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巴胺,大脑里的一种神经递质。我一直以为多巴胺是产生快乐的东西,直到我今天在樊登读书上听了一本书《贪婪的多巴胺》,才知道多巴胺并不产生快乐,它是一个奖赏回路(欲望回路),与你获得的惊喜有关,但与快乐无关。

你知道多巴胺是什么吗(你了解多巴胺吗)(1)

(图片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谢谢)

科学家拿猴子做了个实验,有1扇门,门上有一盏灯。刚开始,亮灯和开门出食物是连在一起的。灯亮,门开,食物出。猴子就马上多巴胺分泌,很兴奋,有吃的了。然后,科学家把亮灯和出食物的时间慢慢拉开,到最后发现猴子不是因为吃到了那个食物而兴奋,而是只要看到亮灯,它就想到要出食物,这个时候头脑里就开始分泌多巴胺了。而反过来,如果是过了很长的时间,就让它光吃食物,在这个吃东西的过程中它并不分泌多巴胺。

所以,多巴胺的分泌来自于对意外的反应,它会使你兴奋,但它不会让你快乐,它并不是快乐的制造者。明白了这一点,对于理解我们人类的行为有特别多的启发,比如我们在家里整理旧衣服的时候,在衣服的口袋里发现居然有钱,哇哦,五六百,开心的要命。但是仔细想想这个钱不就是你自己的吗,对于你的实际所得毫无贡献,它只是你以前落在口袋里,现在发现了而已,但是你依然会很开心。这就是奖赏回路,来自于多巴胺的分泌。

为什么大脑会有这种机制?是因为原始人时期的资源非常有限,所以大脑就产生这个奖赏机制,目的是激励人类不断去自然界获取更多的资源,从而生存下去。

那么,什么样的情况下可以更多地分泌多巴胺?

心理学家拿鸽子做了一个实验,给鸽笼里放了一个啄食器,鸽子啄一下开关就掉出一颗食物。你觉得什么样的情况下,鸽子会一直啄那个开关?答案是不确定的时候,就是啄一下可能掉出一颗,也可能啄好几下什么都没掉出,也可能一下就出好几颗。你会发现那鸽子像疯了一样的一直啄那个开关。结果的不确定性刺激分泌多巴胺, 会让人痴迷,上瘾。

现实生活中有一个很好的例子来说明这个,就是赌场里的老虎机。没去过赌场的话,你也一定从一些影视剧看到过,在赌场里占地最大的就是老虎机,因为老虎机赚的利润是非常大的。如果老虎机每拍一次,就会中一次奖金,那么它就变成了一种工作或一种投资,这个游戏也就会慢慢变得无趣了。当老虎机每次的结果都不同,出来的奖金也金额不同,所以就容易让玩家兴奋,从而一直玩下去,直至把手上的筹码全部输光为止。还有前段时间比较流行的盲盒和针对小朋友的奥特曼卡牌,都是刺激多巴胺分泌来吸引你不停地购买,从而增加商家的销量。

多巴胺的分泌可以激励人们去探索这个世界,会产生更多的灵感。那么,多巴胺是不是分泌越多越好?答案是否定的。过多的多巴胺分泌会让人极度亢奋,无法控制情绪,还会让人上瘾。人对多巴胺的需求变大时就会去寻找刺激大脑分泌多巴胺的事物,比如酒精,毒品等等。

既然多巴胺分泌不是越多越好,那么是不是降低多巴胺分泌更好呢?答案也是否定。还是以老鼠做实验,当科学家减少老鼠大脑里的多巴胺分泌时,发现老鼠的工作欲望会大幅下降,就是克服困难、不停地去寻找食物的那个劲没有了。它只要有吃的就可以了,但是让它去积攒更多食物的欲望没有了。所以,当一个人的多巴胺分泌不足的时候,会觉得无论对什么事情都提不起兴趣。

你知道多巴胺是什么吗(你了解多巴胺吗)(2)

(图片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谢谢)

那么怎么才能控制多巴胺呢?

答案就是多巴胺。只有多巴胺能控制多巴胺。在人的大脑里还有一个回路叫多巴胺控制回路,这个回路和前面提到的奖赏回路(欲望回路)正好相反。它的表现是冷酷无情,精打细算。就是它什么都能忍得住,它的目的是管理欲望多巴胺不可控的冲动,将这种原始能量引向对我们有利的终点。

这个多巴胺控制回路产生在额叶当中,而人类的大脑额叶要到20岁出头才能发育完全。这也很好地解释了为什么一些未成年人会容易冲动行事,即使知道怎么做更好,也容易做出不明智的决定。就是因为他们的额叶功能还不完全。

听了这本书以后,才明白为什么前段时间,家里的两个小家伙会对奥特曼卡牌那么痴迷,每次去到商场,总是想着拿零花钱去买卡牌。

才明白为什么当小家伙犯错之后,我对他说了那么多的道理,他往往是当时接受了,也下决心改了,可过几天后还会犯同样的错误。然后,我们陷入了一个谈话、改正、再犯、再谈话的死循环里。现在我知道自己不用那么灰心了,他并不是不去改,而是暂时没法控制好自己,我需要做的只是平复自己的心情,做好适当的引导,然后静等花开。

你知道多巴胺是什么吗(你了解多巴胺吗)(3)

(图片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谢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