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收到平台推送的一条消息,说是一个乘客在乘坐武汉去深圳的高铁上听到列车广播,大体意思:动车是相对封闭的空间,为了保持空气的流通,请不要在动车内食用泡面,动车也不对外出售泡面。听到这个广播,该乘客表示第一次深深地对自己的三观产生怀疑:我一直认为自己的三观和这个世界上的大多数人一样,对事务的看法和大多数人应该是保持一致的;听到这个广播后,我气愤得不行,恨自己为什么没买上一桶泡面,来表达对这个广播的抗议!

五年内禁乘高铁(据说高铁禁吃泡面)(1)

看了这则消息,我也有些话要说。

首先,我认为这个列车广播应该是种倡议,而不是一种强制性规定,否则就即很不人性化了,也涉嫌简单粗暴的懒政。至于是否涉及到法律层面,我不是律法圈人士,无法发表评论。

五年内禁乘高铁(据说高铁禁吃泡面)(2)

其次,去年曾经引起过全民大讨论的“高铁女子怒怼泡面男”事件,铁总方面曾经公开回应,称由于动车组密封性强,而泡方便面味道很大,不利于车内的空气质量,影响大多数人的感受,所以没有卖方便面,也是从侧面引导大家尽量不要在车上吃方便面,共同营造一个比较舒适的乘车环境;不过,并没有明确规定禁止在高铁及动车上吃方便面。

五年内禁乘高铁(据说高铁禁吃泡面)(3)

第三,关于气味问题,有很多食品都会散发一些特定的气味,泡面只不过恰好是这些有气味食物中最便宜的一种,单纯禁食方便面是不公平的。如果乘客不选择方便面这个最便宜的食品,选择次便宜的有气味食品呢?比如自热火锅、臭豆腐?或者选择较昂贵的有气味食品呢?比如烤羊肉串、榴莲之类,是不是就不禁了?

五年内禁乘高铁(据说高铁禁吃泡面)(4)

如果是禁食所有食物,不影响公平性。但单纯禁止某项食物,并不可取,毕竟吃方便面主要是因为穷,广大“贫下中农”们就指望着它果腹,单独禁方便面是不是约等于禁止穷人吃东西,貌似有一种XX不正确的赶脚?

我想,除了高端政商人士以及土豪们,绝大多数人坐高铁不是为了享用大餐,只想在回家的途中填个肚子。我能有五块钱一碗的泡面,为什么还要选择50块一份的高铁盒饭?而且据乘坐过高铁的朋友说,50块一份的盒饭真的很难吃,吃过一次就再也没有第二次吃的欲望;至于铁总宣称有十五块的“经济套餐”供选择,现实中对不起:永远都是售罄!

五年内禁乘高铁(据说高铁禁吃泡面)(5)

再说了,高铁让乘客吃盒饭,吃点餐,如果不让吃泡面,是不是有些许“只许州官放火不许百姓点灯”的意思?或者不如干脆说得直白一点:让大家伙吃泡面的话,车上四五十的盒饭怎么办?

所以,真的不知道“密闭空间为了保持空气质量禁止吃泡面,但是可以吃盒饭、吃点餐”这个逻辑关系在哪里?

第四,如果因为泡面“有味道”就不幸挨刀,那香水味重的小姐姐们该怎么办,能不能安排她洗个澡?要是再有狐臭,麻烦在高铁上设置一个“狐臭专科”,强制帮他们做个切除手术?还有口气、脚气、汗臭感人的芸芸众生们,是不是该禁止上车了?再就是风油精、花露水以及一干膏药们,又该如何容身?

五年内禁乘高铁(据说高铁禁吃泡面)(6)

最后,就是我等据说以千万计的创业失败、因商致贫,暂时无力还债的“被执行人”,已经被禁乘飞机、高铁了,只能乘坐蜗速的绿皮车。虽然从另一个角度说,即使不被禁,我们也没钱坐这种“高级交通工具”,所以,我们应该很感谢禁令发布者们的苦心才是?

这样看来,如果真的高铁上禁止吃泡面了,我们是不是该感到庆幸呢?因为既可以节约几百上千的车费,泡面还可随便吃,管饱,绝没有列车广播会“友情提醒”不能吃,也不用担心被某位“高素质”小姐姐怒怼。种种好处,是不是也算我们这个群体的一种幸福呢?

五年内禁乘高铁(据说高铁禁吃泡面)(7)

但有一种情况,被禁乘就很不人道了。比如我们创业者联盟一个让伙伴们尊敬的大姐,前两天因为年迈的母亲突发重病,虽然心急如焚,但被“限高”,只能无奈地乘坐40几个小时的绿皮火车赶回家尽孝道……这种辛酸,这种苦痛,那些发布禁令的人士能体会到吗?

所以,当别人在高铁、动车上吃泡面时,没必要去禁止,去怒怼,多去想一想别人为什么要吃泡面,何不食肉糜?

我是实体经济守望者,请关注我,更多资讯与您分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