排箫简介大全(排箫在历史长河中)(1)

文|聪聪

编辑|聪聪


前言

排箫是中国传统音乐中的一种重要乐器,它经历了漫长的历史发展过程,不断地演变和创新,成为了一种独具特色的乐器,排箫的演变不仅涉及到它的型制和功能,也反映了中国音乐的发展历程和文化传承,在本篇论文中,我们将探究排箫在历史长河中的型制、功能和历史地位的演变,从中探究中国传统音乐的发展和文化传承。

排箫简介大全(排箫在历史长河中)(2)

各个朝代排箫的型制

作为中国古代传统乐器之一的箫,其历史可以追溯至数千年前的新石器时代,可以说是一种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的乐器,随着时代的变迁和文化的发展,箫在不同朝代的演变中也经历了不同的变革,其中型制的变化是其中之一。

在先秦时期,箫的形制主要有两种:一种是尺管箫,一种是蟒管箫,尺管箫又称为竹箫,它是由多个不同长度的竹管组成,通常有七管、八管、九管等,其中最长的一管称为“主管”,其他的管子则按照长度依次排列,吹奏时主要是用口和气流控制发声,蟒管箫则是将长而细的蟒蛇骨头加工制成,整体呈直形,也有的呈“人”字形,音色较为清脆。

隋唐时期,箫的形制开始发生了变化,主要是在尺管箫的基础上进行改进,引入了簧片,形成了“竹簧箫”,也称“竹笛”,竹簧箫在吹奏时,既可以像传统的箫一样用口和气流控制发声,也可以用簧片控制发声,因此音色更加柔和。

排箫简介大全(排箫在历史长河中)(3)

宋代时期,箫的形制变化不大,但是在制作工艺和材料方面有了较大的改进,在制作工艺方面,采用了“中空凿”技术,即用钻子在竹子中心挖出一个细小的空洞,以达到增加管壁厚度的效果,从而使得音色更加浑厚、饱满,在材料方面,除了传统的竹子外,还开始使用玉竹、象牙等材料来制作箫,以达到更加优美、高贵的效果。

元代时期,箫的形制发生了较大的变化,出现了“大明箫”,大明箫又称为“扶桑箫”,因其形状类似于扶桑之树,是一种长而直的箫,管身呈长方形,一般有六至七个音孔,吹奏时需要用双手托住箫身,大明箫是一种管乐器,音色较为深沉、雄壮,适合演奏宏大的乐曲。

明代时期,箫的形制又开始发生了变化,出现了“多孔箫”,多孔箫在管身上增加了一些音孔,使得音域更加宽广,演奏起来更加灵活,此外,在制作工艺方面,多孔箫采用了“烤色”技术,即在箫身表面用火烤烤,使其变得光滑,增加了箫的美观性。

排箫简介大全(排箫在历史长河中)(4)

清代时期,箫的形制和制作工艺又有了较大的改进,清代的箫以“云竹箫”和“麻竹箫”为代表,云竹箫是用云南产的竹子制作的,管身细长,音色清澈明亮,适合演奏轻快的曲目,麻竹箫则是用四川产的竹子制作的,管身粗短,音色浑厚,适合演奏雄壮的曲目。

进入现代,箫的形制和制作工艺又得到了新的提升,现代的箫以“巴氏箫”和“龙凤箫”为代表,巴氏箫是由美籍华人巴宝泉所创制的,它采用了现代的材料和制作工艺,不仅音质纯正,而且外观美观大方,适合演奏各种风格的乐曲,龙凤箫则是一种新型的箫,它将传统的箫和西方的吹奏乐器结合在一起,形状独特、音色丰富,适合演奏现代音乐。

箫的演变不仅反映了古代文化的发展和变化,也为现代音乐的创新和发展提供了源源不断的灵感。

排箫简介大全(排箫在历史长河中)(5)

排箫的功能演变

排箫是中国传统音乐中一种非常重要的管乐器,其功能在历史上也经历了不同的演变,接下来从不同的历史时期来探讨排箫的功能演变。

在春秋战国时期,排箫被用作军中的号令乐器,战争时期,士兵们会根据排箫发出的声音,来判断将领的指示和号令,排箫在这一时期的功能主要是为了增强军队的凝聚力和战斗力。

秦汉时期,排箫开始被广泛用于宫廷和宗教活动中,在宫廷中,排箫被作为娱乐乐器使用,常常被演奏在宴会等场合,在宗教活动中,排箫则被用来演奏祭祀乐曲,以供奉神明,排箫在这一时期的功能主要是为了娱乐和祭祀。

