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周孩子们就要考试了,现在进入了总复习阶段,为了孩子们能更好地进行总复习,我将三年级下册数学的知识点进行了汇总整理,这样复习起来就简单多了。

知识点一:两、三位数除以一位数(二)

1、两位数除以一位数的口算:被除数(两位数)各个数位上的数都能被整除的口算,可以把被除数拆成几个十和几个一后再口算,最后把结果相加。

2、三位数除以一位数的口算:几百几十数除以一位数的口算,可以把被除数看成是多少个十,然后再计算。

三年级下册数学重点知识归纳总结(三年级下册数学总复习知识点梳理)(1)

3、三位数除以一位数,商是两位数的笔算除法:从被除数的高位除起,被除数最高位上的数除以除数不够商1,就看前两位,除到被除数的哪一位,就把商写在那一位的上面,每次除后余下的数要比除数小。

4、三位数除以一位数商中间或末尾有0的除法:三位数除以一位数商中间有0的除法的方法:当被除数的百位正好除尽,被除数十位上的数是0或者比除数小,不够商1,就在商的十位上写0占位。

三位数除以一位数商末尾有0的除法的方法:除到被除数的十位正好除尽,而个位上的数是0或者比除数小,就不必再除,只要在商的个位商写0即可,把被除数个位上的数直接落下来作为余数。

最后:

笔算除法并不难,一位一位往下算。

一位不够看两位,算完别忘得数添。

商中有0不奇妙,为何商0要知道。

某位商1若不够,用0占位成必要。

知识点二:轴对称

1、认识对称:以一条直线为界,如果物体左右两边的形状完全相同,就说这种物体具有对称性。

2、轴对称图形:把一个图形沿着一条直线对折后,折痕两边能够完全重合,这样的图形叫做轴对称图形。

最后:

对称图形经常见,简洁大方真美观。

图形中间有轴线,以它为界看方便。

左右相同一般样,两边相等又相反。

知识点三:两位数乘两位数

1、口算乘法:整十数乘整十数的口算方法:先把因数中0前面的数相乘,再在乘得的积的末尾添上2个0;

整十数乘两位数(不进位)的笔算方法:用整十数0前面的数与两位数相乘,计算出结果后,再在积的末尾添上1个0。

三年级下册数学重点知识归纳总结(三年级下册数学总复习知识点梳理)(2)

2、两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不进位):笔算时,先用第二个因数个位上的数分别去乘第一个因数各个数位上的数,得数的末位和第二个因数的个位对齐;再用第二个因数十位上的数分别去乘第一个因数各个数位上的数,得数的末位与第二个因数的十位对齐;最后把两次乘得的积相加。

3、乘法的验算:可以用交换两个因数位置再乘一遍的方法来检验计算是否正确,如果两次的计算结果相同,说明计算正确。

4、两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进位):进位乘法与不进位乘法的计算过程是相同的,用第二个因数个位上的数和十位上的数分别与第一个因数相乘,与哪一位上的数乘得的积满几十,就要向前一位进几;计算时不要忘记加上进位数,然后把两次乘得的积相加。

最后:

两位数乘两位数,相同数位要对齐。

个位乘起要牢记,连续进位没问题。

每乘一位满几十,就要向前来进几。

加上进位很关键,仔细认真不错题

知识点四:解决问题

1、用连乘解决问题:要求的是总数,可先求出每份的数量,再用每份的数量乘总份数求出总数;也可以先求出总份数,再用总份数乘每份的数量,求出总数。

2、用连除解决问题:连除问题的解题思路和连乘一样,都是从问题入手,确定先算什么,再算什么。

3、用乘除混合运算解决问题:求总量用乘法,求数量或单一量用除法。

最后:

加减乘除四则运算,一级运算是加减,二级运算是乘除。

加减乘除混合算,先算乘除后加减。

如有括号先括号,然后才算括号外。

知识点五:长方形和正方形的面积

1、面积的含义:物体的表面或封闭图形的大小,就是它们的面积。

比较两个物体或平面图形面积大小方法:(1)重叠法。(2)观察法。(3)数方格法。(4)同一标准测量法。

2、面积单位:常用的面积单位有平方米、平方分米、平方厘米,用符号表示分别是:㎡、

d㎡、c㎡。

平方米:边长是1米的正方形,面积是1平方米。

平方分米:边长是1分米的正方形,面积是1平方分米。

平方厘米:边长是1厘米的正方形,面积是1平方厘米。

三年级下册数学重点知识归纳总结(三年级下册数学总复习知识点梳理)(3)

3、面积计算:

长方形的面积=长X宽

正方形的面积=边长X边长

面积单位的进率:

1平方分米=100平方厘米

1平方米=100平方分米

面积单位间的转换:同类单位中高级单位转化成低级单位,要用高级单位商的数乘进率,低级单位转化成高级单位要用低级单位上的数除以进率。

4、周长与面积的区别

意义不同:周长是指围成这个图形的所有边长的总和;面积是指物体的表面或平面图形的大小。

计算方法不同:长方形周长=(长 宽)X2

长方形面积=长X宽

正方形周长=边长X4

正方形面积=边长X边长

计量单位不同:周长要用长度单位,如米、分米、厘米等;面积要用面积单位,如平方米、平方分米、平方厘米等。

知识点六:年、月、日

一三五七八十腊,三十一天永不差;

四六九冬三十天,平年二月二十八;

每逢四年闰一日,一定要在二月加。

四年以闰,百年不闰,四百年才闰。

要找大月你记住,七、八月挨着数。

七月以前找单数,八月以后找双数。

知识点七:小数的初步认识

1、小数的意义和读写

认识小数:像0.5、1.3、0.65……这样的数叫做小数。

小数的组成:小数由整数部分、小数点和小数部分三部分组成,中间的圆点是小数点;小数点左边部分是整数部分;小数点右边的部分是小数部分。

小数的读法:先读整数部分,整数部分按照整数的读法来读,小数点读作“点”,再读小数部分,小数部分按从左往右的顺序一次读出每一个数位上的数,如果是0也必须读出来。

小数的写法:先写整数部分,再在个位的右下角点上小数点,最后依次写出小数部分每一位上的数(包括0)。

三年级下册数学重点知识归纳总结(三年级下册数学总复习知识点梳理)(4)

2、比较小数的大小

比较小数大小的方法:先比较整数部分,整数部分大的那个数就大;如果整数部分相同,再比较小数部分,小数部分第一位上的数大的那个数就大;如果小数部分第一位上的数也相同,就比较第二位上的数……直到比较出大小为止。

3、简单小数的加减法

小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计算小数相加、减法,先把相同数位上的数对齐,再按照整数加、减法的法则进行计算,最后不要忘记对齐横线上的小数点,在得数里点上小数点。

1减去零点几的小数减法的计算方法:可以把1写成1.0的形式再计算。

最后:几个小数比大小,比完整数比小数。

小数加减并不难,数位对齐是关键。

结果别忘小数点,养成检查好习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