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大学教授讲经济学(山东大学儒学高等研究院教授马来平)(1)

作者简介:马来平(1950-),山东巨野县人。山东大学儒学高等研究院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国自然辩证法研究会常务理事,山东自然辩证法研究会理事长,山东省科普创作协会理事长等,2012-2020任省政府参事。主要研究科技哲学,尤为关注科学与儒学。主要专著《科学的社会性和自主性——以默顿科学社会学为中心》《科技哲学视野下的科学社会学》《探寻儒学与科学关系演变的历史轨迹——中国近现代科技思想史研究》《中国科技思想的创新》《科技与社会引论》《科普理论要义——从科技哲学的角度看》《马来平学术资政文存》等10余种;主编著作:《中西文化会通的先驱》《传统文化与中国科技的命运》《儒学促进科学发展的可能性和现实性》等10余种。曾在《哲学研究》《自然辩证法通讯》《自然辩证法研究》等期刊发表论文200余篇。先后获全国高校科研优秀成果三等奖1项,山东省社科优秀成果一、二、三等奖10项;获山东省精品工程奖1项;获山东省委统战部和省社科联联合颁发的2014年度全省统战理论一等奖;获第五届山东科普奖、首届山东优秀科普资源一等奖;主持全国社科规划项目、省社科规划项目多项。所培养研究生有3位获评山东省优秀博士论文、多人获国家奖学金和山东大学校长奖学金;先后获评全国先进科技工作者、山东省优秀研究生指导教师。

摘 要:理想具有现实性基础上的超越性,正义的理想没有对错,但有高低之分。因此,一个人应当树立远大理想,力争到更重要的岗位上发挥更大的作用。为了实现理想,必须奋斗,要想取得超人的成就,必须付出超人的努力。奋斗不可一曝十寒,必须持之以恒、坚持不懈,这就需要毅力。毅力乃是做任何一件应该做的事,都能够从头做到尾。奋斗还需讲究方法,方法即是实现目标恰当、近便的路。任何现实中的难题,都一定有其原因,存在一个足以解开难题的“扣”。要开动脑筋、千方百计地找到这个“扣”。

关键词:理想,奋斗,毅力,方法

不论成为什么样的人才,都绕不开理想、奋斗、毅力和方法等四要素。鉴于成才要素是人才学的核心课题之一,本文拟结合亲身经历,略抒管见,姑妄称之为“心解”。

一、理想:想到的不一定做到,想不到的一般做不到

(一)理想的特征

不同的人,不论历史人物还是平凡的人,都可以有自己的理想;同一个人,在不同的人生阶段也可以有不同的理想,如学生时代的理想、参加工作后的理想、人到中年时的理想和退休后的理想。树立理想不怕迟,有就好。此外,理想还有不同的层面:个人理想、群体理想、社会理想;较高层面的理想会对较低层面的理想施加一定的影响。

何为理想?理想就是人们对未来前途的憧憬或所制定的人生目标。一般说来,理想最突出的特征有二:

1. 超越性

理想通常是人们在实践中形成的,是在客观现实的基础上对未来的一种向往,是人的主观愿望和客观条件相结合的产物。其中,客观条件既包括个人方面的,也包括社会方面的。就是说,理想是超越性和现实性的结合,是现实性基础上的超越性。一方面,它是积极向上的,不满足现实而超越现实的一种努力;另一方面,它具有某种实现的可能性。这一点把理想和“空想”、“妄想”严格区别开来。

2. 层次性

理想有正义和非正义之分。正义的理想是积极向上的、利于社会的;野心是指对名利、权势等过分的贪欲,因而往往损人利己、祸国殃民。正义的理想没有对错,但有高低之分。不能说当工程师的理想是正确的,而当一名工人的理想是错误的。两种理想都正确,但却有高低之分。因为一般说来,对于社会有机体,工程师比工人的地位更重要、作用更大些。当然,这种高低之分不是绝对的,更不意味着贵贱之分。从社会分工看,两类岗位都是社会所需要的;同时,每一种岗位为人们所提供的为社会做贡献的空间也都是无穷大的。一位普通工人完全可以把本职工作做得风生水起、轰轰烈烈;相反,一位工程师却很有可能表现平庸、乏善可陈。不过必须指出,高低之分的相对性,决不能抹杀或掩盖高低之分本身。为此,也才经常发生这样的情况:如果一个人做出突出贡献,就很有可能获得提拔,被调到更重要的岗位。这也是造成社会各阶层之间流动性的根源之一。

