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00年后出土的木乃伊(2000年孝子遵父亲遗愿)(1)

| 影中纪实

编辑 | 影中纪实

2000年江西上饶县一老人逝世后,儿子按照父亲生前的嘱咐,将他制成了“木乃伊”,并放置在家中供奉。

800年后出土的木乃伊(2000年孝子遵父亲遗愿)(2)

此事一经爆出,不仅引得世人争相讨论,还导致村里人对这家人指指点点、议论纷纷。

那这位老人为何会执着,让儿子将自己制成“木乃伊”呢?

01.每个人都有自己的选择

这位老人名为林观荣,与1925年出生于江西上饶县的一个农民家庭,而他的人生,跟大部分中华儿女一样,过着面朝黄土背朝天的务农生活。

而林观荣之所以会在逝世后,选择被制成“木乃伊”,这跟他的生活环境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

800年后出土的木乃伊(2000年孝子遵父亲遗愿)(3)

上饶县

林观荣居住的村庄,就在我国一座名山脚下,而它就是灵山。

800年后出土的木乃伊(2000年孝子遵父亲遗愿)(4)

灵山是我国影响力不小的宗教名山,同时也是著名的佛家圣地,而它这也成为了林观荣人生中,不可缺失的一部分。

林观荣生活的村庄,被浓厚的佛家氛围围绕着,并且深深影响着他。虽然林观荣没有出家,但是他用了自己的方式“出家”修习。

800年后出土的木乃伊(2000年孝子遵父亲遗愿)(5)

日常生活中,林观荣除了务农时间,他将大部分时间和心思花在了寺庙上。

他经常会去附近的灵山寺庙,与众多僧人一起打坐修行、诵读经书,完全就是一位俗家子弟的模样。

同时,林观荣也会自掏腰包,拿出一部分钱捐给寺庙的功德箱,并且他也会在寺庙里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比如砍柴、挑水、扫地等等,寺庙里的和尚也经常对林观荣说:

“施主与我佛有缘,要不要出家修行?”

这时候村里的人,对林观荣这些行为都表示认同,因为每个人都会有自己的信仰,而他们的行为,只是为了寻求心理安慰罢了。

800年后出土的木乃伊(2000年孝子遵父亲遗愿)(6)

后来,林观荣到了成家立业的年纪,而他的父亲也为他说了一场媒,虽然他是佛教信徒,但是他也是一位孝子,选择听父亲的话,成家立业。

不久,林观荣夫妇便孕有一子,因为佛家文化影响,便为自己儿子取名“林上水”,希望儿子的人生,如同“水”一样,不被各种烦恼所困扰。

而林上水一天天长大,因为父亲的原因,自然也难免接触到佛家文化。

一家人本是幸福地生活着,但到了1960年左右,林观荣的身上发生了一件怪事,直接扭转了他的人生轨迹。

800年后出土的木乃伊(2000年孝子遵父亲遗愿)(7)

林上水

02.因念弃荤

林观荣一家人按照习俗,如往常一样割肉做饭,但就在吃饭过程中,他忽然对荤菜产生了强烈的厌恶感,看到就想吐,更别说吃了。

可能是因为长期诵经礼佛的原因,导致林观荣对荤菜产生了厌恶感,而他也从这时开始戒荤吃素。

而林上水见到父亲的反应,便贴心地为父亲准备了新的灶台与餐具。后来,记者从林上水回忆父亲生前的习惯得知:

“自从父亲对荤菜产生厌恶感后,我便为父亲买了新的餐具,也建立了新的灶台,但这样的父亲并未持续太久,时间一长,他连荤菜都闻不得。

后来父亲干脆带上来自己的餐具,一些简单的素菜,到附近的寺庙里和僧人一起吃饭。”

林观荣戒荤吃素,还上山与僧人同吃同住,让村里的人觉得他好生怪异,但又因林观荣接下来这一行为,被村里的人称为“大善人”。

800年后出土的木乃伊(2000年孝子遵父亲遗愿)(8)

林观荣如往常一样上山拜佛,在途中遇到一位慈祥的老人,而他的口中正在念叨着:

“估计这次进庙上香后,估计我以后再也不回来了吧。”

而林观荣从老人的话语中,感受到了他对“佛”的依依不舍,同时林观荣也对他所说的话有些好奇,便不禁问道:

“大爷,您为何说这样的话呢?我看您身子还硬朗着呢,再说了,这灵山脚下到山上寺庙的路,就只有2公里,您没理由不再上山啊。”

老人听到林观荣的话,只是简单地摇了摇头,继续向山下走去,并未再做出回答。而林观荣抬头看着上山的路,答案呼之欲出:山路对于正值壮年的自己来说,确实是小菜一碟,但对于一些年纪稍大的香客来说,无疑是个难题,再加上下雨天的话,导致本就不好走的山路,更加难上加难。

