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时期,各国之间谋士众多,实力也都很强大,但诸葛亮作为其中最耀眼的星星,最出名的就是用兵如神的各个战役了,但是诸葛亮不愧为三国第一谋士,其独身过江东,舌战群儒劝说东吴联合蜀汉抗击曹操,更是传为一段佳话。

三国演义片段孔明舌战群儒(三国演义口才巅峰)(1)

《三国演义》描述了跨越近百年的东汉末年三国纷争的历史,这其中可谓浪花淘尽英雄。无数英雄豪杰在这历史中粉墨登场,上演了一幕幕壮烈的剧目。

诚然,这部古典小说是以攻伐战略为主,从头到尾,从征讨黄巾军到赤壁大战、再到六出祁山,最后到司马父子统一天下,发生了大大小小的战争,武戏是《三国演义》的主旋律。但是,这其中的文戏同样精彩,今天,咱们就聊聊个人认为文戏之最:诸葛亮舌战群儒。


三国演义片段孔明舌战群儒(三国演义口才巅峰)(2)


在诸葛亮过江东之前,曹操已经给孙权开出了非常优厚的条件:只要孙权肯投降,并协助他对付刘备,那么将来他们可以共同瓜分荆州。诸葛亮其实早已在盘算着联合江东孙吴,但是如果贸然前去商讨,局面会很被动。

而蜀汉与东吴的底牌就是:刘备拿得出手的牌就是军师卧龙和关、张、赵三位猛将,以及刘备曾经打败过曹操,积累了一点经验。而孙权不仅有江东富庶的财富,还有谋臣良将以及充足的士兵,更有长江天堑。

总而言之,选择与刘备合作,于江东而言并没有太多利好。


三国演义片段孔明舌战群儒(三国演义口才巅峰)(3)

但是,曹操的"奸雄"之名是有目共睹的。孙权显然不相信曹操会信守承诺。

在《三国演义》中,鲁肃是一位忠厚长者,而且也是孙权极为信任的人,安排鲁肃前来,

诸葛亮已经敏锐地察觉到几个信息:一、孙权并不希望投降曹操;二、孙权希望和刘备结为抗曹联盟,抵御共同的敌人。所以当时诸葛亮才笑曰:大事济矣!

三国演义片段孔明舌战群儒(三国演义口才巅峰)(4)

在抵达东吴地面后,孙权还在和一帮文臣商讨是战还是降。作为文臣而言,自然是希望投降——哪怕是临时的投降,换的短暂的和平。因为投降的损失是最小的,换句话说,这帮文臣并不想因为吴侯孙权一个人抗衡曹操而遭到连累。所以,这时候孙权内心压力是很大的。

在面见孙权的时候,诸葛亮成功"激怒"孙权后,鲁肃又"成功"地将孙权劝回,然后诸葛亮再亮明自己对抗曹操的谋略。令孙权坚定抗曹的自信以及对孙刘联盟的期待。

最后,又通过子虚乌有的"铜雀台"一事,将周瑜也拉入了联刘抗曹的阵营。


三国演义片段孔明舌战群儒(三国演义口才巅峰)(5)

经历过诸葛亮的一番游说,蜀吴联盟算是成立了,诸葛亮也完成了自己当初在隆中之时,对天下大事变化,所奠定的基础一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