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北宋以前,海边住着一对姓赵的夫妇,身边有一个女儿,全家以打鱼为生,日子过得挺顺心。
老头每日下河打鱼,夫人与女儿在家做针线活。女儿长到十七八岁了,一直没找到称心如意的郎君,成了老夫妻的心头病。
这天夜里,老夫妻早早睡下,姑娘在自己房里也正准备安寝,谁知窗外一声响动,不知道什么时候来了一个俊俏的书生。
天雷勾地火,两人一见钟情,瞒着父母就行了周公之礼,从此如胶似膝,夜夜不离。时间一长,姑娘有了身孕。
常言说纸里包不住火,眼看着肚子一天天鼓起来,两人来往还是被老夫妻发现了。
老夫妻一番详问,明白了事情的原委。就对女儿说:“他是哪里人,可曾对你说过?”
女儿说:“他从未说过是何方人氏。我也曾多次问他,他都用话支开。”
老夫妻一听更加感到可疑。于是告诉女儿,下次与书生见面如此这般。
这天夜间,那书生果然又来了,二人颠鸾倒凤,不知不觉到了天明,书生急忙起身告别。姑娘悄悄地在他身上别了一根针,针上拴了一根红线。
第二天,老渔翁顺着那根红线伸展的方向一路寻去,直到河边,发现红线通到了水里。
老渔翁连忙拿出渔网,顺着红线垂直的地方撒了下去。当他把网拉出来时,立刻就怔住了,红线上的针头居然拴在一只乌龟的身上。
老渔翁恍然大悟,知道书生并不是人,而是这只乌龟在作怪,心里非常气愤。于是,把这只小乌龟带回家,当着家人的面,讲明了事情经过,而后将乌龟大卸八块。
姑娘得知此事,心里非常难过,一夜夫妻百夜恩,即便书生是乌龟所变,也是肚里孩子的父亲。于是偷偷将乌龟的残骸装进了一个小木匣里。
时间一晃,大半年过去了,姑娘生下一个小男孩。全家人合计后,决定让这个孩子随了母姓,取名小二,对外宣称是捡来的“野孩子”。
这个小孩就是未来赵匡胤的爷爷,或许是遗传的原因,天生水性好,三岁就能在波涛汹涌的江河里任意往来,一个猛子砸下去,准能抱一条大鱼上来。人们因此称他为赵摸鱼。
赵摸鱼十岁的时候,这一天他提着鲜活的鱼到街市上贩卖,恰好遇到了老杨家的人。
杨老汉看赵摸鱼模样机灵,气度不凡,就好奇问他是如何抓的鱼。
赵摸鱼得意地说:“杨老先生,你有所不知,我捉鲜鱼并不难,一不用船,二不用网,不论什么天气,我在水里都是一样。在水里能住几天几夜,而且什么都看得清。实话告诉你,我捉鱼有个好地方,在河眼正中间,有一个庞然大物,模样很像传说中的龙。东西头上有角,身上有鱗,嘴巴张开,看起来可怕。不过周围聚集着各种各样的鱼儿,我每次都是从那里把鱼毫不费力地拿回来。”
杨老先生听得入了神。当赵摸鱼讲完,心中突然一动,想起一件重要的事。
杨老先生博学古今,从一本古书上看到一个说法,把先人的尸骸埋在龙气聚集的地方,后代必然能出人头地,当上皇帝也不难。赵摸鱼说的那个“怪物”不就是常说的汉江龙王吗!
杨老先生越想越得意,脑子里浮现出一个大胆的想法。
杨老先生把赵摸鱼请到家里,笑哈哈说道:“赵摸鱼,以后你再捉了鱼,都送到我这里来吧!我一定加倍地给你钱。不过,我有一点小事相求,请你把我一个小木匣子放到那条龙的嘴里。如能办到,要什么我给你什么。”
说罢,杨老先生亲自捧出一个小木匣交给赵摸鱼。
赵摸鱼也没多问,接过小木匣,就高高兴兴回家去了。把进杨府卖鱼的经过详细向母亲说了一遍,并把很多银子交给了母亲。
赵摸鱼的母亲心思缜密,心想着杨府为啥要重金买鱼,而且还要让儿子把小木匣送进河里,所谓无事献殷勤,定然有蹊跷。这里面一定有文章。
赵摸鱼的母亲偷偷打开小木匣一看,发现里面装着的是人类的骸骨,心中顿时一动,不禁也有了一个大胆的想法。
赵摸鱼的母亲把装有乌龟尸骸的木盒交给赵摸鱼,嘱咐他把这个盒子连同杨家的盒子一同放入龙嘴里。而且一定要先放自家的匣子,再放杨府的匣子。
赵摸鱼牢牢记住了母亲的话,第二天一大早,就背着两个木匣潜入河里,转瞬间来到龙的面前。
巨龙正张着大嘴,赵摸鱼急忙把自家的小木匣放了进去,可谁知他刚把杨家的木匣拿出来,巨龙就把嘴巴闭上。
赵摸鱼大吃一惊,使出全身的力气想掰开嘴巴,可庞然大物纹丝不动,无奈之下,赵摸鱼只好把杨家的木匣子挂在了龙角上,捉了点鱼就回去了,向杨老先生撒谎,说自己已经把杨家的木匣子放进了龙嘴里。
杨老先生不疑有他,高兴得眉飞色舞,重重赏了赵摸鱼。
从此之后,赵摸鱼再也不用为吃喝发愁,没事的时候就读书认字,而若干年后,赵摸鱼的后代赵匡胤黄袍加身成了大宋开国皇帝,而老杨家因为木匣子挂在龙角上,只能世世代代忠心,保护了大宋江山三百年。
故事讲完了,大家有什么要说的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