨伐张鲁,引起了凉州诸将的猜忌,他们认为曹操是要对付他们。马超不顾父亲在邺城,还是决定起兵,他对韩遂说:“今超弃父,以将军为父,将军亦当弃子,以超为子。”虽然马超、韩遂拥兵十几万,但依然被曹操击败。212年,马超再次起兵,攻杀了凉州刺史韦端。这年五月,曹操下令“诛卫尉马腾,夷三族”。马腾并没有参加反对曹操的活动,但因马超的缘故,所以才被处死。

参考资料:1.《三国志》;2.《资治通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