(二)理想的作用

为什么要有理想?倘若家庭条件等方面尚可,一个人没有理想不是照样可以衣食无忧、生活得很好吗?是的,不过必须承认,有理想和没有理想是大不一样的。

1. 理想是人生的成功向导

常常有人对现状不满意,抱怨自己的收入低、职位低。他们想改变现状,却不知道从何做起。我们的建议是:从做梦开始。梦就是理想。想到的不一定做到,想不到的一般做不到。“不一定做到”意味着有可能做到。人们不难发现,大凡成功的人,无不具有远大的理想,而且理想最终实现了。从孔夫子到毛泽东,概莫能外。孔子说:“吾十五有志于学”,十五开始立志,发奋读书,要创立自己的学说。明代大儒王阳明龙场悟道时,告诫他的学生:“志不立,天下无可成之事,虽百工技艺,未有不本于志者。……志不立,如无舵之舟,无衔之马。”康有为20岁出头,“以经营天下为志”。毛泽东青年时代在湖南师范学校读书时就立下誓言:“身无分文,心忧天下”,立志改造中国。这些历史人物都是成功实现了自己理想的人。当然,在人类历史上没有实现理想或仅仅部分实现了自己理想的人很多很多。那么,怎样看待理想对人生成功的作用呢?一句话,理想是人生成功的向导,也是人生成功的阶梯。《国语》说:“不患才不及,而患志不立。士贵立志,志不立则无成”;著名诗人苏轼在其名篇《晁错论》中说:“古之立大事者,不惟有超世之才,亦有坚忍不拔之志”,强调的都是成就大事必须有大志。“有志”是事成的必备条件,正所谓“有志者事竟成”!

2. 理想是人生的力量源泉

理想不仅能为人生进步指明方向,也能赋予人以力量。这是因为,在一定意义上,理想是对人生的一种规划和设计,它必定会起到催人奋进的作用。正如一首诗歌所说:“理想使你微笑地观察着生活;理想使你倔强地反抗着命运。理想使你忘记鬓发早白;理想使你头白仍然天真。”(流沙河:《理想》)

关于理想是人生的力量源泉,我有切身的体会。我在山东郓城一中读到高中二年级,爆发了文化大革命。其间,1967年10月,中共中央、国务院、中央军委、“中央文革”小组联合发出《关于大、中、小学校复课闹革命的通知》。但实际上,复课没有真正实行。我就一头钻进学校图书馆,开始大量阅读人物传记。古今中外历史人物不平凡的奋斗经历极大地鼓舞了我。我开始立志,下决心要过一个有意义的人生。17岁的我在笔记本上,用大字端端正正地写下了这样的誓言:“一个人,生要生得有价值,死要死得有意义”。从此以后,我向自己提出了三项要求:一是用知识丰富自己的头脑;二是读社会这本书,进行社会调查;三是有一个棒棒的身体。在读书方面,凡属哲学类的,能搜集到的尽量读。郓城一中图书馆、家乡中学的图书馆、巨野县文化馆等,都尽量利用。一听说邻村有回乡探亲的干部、知识分子、军人等,立即登门拜访,借书或座谈。志向明确后,我顿时感觉到,过去浪费了很多时间,必须争分夺秒,把时间夺回来。于是,时间一下子不够用了,走路都是三步并作两步。下乡期间,参加生产劳动,腰里总揣着书,一到休息时间,马上跑到一旁,聚精会神地读书。劳动时,脑子尽量放松,不想事,以便养精蓄锐,晚上回家夜战。晚上和阴雨天,是我撒泼读书的时间。记得有一天下雨,我在生产队的场屋里,一下午,竟逐字逐句地读完了《马恩选集》两卷本的一整卷!一目十行,精力高度集中啊!社会调查主要是利用各种机会,和各种各样的人聊天,询问各方面的情况,聚焦社会难点和热点问题。在锻炼身体方面,作为中学生的我,明确地意识到,将来要对社会做出较大贡献,必须有一个棒棒的体质。健康既是生命的强度,也是生命的长度。所以从那时起,我开始每天坚持健身。这种健身的习惯,为我迄今仍然具有一个健康的身体提供了可靠的保障。当时是洗冷水澡、晚上跑步等。

