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首:满城尽带黄金甲

相信很多人都看过张艺谋执导,周润发、巩俐、周杰伦、刘烨等主演的《满城尽带黄金甲》这部电影,但是对于这部电影的片名的来源,了解的人并不多。

其实这部电影的片名来自于黄巢《不第后赋菊》这首古诗。

黄巢生于唐朝末期,家中世代以贩卖私盐为业,家境富足有余。

他长于剑术,马术和箭法也不错,粗通笔墨,小时候就有诗才。 五岁时侍奉祖父,便可对诗。

可以说,黄巢算是个文武兼备的人才,所以他也有和其他读书人一样,通过科举考试入仕建功立业的想法。

但是,理想很丰满,现实很骨感,人生不如意十有八九。

黄巢成年后曾几次应试进士科,但皆名落孙山,于是他满怀愤恨地写了一首《不第后赋菊》后便离开了长安,后继承祖业成为盐帮首领。

待到秋来九月八,我花开后百花杀。

冲天香阵透长安,满城尽带黄金甲。

从诗题我们就很清楚地知道,这首诗是参加科举考试失败后所写的。

九月九日为重阳节,有登高赏菊的风俗,有一种说法,说“九月八”是为了押韵。

等到秋天九月重阳节来临的时候,菊花盛开以后别的花就凋零了。盛开的菊花璀璨夺目,阵阵香气弥漫长安,满城均沐浴在芳香的菊意中,遍地都是金黄如铠甲般的菊花。

科场的失利以及唐朝末期整个社会的黑暗和吏治的腐败,使他对李唐王朝益发不满。

这首古诗,黄巢托菊言志,表达了自己科举考试名落孙山的不甘心情和推翻旧制度、旧王朝建立新秩序的壮志凌云。

特别是“我花开后百花杀”、“满城尽带黄金甲”等句,语调斩截,气势凌厉,好像乱世当中一股新气象杀将而出,推旧建新的滚滚气势迎面扑来。

满城尽带黄金甲这句诗出自哪里(冲天香阵透长安)(1)

第二首:他年我若为青帝,报与桃花一处开

除了《不第后赋菊》外,黄巢还写了一首反诗《题菊花》。

飒飒西风满院栽,蕊寒香冷蝶难来。

他年我若为青帝,报与桃花一处开。

菊花在飒飒西风中栽满园中,花蕊寒香味冷蝴蝶也不敢来,将来他要是当了分管春天的天神青帝——可想而知也就是当上皇帝,就要改变自然规律,叫菊花也在春天开放,好与桃花争奇斗艳。

这首反诗,应该是写于《不第后赋菊》后,发动起义之前。

黄巢在这诗句中,梦想着自己能够成为掌管春天的仙神,可以使菊花与其他花都开在春天,不会受到冷落。

如果说,《不第后赋菊》表达有些含蓄隐晦,那么《题菊花》反叛之情就显露无疑了。

满城尽带黄金甲这句诗出自哪里(冲天香阵透长安)(2)

第三首宋江的:他时若遂凌云志,敢笑黄巢不丈夫!

宋江,江湖人称“及时雨”,喜欢帮助朋友,资助他人,“散钱财,收人心”,各路豪杰称其为“大哥”,为其此后上梁山争头把交椅起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晁盖等七个好汉智取生辰纲事发,被官府缉拿,幸得宋江事先告知。

为感谢宋江,晁盖在梁山上派人送来了100两黄金和感谢信。但是这装有感谢信和黄金的招文袋上,落到阎婆惜手里。

阎婆惜发现宋江私通梁山,趁机要胁。

宋江是个好汉,只爱学使枪棒,于女色上不十分要紧。虽然娶了阎婆惜,但越来越少到阎婆惜那里,所以当阎婆惜和张文远勾搭成奸以后,街坊上人都知道了,宋江也知道了,张文远虽是他的同事,但是他心里仍然不当一回事儿。

但是阎婆惜拿报官相威胁,就是这一点要了她的命。于是,宋江怒杀阎婆惜,被发配沧州。

在洵阳楼上,宋江酒力上头,先是写下了《西江月》这首词:

自幼曾攻经史,长成亦有权谋。恰如猛虎卧荒丘,潜伏爪牙忍受。

不幸刺文双颊,那堪配在江州。他年若得报冤仇,血染浔阳江口!

然后此意难平,又借酒发挥,再添四句诗:

心在山东身在吴,飘蓬江海谩嗟吁。

他时若遂凌云志,敢笑黄巢不丈夫!

宋江写罢诗,又去后面大书五字道:“郓城宋江作。”

我宋江有经天纬地之才,但是时运不济,混了半天只不过一个小吏。这么一个经世之才,竟然成了囚犯被发配到江州。命运不公啊!再这样下去,我就豁出去上梁山了,既然官府不给出路,老天又对我宋江不公,我宋江就自己来找回公道,定要叫这浔阳江血雨腥风一番。

我人虽然在吴地(江州)服刑,但心却在山东(梁山),如果以后我实现了我的凌云壮志,我可以嘲笑黄巢的行为不是大丈夫所为。

俗话说得好,酒醉吐真情。

浔阳楼的一顿酒饭,真实暴露了宋江的内心想法。

宋江把自己比作黄巢,嘲笑黄巢不是大丈夫,在酒精的作用下,暴露了其深藏内心的想法。

满城尽带黄金甲这句诗出自哪里(冲天香阵透长安)(3)

第四首张献忠的:天生万物以养人,人无一善以报天,杀!杀!杀!杀!杀!杀!杀!

张献忠,字秉忠,号敬轩,外号黄虎,陕西延安府庆阳卫定边县(今陕西定边县)人。明朝末年农民军领袖,与李自成齐名,大西政权的建立者。

张献忠,曾立下一座石碑,上面写的就是这首诗,诗中连用了七个杀字,因此又叫七杀碑。

张献忠所做的“七杀”反诗,隔着文字都能感受到那冲天的杀气,令人不寒而栗。

比起诗才的黄巢,生于乱世的张献忠只是胆略过人,七个杀字透漏出一股杀人如麻的寒气。

满城尽带黄金甲这句诗出自哪里(冲天香阵透长安)(4)

第五首朱元璋的:百花发时我不发,我若发时都吓杀。要与西风战一场,遍身穿就黄金甲。

这首诗很明显是朱元璋模仿黄巢的《不第后赋菊》,但是农民出身的朱元璋能写出来已经要给他点赞了。

满城尽带黄金甲这句诗出自哪里(冲天香阵透长安)(5)

除了这些反诗,还有大家熟悉的项羽看见秦二世说的“彼可取而代之”;秦末农民起义领袖陈胜在大泽乡起义振臂一呼的“王侯将相宁有种乎”之问。

这些“反贼”生于乱世,胆略过人,不甘心自己的命运,揭竿而起,反抗当时的朝廷政权,对命运不公平的不满和对抗,但是他们最后都失败了,只有朱元璋成功上位。但是在历史的长河中,也留下了自己的姓名和浓墨重彩的一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