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书之名##每天学点国学知识##庄子#

至人无己

达到逍遥游的境界之后不再受大小的限制,不再受见识多少的约束,那么万物在其眼中会变成什么样呢?因为前面你认为大鹏鸟和小麻雀有分别,有小大之辩,但在有道的人眼中他们都是顺应自己的天性来生活,并没有什么区别。前面讲了神人无功,圣人无名,但是没有说至人无己是什么样子,而齐物论就开篇讲了什么叫至人无己。

齐物论第一个部分是南郭子綦和他弟子的对话,南郭子綦靠着几案坐着,仰面朝天,慢慢吐气,好像遗忘了自己的形体一样。这是修道进入了妙境,就是逍遥游中的忘我,这就是至人无己,忘了自己,因此也就没有自己主观的欲望和私心杂念。忘我的人才能够超脱小大之辩,进入道境,就像老子说的,涤除玄览,能无疵乎?

学生看到老师的状态和往常不太一样,就问他为什么。南郭子綦就说你听过风吹孔窍发出的声音,听过人吹乐器发出的声音,但是你听过天籁吗?天籁就是道发出的声音,这种感觉只可意会不可言传。其实就是说自己刚才进入了道境才会表现得和往常不同。想来进入道境应该是一个美妙的体验,但是现实中恐怕没几个人能有这种机会。据说站桩的人也是一种很美妙的状态,其中应该有一些相似之处。

齐物论感悟(齐物论圣人为何不仁)(1)

辩论之难

大智慧的人宽广博大,小聪明的人固执偏狭;高谈阔论的人盛气凌人,具体而论的人争辩不休。他们睡觉时心烦意乱,醒来后身体不安;与世事纠葛不断,用尽心机算计他人。有的疏怠迟缓,有的高深莫测,有的谨慎精细。遇到小的惧怕心神不安,而大的惊吓就失魂落魄。他们辩论发言就像利箭一样迅疾,伺机寻找他人的漏洞;他们有时什么都不说,就好像发过誓言一样,等待胜利的机会。他们的衰败犹如秋冬的萧条,一天天走向消亡;他们沉溺在辩论的作为之中,再无法使他们恢复原状;他们的心灵被贪念束缚无法自拔,沿着衰老枯竭的道路一意孤行,没法使他们恢复自我。他们喜怒无常,忧思、叹惋、反复、恐惧,他们躁动轻浮、奢华放纵、情张欲狂、故作姿态。

这是庄子对当时的人的描述,庄子之所以这么了解这些喜欢辩论的人的状态,就是因为庄子的时代百家争鸣,非常流行辩论,惠子和公孙龙代表的名家就是专门研究辩论的,孟子也是辩论大佬,他比孔子多了一分犀利,这就是时代的烙印。然而在庄子眼中,这群人辨来辩去,和小麻雀不认同大鹏鸟没有什么本质区别。如今的人们在互联网上相互辩论也颇有当年的几分风气。

齐物论感悟(齐物论圣人为何不仁)(2)

人们为什么喜欢辩论?就是因为有了“我”这个概念,人们常常讲话就是我如何如何,但是这个我到底是什么?这就是个哲学问题了。庄子就问了,到底谁才是真正的主宰呢?现在人看来主宰我们的当然是大脑,但是现代生物学又认为各种激素可以控制我们的感情,身体分泌的多巴胺多了我们就会感觉快乐,但是多巴胺的分泌并不是完全受大脑控制,我们无法有意识地自己控制分泌。因此总有一些事情是我们掌控不了的,哪怕是我们的身体,因此这个主宰并不是简简单单可以归为大脑或者哪个器官。

是非之问

众生与外界相互伤害,相互摩擦,在死亡的道路上奔驰着却无法停止,终生奔忙劳碌却没有成功,疲乏劳累却不知道自己的归宿,这岂不是很悲哀吗!这又是哲学问题了,人生的意义到底是什么呢?是只有我自己迷茫还是也有其他人同样迷茫呢?

因为每个人对上面这些问题的见解各不相同,辩论的人各执一端,他们的言论能够作为正确与否的标准吗?显然辩论的人容易走极端,因为这个形式注定了他们必须走极端,如果两拨人都是中庸之道,那辩论也就不存在了。格局再高一点,这种辩论发出的声音和动物发出的叫声有本质上的区别吗?这就是涤除玄览,站在道的高度来客观地审视人的行为和万物的行为,破除人的自我观念,便会发现万物齐一,人其实就和万物没有区别。

生与死、是与非等等问题都是相互转化的,因此圣人不分辨是非,任凭是非的自然发展。超出是非对立之上,这就叫做掌握了道的枢要。掌握了道的枢要就好像进入了环的中心,从而可以应付无穷的是非。如果按照是非的标准来论辩是非,那么这样的是非论辩是永远没有穷尽的。这就像你在一个平面上走迷宫,如果换成三维视角,跳出二维的约束,立马豁然开朗,这就是超脱的意义。