后来我逐步形成自己的职业目标:做一名理论工作者。在乡下,我十分敬仰山东大学的《文史哲》杂志。她引领学术潮流,多次引发全国性学术讨论。我曾用钢笔在我用的一张方桌上,写了满满一桌面“文史哲”三个字!考取大学后,专业由上级分配,不能自己选择。我被分到了半导体专业。但我坚持不改变理想,一开始向学校要求调专业,不成,就采取了这样的方针:课内学好专业;课外,全力以赴投入理论研究爱好。大学期间,开始在报刊上发表文章。同学们说我上大学同时读了两个专业。毕业分配时,我的工作去向可以是省公安系统,也可以留在高校。那时,知识分子成堆的地方不受欢迎,但我没有这种成见,主动选择了高校。我拿到派遣证,到山东大学物理系报名后,立即受命参加省委下派的农业学大寨工作团,在农村工作了一年。回来后调到学校机关,做了两年行政工作。在20世纪70年代末全国“向科学进军”滚滚大潮的感召下,我毅然跨进刚刚成立的“山东大学文史哲研究所”,开始了从事以哲学与自然科学相结合为特色的科技哲学专业理论研究。最终,我到了心仪已久的“文史哲”这个地方,也圆了自己从事理论研究的梦!

通过个人的经历,我深深感到,理想可以赋予人进步的力量,而且取之不尽,用之不竭。

3. 理想是人生的精神支柱

理想作为人生目标,实际是一种价值目标,从根本上讲,它解决的问题是人为什么活着?这意味着有理想的人生,多姿多彩,相反,则是一个浑浑噩噩的人生。通常,一个人没有理想,甚至“一点念想也没有”,他就会觉得心灰意冷、天昏地暗,很有可能导致精神抑郁、思想堕落,甚至自杀。据报道,目前大学生中间出现一种称之为“空心病”的精神疾病。症状为;思想迷茫,情绪低落,兴趣减退,快感缺乏;强烈的孤独感和无意义感;有自杀倾向,但并不想死,只是不知道为什么要活着。

大量事实表明,不论是青年还是老年,是高官、富商还是老百姓,选择自杀不归路的人,大都是理想丧失、价值观念崩溃的结果。“夫哀莫大于心死,而人死亦次之”,庄子说得很明白,人死始自心死。与此相反,许多陷于悲痛、濒临绝境而选择砥砺前行的人,无一不是依靠理想延续生命的。例如,旧社会,一些农村妇女在丈夫去世后,失去依靠,仍然选择独立支撑起这个家,就是因为,她寄托于把孩子养大成人的理想;一些人变成残疾后,仍然身残志不残,就是为了圆自己做诗人、作家等理想的梦;一些陷于极度贫困的人,仍然选择奋斗,就是因为他们要活出尊严,要用自己的双手改变命运!

总之,在生与死的选择之间,充分彰显了理想是人生的精神支柱!