于是林观荣决定为上下山的人修一条路出来。

800年后出土的木乃伊(2000年孝子遵父亲遗愿)(9)

这个想法只有林观荣一人来实行,村民并未前去帮助,但他并未气馁,“每天做一点,终有一天会完成的”,这便是林观荣的想法。

他每天都会将附近的花岗岩凿下来,将它们一块块儿铺在山路上,经过多年的努力,在林观荣的不懈努力下,修成了一条2000多个台阶的山路,从山脚下直通山上,而林观荣也被人们称为“大善人”。

林观荣也在后来的寺庙生活中,慢慢接触到了佛家的“缸葬”,也就是上文中提到的“木乃伊”。

800年后出土的木乃伊(2000年孝子遵父亲遗愿)(10)

03.“肉身佛”

缸葬是和尚坐化的一种独特方式,一般是在僧人圆寂后,将其盘坐裝殓于一个特制的陶缸之中,并在遗体四周填充木炭、石灰、香料等物品,用来除湿防腐,再密封缸体安葬。

而这个缸葬分为坐缸、封缸、开缸三个步骤,如果几年后开缸,缸内的僧人肉身没有腐烂,而他会被僧人再塑金身,也就是“肉身佛”,从中也能一定的几率得到“舍利子”

800年后出土的木乃伊(2000年孝子遵父亲遗愿)(11)

深受佛家文化影响的林观荣,从这时起便决定,自己死后,一定要“缸葬”,而他将这一想法告知寺庙里的僧人时,却遭到了阻拦:

“林施主现在算是一位俗家子弟,但六根尚未清净,所以我建议您逝世后,入土为安的好。”

而僧人之所以组织林观荣,是因为缸葬并不是所有的僧人,在逝世后能够享受的待遇,只有那些德高望重的高僧才有资格,在坐化后,塑造金身,成为“肉身佛”。

800年后出土的木乃伊(2000年孝子遵父亲遗愿)(12)

但林观荣听到僧人的话后,内心不为所动,坚持要在死后缸葬,并在后来的生活中,不止一次地嘱咐家人:

“我死后,一定不要土葬、也不要火化,一定要将我“缸葬”。”

而林观荣家人第一次听到他的话后,当场愣住了,虽然他们听不懂“缸葬”什么意思,但听到不土葬、不火化的字眼,让他们觉得这是在开玩笑,时间久了也就忘记这回事儿了。

林上水作为家中,最理解父亲修佛的一位家人,听到父亲的话后,内心也是觉得在开玩笑,但2000年发生的一件事,让他改变了想法。

800年后出土的木乃伊(2000年孝子遵父亲遗愿)(13)

(左)林上水

2000年2月12日,林观荣突然昏倒在地,家人也被他吓到了,便立即送往当地的医院进行救治,尽管医生检查得知,林观荣突然昏倒的原因是“急性脑血栓”。

家人为了让林观荣快点好起来,便不惜花大价钱让他住在医院里,能够得到及时的治疗,但住院20多天,林观荣一直昏迷不醒,病情也不见好转。

正当家人为此事愁眉不展时,3月9日,这一天林观荣醒了,并将林上水叫了过去,进行了一番交代:

“上水啊,我已经时日无多了,别忘了我死后,一定要给我“缸葬”,一定要记住。”

林上水听到父亲的话后,点了点头,而他脑中第一个想法就是:父亲20多天不说话,一说话就是叮嘱自己要将他缸葬,看来父亲是认真的。

而林上水也是最后一次听到父亲说话,3月12日,林观荣便驾鹤西去了。

800年后出土的木乃伊(2000年孝子遵父亲遗愿)(14)

04.将父“缸葬”

林上水虽然是一位农户家的人,但他也是一位孝子听从父亲生前的遗愿,将父亲“缸葬”。

他先是去了一趟山上的寺庙,询问僧人“缸葬”的详细步骤,而僧人听从是林观荣这位友人逝世后,也不再对他的后事多做阻拦,一五一十的将“缸葬”的步骤交代给了林上水。

林上水带着缸葬的详细步骤,回到了家中,开始着手准备起来,然而第一步“坐缸”便遇到了困难:因林观荣肉体太高大,普通的一个缸根本放不下。

而我国有一句老话“只要思想不滑坡,办法总比困难多”,善于动脑的林上水,便想到:找一个最大的缸和一个匹配大缸口径的小缸,两者扣起来,刚好可以将父亲放下。

800年后出土的木乃伊(2000年孝子遵父亲遗愿)(15)

林观荣生前做了许多好事,为人更是清廉,于是,林上水想着让父亲逝世后,走得体面点儿,便找来了工匠,和专门为亡者服务的人,让他们为父亲打扮一番,并在大缸的地步放上一张小木凳,让父亲能在世界的另一边过得舒服点儿。

同时,林观荣缸葬的消息,传到了村民的耳朵中,便纷纷前来查看情况,有不少当场发言:

