勇当创造新成绩的先锋:敢创世界和未来之新(1)

一年好景君须记,正是橙黄橘绿时。“四叶草”绽放之际,第五届世界顶尖科学家论坛在上海拉开大幕,“顶科天团”与青年科学家、“未来科学家”们共赴科学之约。这个“上海故事”向世界传递海纳百川的城市形象,彰显上海在全球科创体系中的城市影响力,充分展示了社会主义现代化国际大都市的吸引力、创造力和竞争力。

主席在向第二届世界顶尖科学家论坛致贺信中指出,科学技术是人类的伟大创造性活动,发展科学技术必须具有全球视野、把握时代脉搏。行至第五届,以“科技,为了人类共同命运”为宗旨,做深做强论坛的科学属性,突出链接世界顶尖科学、促进国际科学界高端对话和交流的平台功能,在上海举行的这场科学盛会,见证了“开路先锋”加强国际协同创新,实施更加开放包容、互惠共享的国际科技合作战略;见证了上海成为全球创新要素涌动、创新活力迸发的国际科技创新枢纽城市;见证了顶尖科学家思想智慧和研究成果依托论坛,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科技支撑。

察势者智,驭势者赢。

世界顶尖科学家论坛拔节成长的背后,是临港新片区国际创新协同区建设的“加速度”,是上海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建设的深入推进,是集聚顶尖科学家的世界重要人才中心和创新高地的全力打造。论坛践行“推动基础科学、倡导国际合作、扶持青年成长”三大使命。五年来,它的溢出效应不断放大:“未来科学家”培养计划启动;世界顶尖科学家论坛永久会场启用,集聚全球顶尖科学资源的“科学家社区”变为现实;单项奖金达1000万元的“世界顶尖科学家协会奖”为全球科学交流带来新动力……今日之上海,具有全球竞争力的开放创新生态正在形成。来“世界会客厅”拓展“朋友圈”,已成为顶尖科学家喜欢上海的一个理由。

要看银山拍天浪,开窗放入大江来。上海承担着很多国家重要战略、重大工程、重点项目,勇做科技创新的开路先锋,敢创世界和未来之新,厚植支撑国际科创中心功能的人才优势,保持登临绝顶的雄心、静待花开的耐心,我们坚信,光荣之城一定能涌现“诺奖级”成果、“诺奖级”大家。

作者:本报评论员

编辑:范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