(三)如何树立理想

现在,在年轻一代中,缺乏理想的现象比较普遍。有的只有近期计划,如上大学、专升本、考研,毕业后有一个稳定、体面的职业,缺乏远大一点的理想;还有不少年轻人,三百六十行随便选,他都不知道选什么好。所以要重视探讨怎样树立理想。

1. 树立理想的两种方式

历史事实表明,树立理想的途径可以分为激发式和启发式两种类型。

在激发式类型中,较常见的情况是受到家庭与个人突然变故的刺激而慨然立志。不塞不流,不止不行,正因为有外力的压迫,才起而奋争,欲通过立志超越现实、改变现实。正如司马迁所说:“盖西伯拘而演《周易》;仲尼厄而作《春秋》;屈原放逐,乃赋《离骚》;左丘失明,厥有《国语》;孙子膑脚,《兵法》修列;不韦迁蜀,世传《吕览》;韩非囚秦,《说难》《孤愤》;《诗》三百篇,大抵贤圣发愤之所为作也。”周文王、孔子、屈原、左丘明、孙膑、吕不韦、韩非子,以及《诗经》的一批作者,无一不是逆境中涌现的人才!

在启发式类型中,树立理想的具体途径很多。常见的是:读书、家庭教育、学校教育、高人指点等。其中,大量阅读名人传记不失为一条便捷和特别行之有效的路径。名人事业辉煌,一生轰轰烈烈,但他们也是从普通人中间走出来的,有的甚至出身社会最底层。他们戏剧性的经历具有极强的感染力,他们巨大的成功具有极强的示范意义和榜样的力量。用名人传记启发、引导自己和他人树立理想,要比空口说教的方式有力、有效得多。

由于激发式树立可遇不可求,最重要、最常见,也是最应提倡的,还是“启发式树立”这种途径。前者是被动树立,后者是主动树立。应该倡导主动树立,提出这样的口号:树立远大理想,过一个有意义的人生。

2. 矫正价值观

既然理想实质上是一个价值目标的问题,那么,有一个正确的价值观,对于是否主动树立理想,以及树立什么样的理想,就是至关重要的了。一些人之所以不愿树立远大理想,根源往往在于价值观上存在模糊或错误认识。例如,不少人信奉“平平淡淡才是真”。这个观点的合理性在于,反对急功近利、哗众取宠和好高骛远。但是这个观点最大的危害是容易诱导人们解除思想武装,安于现状、碌碌无为。所以对这个观点不能无条件地接受,否则就会成为树立远大理想的绊脚石。在纷纭复杂的社会现象面前,一个人尤其年轻人的价值观很容易发生迷茫,出现这样那样的错误认识。例如,“子女啃老天经地义”,用不着个人再去奋斗;社会不公平,树立理想也实现不了;本本分分做人、老老实实做事就可以了,谈什么理想不理想等等。通过个人的深入思考或争取组织的帮助,纠正这些错误认识,就可以使自己在价值观上始终保持清醒的头脑,从而为树立远大理想奠定一个坚实的基础。

二、奋斗:要想取得超人的成就,必须付出超人的努力

理想是超越现实、高于现实的。从理想到现实往往还有相当的一段路要走。因此,实现理想需要克服千难万险,需要巨大的付出,一句话,需要奋斗。北京大学才女刘媛媛说:“你要相信命运给你一个比别人低的起点,是希望你用一生去奋斗出一个绝地反击的故事!”

(一)奋斗从根本上是乐

90后、00后的年轻一代,较之父辈有许多可贵的优点,但也有不少缺点。其中最突出的一点是:由于独生子女时代的到来和全社会物质条件的改善等原因,他们的奋斗精神较之父辈弱化了不少。有的人害怕体力劳动,即便参加体力劳动,也是拈轻怕重;有的人吃穿用讲究名牌,从不考虑省吃俭用等等。基于这种情况,辨析奋斗是苦还是乐就是十分必要的。