“上水,人死后都是要入土为安的,而我听人说,你要讲你父亲缸葬,这成何体统。”

但林上水面对村民的职责,不仅没有因村民的话而恼怒,反而加快了“缸葬”的进度。

专门从事丧葬服务的工人,将林观荣的遗体收拾体面后,接下来就是做好缸内的防腐工作,再将父亲放入缸中。

800年后出土的木乃伊(2000年孝子遵父亲遗愿)(16)

林上水先是买来一筐上好的木炭,将它在缸内的底部铺平,而上面一层则放了一些用黄纸包着的石灰粉,随后他联合工人将父亲小心翼翼的木凳上面,双手搭在两个膝盖上。

最后,他将小缸倒扣在大缸口上,并用桐油与石灰搅拌而成的浆糊糊封住两个缸的接口,保证两个缸的密封性。

再将父亲放入缸前,林上水还将缸的内部擦试了一遍。放置父亲的缸也被林上水移至到自家菜园中,一间10平米的小屋内。

800年后出土的木乃伊(2000年孝子遵父亲遗愿)(17)

“缸葬”第二个步骤“封缸”结束了,接下来便剩下最后一个步骤“开缸”。

按照山上僧人的说法,“封缸”静放一千天后,才能将缸打开,如果成功了,就可以为他塑像,放置在家中供奉,反之,则会化为一堆枯骨。

随着时间一天天过去,“开缸”之日也随之到来。

800年后出土的木乃伊(2000年孝子遵父亲遗愿)(18)

三年时间过去了,林观荣的“开缸”之日也到了,同时,全村的人因为好奇,也纷纷前来围观,见证从未见过的一幕。

开缸之前,林上水的心里也是十分忐忑,因为他心里也没有底气,不知父亲能否成功。

而他小心翼翼的打开了陶缸之后,惊喜的发现父亲除了臀部没有干透以外,其它身躯已经塑造成功,最明显的不同,便是父亲的遗体比入缸前,黑商了不少,这也跟僧人描述的一模一样。

林上水也是在第一时间,花费重金请专业的工匠,为父亲“塑造金身”。

800年后出土的木乃伊(2000年孝子遵父亲遗愿)(19)

工人将林观荣的遗体从缸中取出,再抹上一层厚厚的石膏,等待石膏成型后,再为亡父穿上了一套衣服。

同时,林上水也从僧人口中得知,有些人专门从事盗窃“肉身佛”的勾当,于是,为了父亲遗体的安全起见,他又用樟木,做了跟父亲身型差不多的附身像。

并将他们放在家中的二楼正堂里,方便家人供奉。

那么,林观荣的遗体为何过了三年仍然完好如初呢?

800年后出土的木乃伊(2000年孝子遵父亲遗愿)(20)

专家在后来,给出了答案:

人在死后,的确会在24小时左右身体会变僵硬。但时间超过48小时后,就会变软。

而林观荣之所以肉体不腐,这一切都归功于林上水做的各种防腐措施。

放置在林观荣的陶缸内,有石灰和木炭,这两种物品都可以吸收空气中的水分,还有防止肉体腐烂和杀菌的作用。

至此,林上水完成了父亲的遗愿,但这也引来了村民的非议。

800年后出土的木乃伊(2000年孝子遵父亲遗愿)(21)

05.因“常”惹争议

村里的人对林观荣“缸葬”一事,一直议论纷纷。

只有一小部分人,支持林家的做法,认为林上水只是父亲的遗愿,而林观荣只是选择了自己的人生。

但更多人持反对意见,因为中国人讲究落叶归根、入土为安,而林上水却“不让”父亲土葬,这是不孝。

而林上水面对众人的议论也很无奈,因为“缸葬”的花销并不低,而且也很浪费精力,就说在“封缸期间”,他每天都会抽空去检查陶缸的状况,生怕父亲遭到破坏。

并且,为父亲塑像后,不仅要花时间打扫卫生,还要花钱为他做保养,这又是一大笔钱。更别说,这件事情的整个过程,都会遭受众人的非议。

800年后出土的木乃伊(2000年孝子遵父亲遗愿)(22)

无奈之下,林上水将自己的心里话,跟村民们讲了出来,再加上父亲生前做的好事,例如修路,谁家需要帮忙,林观荣也是第一个帮忙的等等,众人才停止了非议。

虽然众人不再对此事议论了,但是众人也不再像往常一样,跟林家往来。

800年后出土的木乃伊(2000年孝子遵父亲遗愿)(23)

林上水家

不管怎样,在我看来,林上水只是听从了父亲的遗愿,并未做错什么,而他也没有因为众人的议论,改变自己的立场。

在后来的人生中,林上水每天都会对父亲的塑像打理、山香。

时代在变化,每个人也都有自己的选择。

人到世间走一遭,尝遍人世的酸甜苦辣,所以总会寻求一点心理安慰,这无可厚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