圣人不仁

只有得道的人才会明白万物齐一的道理,因此,他不固执己见,而是利用万物各自的功用。为此庄子讲了朝三暮四的故事,养猴人拿橡子喂猴子,说:“早上分你们三升,晚上分四升。”猴子们都恼怒了。养猴人便改口说:“那么就早上四升晚上三升吧。”所有的猴子们都高兴了。不论名称还是实质都没有变,只是换了一种喂的方法,猴子的喜怒就不一样了,这就是顺应猴子的心理作用。

齐物论感悟(齐物论圣人为何不仁)(3)

所以,圣人调和是非而不去争论,也就是物我并行,各得其所。就好像两家人因为一点小事闹矛盾吵得不可开交,甚至报警,在冲突的双方看来都是对方错了,自己受了委屈。但在警察面前他们都有问题,不能简单地说谁对谁错,最后常常是各打五十大板,劝双方各退一步。道德经也说圣人不仁,就是这个道理。

前面多次提到圣人如何如何,那么到底什么是圣人呢?一提到圣人,好多人就想到孔子,进而想到封建君主的君君臣臣那一套愚忠愚孝,其实圣人并非如此。鬼谷子开篇就说若稽古,圣人之在天地间也。为众生之先,观阴阳之开侧以命物,知存亡之门户,筹策万类之终始,达人心之理,见变化之朕焉,而守司其门户。故圣人之在天下也,自古及今,其道一也。圣人就是懂得天地运行的规律,也懂人性的规律的人,运用人性与天地万物之理能够做出惊天动地的事情来,就是圣人。

因此单纯文学好的,不会被称为圣人,文治武功齐备,文可提笔安天下,武可上马定乾坤,并且功在当代,利在千秋,这才是圣人的门槛。在老庄这里,圣人一般指有道的君王。可见想成为一个圣人,需要有极高的天赋才智,极高的道德修养和极高的领袖地位来发挥他的影响,三者缺一不可成圣人。

因此说圣人超脱在上,不去辨明是非,而是调和矛盾,因为在圣人眼中,两拨人辩论,就像小孩子打架,就像两只鸡搏斗,不存在什么谁对谁错,而是幼稚可笑的,但正因为他们是幼稚或者说是愚昧的,所以也无法对牛弹琴,只能顺应他们的天性加以引导。这里不免想到孔子的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很多人对此批评,说这是愚民政策。其实说这话的人一听就不是领导,而是典型的小麻雀。圣人高瞻远瞩,超然物外,其目光格局自然未必能被普通人接受,艾跃进老师在解释这句话的时候说得好,如果能领会上面的精神,那就由着他们放手去干,如果不能领会上面的精神,那就先执行,在执行的过程中慢慢领会。

齐物论感悟(齐物论圣人为何不仁)(4)

天地与我并生,而万物与我为一,宇宙万物本是一体,又何谈你我,何谈是非?那些喋喋不休辩论的人看不到道的广大,所以才希望炫耀自己,从而彰显自己的优越。有道的人知道自己知识的边界,怀着包容的心态看待世间万法。无论注入多少东西,它也不会满盈,无论取出多少东西,它也不会枯竭。老子曰虚怀若谷,大辩若讷,此之谓也。

然后一个小故事,尧想要讨伐三个小国,舜说你的德行比太阳还要高尚,何必跟这三个小国过不去。就是说圣人即便看到令其不爽的憨憨,也不会给他讲物理的道理,而是有一种悲悯的心怀,或者像太阳一样普照万物,圣人不仁,圣人也不恶,只是一视同仁,故称齐物。什么是齐物?就像太阳普照万物,万物在太阳眼中都是一样,是齐平的,没有什么差别。圣人比太阳还要伟大,因此在圣人眼中,万物齐一也没有差别。当然从这个故事我们可以看出,现实中的圣人也有脾气,也会有想打人的时候,但是最终他们在做的时候仍然是理性的,是按照万物齐一无是无非去做的。

人生如梦

世间少有绝对的对错,只有圣人才知道人生不过是一场大梦,而愚昧的人则自以为清醒,以为自己明察秋毫。因此古代经典都是圣贤的姑且一说,我们也只是姑且一听,词不尽言,言不尽意,最高深的学问往往难以用言语表达出来,强行用语言来说,那就失了本意,道可道,非常道,此之谓也。人生如梦这一话题以庄周梦蝶作为结尾,意在说明人生多有虚妄,实在没有必要陷入争论的无边苦恼中。

本篇篇幅很长,但是要说明的问题其实很简单,就是要超脱出“自我”的概念,儒家叫做勿意勿必勿固勿我。万物各有本性,并无绝对的是非。朝三暮四中养猴子的人不会和猴子辩论早晚各吃多少食物,而是利用猴子的天性来引导它们的喜怒。因此我们要警醒自己不要成为猴子,而是要尽量成为养猴子的人,如此才能识破生活中的诸多套路,更好地掌握自己的命运。(当然这也只是我的姑且一说,各位读者的姑且一听)

那么问题来了,既然争论没有意义,那什么有意义呢?那就要在下一篇《养生主》中寻找答案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