奋斗就是为了实现理想,不辞辛劳、不惧艰险,而一往无前。因此,奋斗需要吃苦、需要付出。这也是一些人畏惧奋斗、躲避奋斗的缘故。

但是从另一个角度看,奋斗也是乐。原因有三:一是从出发点看,为了远大理想,吃点苦值得,乐在其中。成语“孔颜乐处”说的就是这个道理。在孔子看来:“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亦在其中矣。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孔子认为,为理想而奋斗的人,虽粗食冷水,头枕胳膊,乐在其中。不义之富贵,视之轻如浮云。孔子这样,他的弟子也是如此。孔子曾称赞他的弟子颜回说:“贤哉,回也!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贤哉,回也!”粗茶淡饭,住在陋巷,此等贫苦,别人都不堪忍受,颜回却泰然处之,不改其乐。这因为颜回理想远大而道德高尚啊!二是从过程看,奋斗也是乐。因为奋斗实际上是锻炼意志、释放潜能、增长才干的过程,将会享受到成长和进步的快乐。相反,饱食终日,无所事事,到头来只能蹉跎岁月,一事无成,不会有真正的快乐。“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孟子这段脍炙人口的名句说的就是这个道理。三是从结果看,只有奋斗,才能享受到理想实现后的快乐。这也就是俗话所说的:“从来好事多生俭,自古瓜儿苦后甜”(元代白朴语)。

总之,奋斗需要吃苦,但从根本上说,奋斗是乐。

(二)要想取得超人的成就,必须付出超人的努力

有成就的人,从结果看,大都像是传奇,像是幸运儿。天上掉下馅饼,偏偏就砸在他们的头上!但从过程看,绝大多数有成就的人走过的道路都崎岖不平,吃尽了苦头,流尽了汗水。他们把自己的名字写入史册,用的不是笔,而是生命。孔子说:“发愤忘食,乐而忘忧,不知老之将至”,一语道破了他奋斗一生的乐观情怀。国学大师季羡林在谈到他的人生经验时说:“我的经验压缩成两个字是‘勤奋’。再多说两句就是:争分夺秒,念念不忘。”你看那些在全国乃至国际运动会上获得金牌的运动员,不论是从事哪一种项目的,也不论是男还是女,在通向金牌的道路上,他们经历了多少艰难曲折和困苦,付出了多少辛劳和汗水啊,正如人们形容演艺界所说的“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这句话适用于所有成功的人士,甚至适用于所有想做事、做成事的人。

早在我不足20岁,下乡务农的时候,我就有了上述体验。当时,有一位青年农民深深地触动了我。有一天,这位青年农民从本村一位长者那里听到一段长长的顺口溜。听后,他请求长者又重述了一遍,便告辞了。第二天,青年农民找到那位长者说:“我把昨天您说的顺口溜背诵一遍,您看是否有不对的地方?”结果一字不差!长者大吃一惊,连说:“你太聪明了,太聪明了!”青年农民事后告诉我,昨天他一夜没合眼,一个字一个字地凑,终于全部凑起来了。您看,聪明只是表面现象,背后竟是“一夜没合眼”的绞尽脑汁!

当然,我自己也是这样过来的。上大学时,由于奉行“课内学好功课,课余坚持哲学爱好”的方针,所以我的时间和精力高度紧张。每天宿舍、食堂、教室三点一面,绝少外出闲逛。晚上回到宿舍,不参与闲聊,躲进蚊帐打坐,以便快速入睡,第二天精力饱满地投入学习。每年暑假,都坚持在校学习,寒假即便回家过年,最多一周。有一年寒假,我呆在学校啃战国时代政治家思想家商鞅的代表作《商君书》及其大量相关研究文献,完成并发表了一篇《论商鞅的教育思想》的论文,以至于累得胃疼。过去铁路交通无高铁,外出开会,我喜欢坐卧铺,因为卧铺上能继续读书和写作。有的论文就是在火车上完成的。在火车上,我目不斜视,全神贯注。有的旅客说,一眼就能看出你是做学问的。每次出差最重要的是抽出时间逛书店买书,返程时,通常要背回一大包书。我为自己提出的口号是:“用理想统帅一生中的一分一秒”。直到现在,我仍然坚持青年时代的工作节奏,每天早晨6点前起床、晚上11点准时就寝。以致形成了生物钟,超过晚上11点,如果再工作就会出现神经紊乱的迹象。我常说,我这是笨鸟先飞。事实上,我深知,所有的鸟都差不多笨。大凡比较聪明乃至被人称之为“天才”的人,都是养成了注意力随时可以高度集中习惯的人。从结果看,有成就的人都是天才;从过程看,所有有成就的人,无一不是“笨鸟”。当然艺术界和体育界有点特殊,他们的成就常常与先天客观条件密切相关。

