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3岁前的张旭豪,有许多标签。

富三代、国家二级篮球运动员、上海交大研究生、饿了么创始人、阿里巴巴董事长助理,等等头衔看起来光芒四射,组成了一个大写的“成功”式样。

但张旭豪本人却说:我从小就对输赢的事情更感兴趣。

饿了么被阿里巴巴收购,张旭豪被阿里巴巴安插了一个董事长助理的虚职,以阿里巴巴一贯的风格,这大概率上是为了让他离开而铺路。果然没多久,张旭豪选择辞职,而曾经跟他一起打外卖天下的团队,也至此分崩离析。

在自己一手创建的饿了么的公司里,张旭豪股权稀释到2%不到,可谓是与话语权丝毫沾不上边。而曾经的老对手美团王兴,则牢牢把控着公司的实际控制权,拥有说一不二的绝对权威。在外卖市场上,饿了么也输的一塌糊涂,曾经是中国第一外卖天团,但如今被美团夺取名号,而且美团占领了外卖市场将近70%的份额,傲视群雄,再无敌人。

饿了么张旭豪变现(饿了么创始人张旭豪)(1)

张旭豪退场了,曾经在一个牌桌上一起玩耍的创始人们,成为了媒体争相报道的创业明星,而张旭豪只是一个套现了2亿美金,便转身离开的所谓“人生赢家。”

真的是人生赢家吗?普通人可能会觉得拿了2亿美金简直可以去过退休生活去了,多美好的事啊,但从小锦衣玉食,爷爷是上海纽扣大王,父亲做渔具生意,压根不缺钱的张旭豪,要的可不是手拿现金,缺毫无活力的生活。

他受不了那些人跑来恭喜他。

“很多人说话很怪,恭喜我上岸了,我原来就没在岸上吗?创业为什么在水下不在岸上?我们不觉得创业是一件很痛苦的事。”张旭豪自己说。

他自己内心肯定是有过短暂失落的,他那么好强那么好胜的人。”一位原饿了么高层人士说。

输了就是输了。即使拿到了2亿美金。对于创始人来说,亲手失去自己的公司,比失去孩子还痛苦。我翻开了张旭豪的前路,发现可以给创业团队提供一点点经验。不是所有的成功都值得我们参考,失败也是宝贵的价值:

对手入局,自乱阵脚

张旭豪成立饿了么的时候,还是上大学的研究生。几个寝室小伙子打游戏太晚,居然找不到吃的。于是一个念头萌生,他想做一个外卖网站。创业先从自身需求出发,这对创始人来说,是最简单的事情。因为你自己即是创业者又是消费者,你对产品的好坏熟悉啊,自然知道该从哪些方面改进。

很快,张旭豪的公司在上海交大流传开来,渐渐地,周边其他高校也喜欢上了这个网站。这时候,张旭豪还沉浸在大学生创业明星的荣誉里,到处带着团队去参加创业比赛。但资本比他更进一步嗅出商机味道,一家投资机构立刻跟投,张旭豪也因此有了钱,而将其他小型外卖团队打垮。

手机移动的普及,加速了张旭豪团队的扩张。很快,当他扫清障碍,放眼全国,还没有对手而沾沾自喜时,在团购网站打的猛烈的美团,盯上了这块蛋糕。他们很快入局,准备开战。

饿了么张旭豪变现(饿了么创始人张旭豪)(2)

在此之前,张旭豪他们还没有遇到强有劲的对手,美团的到来让他们瞬间慌乱。之前他们是做外包配送的,用户下了单,外卖员谁抢到谁拿单子,他们不与外卖员签订合同。但当张旭豪他们发现,美团居然将几个他们不看好也不想攻克的区域拿下后,他们慌了。于是想到了做自己的外卖配送。

这一决策,直接拖住了饿了么的发展。

自营配送是一项重资产。在没有其他现金流的情况下,做了这一决策,等于说给公司带来了一个烧钱器。很快,饿了么捉襟见肘,他们慌忙找钱,而美团则在轻资产运营下高歌猛进。

张旭豪的脾气沉不住气了,外界也传言他跟人打架,对下属发火。在紧要眉头,美团的老对手大众点评来送钱了,他们给了8000万,希望张旭豪团队能拖住美团。

有了钱,以为一切胜券在握的张旭豪与团队开心的去巴厘岛度假,但大众点评的张涛却在此时默默地退出了群聊。原来美团找腾讯合作了,而腾讯又是大众点评的股东。有了如此强有力的靠山,张旭豪知道,饿了么面临大敌了。

匆忙赶回来指挥的张旭豪,发现点评切断了他们所有的流量,而饿了么也突然上了“3.15”晚会被曝光,负面接踵而至,美团乘胜追击。

从此,饿了么再也没站起来了。

心软,就是创始人的弱点

2015年,饿了么一名顾问骑摩托车出了一次严重的车祸,在医院躺了半年,张旭豪经常提着骨头汤去医院看他,这样的情义让张旭豪身边聚集了一群忠心的兄弟。

但这种情义化管理不适合一直前进的创业公司。饿了么内部的说法是,只要你人不坏,你就不会被张旭豪开掉。也因此,张旭豪为自己亲手埋了雷。

饿了么张旭豪变现(饿了么创始人张旭豪)(3)

在他对公司业务进行重新分配时,以前一个小组的分成了三个区域,于是内部官僚化出现。被分到华东区的老大要带自己的老部下去闯荡,而老部下在华南区。于是我们就看到了这样的现象:华南区的调华北区,华北区的调华东区。

频繁的调动,让底下各本地区域的基层员工不干了。这不是晋升无望嘛。于是美团也因此挖到了饿了么许多不错的员工。

尽管张旭豪知道这是一次人事失误,但他依旧没有对此现象及问题做出纠正。用他员工的话来说,外表大大咧咧的人,是下不了狠手的。

真正的下狠手,是轻轻地说一声:“你明天不用做了。”

忘记初心,才会输

“竞争最好的理解是忘却竞争,你永远想着打死对方,那就打不死,你要回归到用户价值。”张旭豪自己总结道。曾经在大学宿舍里,只为在夜晚找到一碗香喷喷的饭菜,而创办饿了么的张旭豪,在与美团的战争中却忘记了自己的初衷。

饿了么张旭豪变现(饿了么创始人张旭豪)(4)

永远永远将用户放在第一位,以满足用户为需求,而不是以对手为风向标。十年创业,从无到有、从有攀至顶峰,和对手斗、和巨头斗、和资本斗、和自己斗。最终在行业成熟,红利将近,资本遇冷时离场。

恋战者不得不离开战场。

拿到2亿美金后,张旭豪回归家庭。当人们问起他对阿里的评价和收购时,当记者不怀好意问他为什么对阿里蔡崇信拍桌子时,他回应道:“谈判永远有摩擦。”

云淡风轻,不是张旭豪一贯的风格。但此时归隐山田的张旭豪,也许只是在等下一个时机。毕竟,他才35岁,他还有机会再创一个战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