包拯(999-1062)字希仁,庐州(今合肥)人。出生于咸平二年,天圣五年(1027年)考取进士,官至枢密副使(正二品)。

包拯的家庭故事 的确发生过在包家(1)

包拯像

关于包拯,我们应该都很熟悉。但我想告诉大家的是我们所熟悉的包拯事迹大部分是民间传说,并不是历史上真正发生过的事情。比如说“狸猫换太子”、“铡美案”、“铡包勉”等等。

包拯的家庭故事 的确发生过在包家(2)

包拯很多事迹是民间传说

这其中,当然也包括包拯的身世。无论是《七侠五义》中关于包拯身世的描述还是合肥当地流传的说法,都是说包拯刚出生就被父母所抛弃,包拯是被大嫂给养大的。《七侠五义》和京剧《赤桑镇》也不约而同的讲到包拯是吃长嫂的奶长大的,长嫂的独生子包勉确是喝着稀粥对付着长大的。 所以,“长嫂如母”的佳话传说流传至今。

包拯的家庭故事 的确发生过在包家(3)

《赤桑镇》中包拯对长嫂解释为何铡包勉

那“长嫂如母”的故事真实性究竟如何呢?笔者在这里和大家一起来揭秘这一话题。

首先,要指出一点的是,历史上的真实的包拯是独生子,根本就没有大哥,当然也就没有大嫂了。那是不是相当于说民间流传的“长嫂如母”佳话是完全虚构的?那也不是,因为“长嫂如母”的事真的在包拯家里发生过。只不过,故事的主角不是包拯,而是包拯的儿子——包绶(这是正史可考的)。

包拯的家庭故事 的确发生过在包家(4)

少年包青天里演对了:包拯是独生子!

包拯一生只有两个儿子:大的叫包镱,小儿子叫包绶。大儿子是正室所生,不到而立之年就因病离世,包镱的儿子(包拯当时唯一的孙子)没过几年也夭折,妻子崔氏终生不嫁照顾公公婆婆。小儿子是妾室所生,而且是在包拯将侍妾遣回娘家时所生的。侍妾孙氏由于是被包拯遣回娘家的,精神状态本来就不好而且又怀着孕,因此儿媳崔氏十分同情孙氏,背着公婆,偷偷照料起孙氏的一切生活。一年之后的包拯六十大寿,崔氏才将小孩抱出来给包拯认领。

包拯的家庭故事 的确发生过在包家(5)

包拯快六十的时候喜得幼子

几年之后包拯去世了,崔氏陪着婆婆抱着五岁大的包绶护送包公的灵柩回到庐州,并在之后包绶的饮食起居,读书写字基本上都是由包绶的嫂子崔氏来打理和掌管,包绶长大成人后,也是由她做主娶妻生子,成家立业。

包拯的家庭故事 的确发生过在包家(6)

包拯有个好儿媳-崔氏

崔氏很早就失去了丈夫和儿子,却坚持日复一日的照顾公公婆婆,在包拯和包夫人过世之后,独自肩负着抚养包家独苗的重任,名为长嫂,实为养母。就连《宋史》也有为崔氏立传,专门写这一位伟大嫂子!

所以说包拯“长嫂如母”的故事传说并不是完全虚构,只不过是后人将包拯儿子包绶的人物故事嫁接到了著名的包公身上,让包拯刚正不阿的形象更能深入人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