我的信条是:要想取得超人的成就,必须付出超人的努力。

山东大学教授讲经济学(山东大学儒学高等研究院教授马来平)(2)

(三)坚持“练好内功”的奋斗方向

奋斗绝不意味着只是低头拉车,不知抬头看路。奋斗有一个方向的问题。例如,不论是做行政工作还是业务工作,都有一个升职的问题。不能认为业务人员有升职的理想应予鼓励,而行政干部有升职的理想就是“一心往上爬”、“官迷”。社会主义建设大业的每个工作岗位,都需要优秀人才。对于行政干部有升职的理想应予鼓励。关键在于怎样实现升职的理想,我们坚决反对那种为达到目的不惜采取不正当手段的做法。区别一个人是好人还是坏人,许多情况下是看手段而不是目的。

正当的手段是什么呢?这就涉及奋斗的方向了。一般地,理想的实现涉及内因和外因两方面的条件。内因主要是指本人的政治觉悟、工作业绩、业务水准和道德品质等方面的情况;一般情况下,外因比较复杂多样,会涉及大量偶然因素和不可控因素,常常令人无可奈何。

外因条件自然是要准备的。如何准备?关键是要理顺各方面的人际关系。其中包括家庭内部的关系、单位同事的关系、上下级关系、亲戚邻里关系和同行关系等等。所谓理顺,就是努力营造一个健康、友好的关系。由于人事关系的多面性和复杂性,一个人不可能有太多精力花在这上面,所以不妨以不变应万变,把维护正义、待人以诚作为处理各方面人际关系的基点。在待人接物方面,儒家贡献了极其丰富的思想资源,特别是儒家对“诚”高度重视,做了十分全面、透彻的阐发。例如,孟子说:“是故诚者,天之道也;思诚者,人之道也。”把“诚”提高到了天道与人道的高度;荀子认为:“君子养心莫善于诚,致诚则无它事矣”,把“诚”视为人的道德最高境界。所以很有必要读点儒家经典,批判地借鉴其有关思想。

一个人为实现理想,最重要的是围绕“练好内功”“准备好内因条件”而奋斗。要相信群众的眼睛是雪亮的。不论是谁,达到标准了,就很有可能实现理想,得到相应的职称、职务、荣誉等。假如单位上上下下都认为一个人应该得到,却没有及时得到,一定是事出有因,应该有“牢骚太盛防肠断,风物长宜放眼量”的雅量,坚持不懈地继续奋斗下去。千万不要气馁,从此一蹶不振;更不要走歪门邪道。一定要坚守道德底线,保持清白的名节,宁愿晚些时候得到,甚至得不到,也绝不采取蝇营狗苟的不正当手段去实现自己的目的。

三、毅力:做任何一件应该做的事,都能够从头做到尾

为了实现理想,奋斗固然重要,但仅仅奋斗是远远不够的,还有一个条件十分重要,这就是毅力。一般来说,坚韧不拔的毅力也是成才的必备条件。

(一)毅力的本质

众所周知,曾国藩是洋务运动的领袖、“晚清中兴第一名臣”。事功上,他是一个有争义的人;人品上,却赢得了广泛的尊重。青年毛泽东表示:“愚于近人,独服曾文正”,《清史稿》称赞曾国藩无论事功,还是做人,“中兴以来,一人而已”!人们公认,曾国藩是一位有毅力的人。他规定自己每天要做13项“功课”:主敬;静坐;早起;读书不二(一书未点完,断不看他书);读史(《二十三史》,每日读10页);写日记(须端楷,凡日间过惡:身过、心过,口过,皆记出);日知其所亡(每日记《茶余偶谈》一则);月无忘所能(每月作诗文数首);谨言;养气;保身;作字;夜不出门。曾国藩对自己有点过于严苛了,但他的13项“功课”,让人见识了什么叫毅力!