排箫简介大全(排箫在历史长河中)(6)

唐宋时期,排箫的功能开始扩大,不仅仅用于宫廷和宗教活动,还广泛应用于文艺演出和民间活动中,在文艺演出中,排箫被用于伴奏歌唱和器乐演奏,在民间活动中,排箫则被用于庆祝节日和婚礼等场合,排箫在这一时期的功能主要是为了文艺演出和民俗活动。

元明清时期,排箫在艺术表现上达到了一个新的高峰,成为了中国传统音乐中的重要乐器,在这一时期,排箫不仅仅用于演奏传统的器乐曲目,还广泛用于伴奏京剧、评剧等曲目,此外,在这一时期,排箫的制作工艺也得到了很大的提高,音质更加纯正、表现力更加丰富,排箫在这一时期的功能主要是为了演奏传统音乐和伴奏戏曲。

排箫简介大全(排箫在历史长河中)(7)

进入现代,排箫的功能和作用也随之发生了变化,随着社会的发展和文化的多元化,排箫不再仅仅是传统音乐和戏曲的演奏乐器,也被用于现代音乐、电影、电视剧等各种艺术形式中,此外,排箫也被应用于教育领域,成为了中小学音乐教育的重要器乐之一。

排箫的功能演变是一个不断扩展的过程,其作用也在不断地拓展和延伸,从起初的军乐器到现在的多功能器乐,排箫在中国音乐文化中的地位越来越重要,不同历史时期的功能和作用的变化,反映了中国社会的文化、艺术、政治、军事等方面的变迁,也展现了中国音乐文化的多样性和丰富性。

排箫简介大全(排箫在历史长河中)(8)

排箫的历史地位演变

排箫,是中国传统音乐中的一种吹管乐器,具有悠久的历史,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排箫不仅在古代具有重要的军事和礼仪用途,也在传统音乐中发挥着独特的作用。

最早的排箫出现在商周时期,起初是作为军乐器使用的,在古代战争时期,军队在战场上使用排箫吹奏激昂的乐曲,以提振士气和号召士兵冲锋陷阵,在《左传》中就有“兵乐进止,唐箫所止”等记载,随着时间的推移,排箫逐渐成为古代礼仪、宫廷音乐和民间音乐中的重要乐器。

排箫简介大全(排箫在历史长河中)(9)

在礼仪场合,排箫也扮演了不可或缺的角色,古代朝廷在举行宴会、祭祀等重要场合时,往往要使用排箫演奏音乐,这些音乐作品往往具有高雅、神秘、慷慨激昂的特点,代表着古代中国文化的精髓和崇高,例如,在古代中国的祭祀仪式中,祭器进行曲就是一种特别重要的音乐形式,而排箫在其中就是主要的伴奏乐器。

随着时间的推移,排箫逐渐被引入到传统音乐中,成为了一种非常重要的乐器,在中国传统音乐中,排箫以其独特的音色和演奏技巧而备受青睐,它不仅能够演奏古典曲目,如《广陵散》、《阳关三叠》等,还能够演奏各种民间曲目,如《二泉映月》、《梅花三弄》等,此外,排箫还常常与其他乐器合奏,如与琵琶、二胡、古琴等传统乐器合奏,营造出独特的音乐韵味。

排箫简介大全(排箫在历史长河中)(10)

随着现代音乐和艺术形式的发展,排箫也开始在各种艺术表演和音乐中得到广泛应用,在中国现代音乐中,排箫被广泛应用于各种流派的音乐中,包括民乐、古典音乐、流行音乐等等,它被广泛用于电影配乐、广告音乐、舞台音乐等场合,排箫的音色与现代音乐的各种元素相结合,展现了非常多样化和创新性的风格。

随着世界各地的文化交流和互动,排箫也开始在国际舞台上得到越来越多的认可和使用,在海外,许多音乐家和乐团也开始使用排箫进行演奏和创作,使排箫的影响力在国际音乐界不断扩大。

排箫在演变的历程中逐渐从军事用途、礼仪用途转变为一种重要的传统乐器,再到现代音乐中的广泛应用。

排箫简介大全(排箫在历史长河中)(11)

笔者认为

箫在不同的历史时期中,其形制和制作工艺都得到了不同程度的改进和提升,排箫作为中国传统音乐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其功能演变的历史轨迹十分丰富多彩,是中国音乐文化宝库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它在历史上的地位和演变过程,反映了中国传统文化和音乐的发展历程,同时也展示了它在现代音乐中的独特魅力和创新性。

参考文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