娱圈和马赛克的关系最近有了新的突破。阔太李念晒了张手表打马赛克的照片被网友围喷,索性去了马赛克晒原图给手表商打了个大大的广告。杨幂和李易峰拍新片,发布会上暧昧爆料“打马赛克那种”立刻登了头条。

视觉时代,马赛克就是一道双面胶,一边贴着“不宜示人”的重点,一边贴着焦灼的好奇心。

据说,在心理学层面上来讲,马赛克其实更容易引起用户的想象,通过对错乱画面的重构而活跃脑部神经。

去除马赛克的眼镜(近视眼拿掉眼镜就可以透视马赛克)(1)

那么,问题来了,马赛克到底是怎么稳坐“遮盖”第一把交椅的呢?

去除马赛克的眼镜(近视眼拿掉眼镜就可以透视马赛克)(2)

俗话说:马赛克是阻碍人类进步的绊脚石。其实只能算之一,导致“无法辨认”的图像处理效果很多样,会用PS的都知道,滤镜里有很多效果,当然还可以用遮挡物,阿妈阿狗桌椅板凳甚至一张猴哥脸都能变成“遮羞布”。到底是谁从什么时候用马赛克统一了图像遮盖的江山?

去除马赛克的眼镜(近视眼拿掉眼镜就可以透视马赛克)(3)

说从葫芦娃开始就遮挡的显然是来捣乱的。有考据癖患者找到了答案。

2004年10月日本的伦理协会强制要求部分特殊影片和图像必须使用马赛克。2006年8月缩小了马赛克需要遮挡的范围。至于为什么是马赛克,以及马赛克的算法是否有行业标准,就不得而知了。

在马赛克全面统一江湖前,有网友回忆说以前的遮挡是五花八门的,什么黑块白块,网状遮挡,笑脸图案还有什么镜像取反型的马赛克啥的都有。为啥最后是这种马赛克统一了天下呢?这名网友的猜测是:同样达到遮盖目的的前提下,马赛克的视觉效果要比黑块好很多,于是优胜劣汰下,KO了黑块等等。

插播问题:就算黑块难看,高斯模糊凭什么也OUT?

这一点也有热衷解答的网友给予了回复,因为高斯模糊几乎没有损失信息量,比较容易恢复;马赛克则损失了大部分信息,几乎无法恢复啊啊。

为什么人像的图片出现时,马赛克都打在眼睛上呢?打眼睛上就认不出来了?

去除马赛克的眼镜(近视眼拿掉眼镜就可以透视马赛克)(4)

眼镜算是面部识别的重要特征区域了,遮挡后可以起到无法很快辨认的作用。当然也有一些面部识别特征较为突出的人,就算眼睛打了马赛克也还是一样会被认出来,比如大鼻子的成龙啊,鹰钩鼻的刘德华啊,没事练练毛笔字的苍老师啊。

去除马赛克的眼镜(近视眼拿掉眼镜就可以透视马赛克)(5)

图片打了马赛克,近视眼反而更容易看清原来内容?

小编为了验证这一点,特地找了一个近视350度左右的男同事来测图。他很快地就辨认出来了,并为此沾沾自喜觉得新技能get√。

去除马赛克的眼镜(近视眼拿掉眼镜就可以透视马赛克)(6)

图上马赛克的字摘掉眼镜被辨认出来。

从图像处理来讲,有一个去马赛克技术,就是通过滤镜尝试修复滤镜造成的图像畸变。近视导致的模糊起到了滤镜的作用,即去除了大量细节。当然这并不绝对。

小编也找了一个近视6~700度的女同事进行测试,她表示啥也看不清。所以近视眼看穿马赛克这项技能,也许还和度数、性别等等有关呢?大家没事多想想。

被马赛克了的内容还能还原吗?

据说图像处理过程中,如果是一帧一帧贴材质恢复,那是可能的。但通常来讲,马赛克是不可逆损失信息的。“马赛克”处理相当于对图像信号的进行比原始数据更低频率的采样。

根据奈奎斯特采样定理,如果这个采样频率比原始数据的频率的2倍还要低,那么必然产生不可逆的数据损失。大部分情况下,“马赛克”处理都会产生不可逆的数据损失。(以下知识点较多,小编自己还在揣摩中,知识结构和储备量不足的可以直接忽略,别和自己脑壳死磕。)

去除马赛克的眼镜(近视眼拿掉眼镜就可以透视马赛克)(7)

8倍的时候已经打码打得很浓了。眼睛部位连眼白都没了。要恢复也已经恢复不了了。两倍的时候还是可以平滑出来的。

但在某些假设情况下,马赛克是可以还原的。

现在对于马赛克还原的研究主要有两种解决办法:

1. 假设原始图像中,同一纹理会出现多次。

于是模糊的部分就用图像中清晰的部分来填补,或者将多个模糊的同一种纹理进行比较,构造出一个清晰的纹理来替代它们。

例:图片中有很多斑马,但其中一匹被打码了,于是去马赛克算法寻找这个图像中“最能匹配这个马赛克的”其它斑马的局部图像,然后用这个局部图像来填补那个马赛克。

2. 在一个巨大的图库中寻找并组合出最能匹配马赛克的图案。

自然图像中出现的物品,通常是有可能在其它地方出现的可以运用图像数据库丰富的“经验”来进行“脑补”。

例:图片中有一行字,但是被打码了。不过码不够深,可以大概认出是什么字。于是去马赛克算法找到了最匹配的一系列字母的图片拼了上去,要多清晰有多清晰。

去除马赛克的眼镜(近视眼拿掉眼镜就可以透视马赛克)(8)

如上所述,最好的去马赛克方法,还是自己脑补最靠谱……

用网友“尧尧酱”的话来结束这个神秘而快乐的话题——马赛克让人类变得更加有想象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