通常认为,毅力是人们为达到预定的目标而自觉克服困难,努力去实现的一种意志力;同时也是一种“心理忍耐力”,一个人完成学习、工作、事业的“持久力”。我的体会,毅力乃是:做任何一件应该做的事,都能够从头做到尾。通常,毅力具有以下特点:

1. 毅力扎根于理想

毅力为理想提供保障,反过来,理想为毅力提供动力。所以马云说:“今天很残酷,明天更残酷,后天会很美好,但绝大多数人都死在明天晚上,却见不到后天的太阳。所以我们干什么都要坚持。”显然,看到后天太阳的理想,是“坚持”即“毅力”的力量源泉。所以,毅力扎根于理想。

2. 毅力是有效控制自己的表现和结果

毅力既是自我控制的表现,也是自我控制的结果。由于连续不断地做某一件事是非常艰难困苦和极其枯燥乏味的,所以毅力需要自我控制。由着性子来,跟着感觉走,是很难有毅力的。为了具备毅力,要学会有效地控制自己。为此我有一句座右铭:“不能有效控制自己的人是没有希望的人”。

山东大学教授讲经济学(山东大学儒学高等研究院教授马来平)(3)

3. 毅力是一种让眼前利益服从长远利益的宽阔胸怀

做成一件事或实现某种理想的过程中,会遇到各种各样的情况。有的情况可能有利于眼前利益,却不利于做成事或实现某种理想。倘若二者不能兼得,就会令人面临是获取眼前利益,还是坚持做成事或实现某种理想的两难选择。例如,一位有志于攀登科学高峰、获取重大科学突破的理论物理专业的留学生,博士毕业后,很难在美国学术单位找到合适的工作岗位,而在企业找到一个收入丰厚的岗位却不太难。这个时候,他就面临一个眼前利益和长远利益的选择问题。通常情况下,毫不犹豫地放弃眼前利益、奔向理想,往往是有毅力的人的不二选择。所以,毅力是一种让眼前利益服从长远利益的宽阔胸怀。

(二)毅力成就理想

1. 机遇往往垂青有毅力的人

俄国哲学家车尔尼雪夫斯基有句名言:“历史的道路不是涅瓦大街上的人行道,它完全是在田野中前进的,有时穿过尘埃,有时穿过泥泞,有时横渡沼泽,有时行经丛林。”实现理想的道路,与这种历史的道路相类似,它最需要的是耐心。要持之以恒、坚持不懈。倘若一曝十寒,三分钟的热度,那是注定一事无成的,特别是在实现理想的过程中,某些关键步骤的实现往往是不可预计、充满偶然性的。就是说,是通过机遇的形式突然降临的。俗话说“机遇偏爱有准备的头脑”,“有准备的头脑”是指什么人?是指那些为实现理想坚持不懈进行奋斗的人,即有毅力的人。这样的人,实际上是,一直处于一种时刻准备迎接机遇的状态,机遇一旦来临,他们就能够跃身而起,一把抓住。机遇是稍纵即逝的,缺乏毅力的人是很难机敏地抓住机遇的。

文化大革命时期,大学停办,一大批上山下乡的知识青年滞留在了农村、工厂等社会基层。许多人感到前程渺茫,于是,结婚生子,放任自流,荒废了学业。但也有一小部分人坚信,自己一定能走出去,踏上为社会做贡献的更广阔舞台。于是,尽管身处逆境,物质生活贫乏、体力劳动繁重,但仍然朝气蓬勃,在从事生产劳动的同时,坚持晚婚,坚持争分夺秒地读书。果然,机会来了,1973年邓小平复出,出任国务院副总理,主持对两年前开始实行的推荐、选拔工农兵学员的大学招生制度进行调整,增加了政治、语文、数学和理化四科的书面考试环节;并且要求,考生必须未婚。结果,许多学业成绩欠佳或已结婚的政治条件“好”的人被关在了门外,反倒给那些坚持晚婚,并争分夺秒读书学习的人一种机遇,使得他们顺利地进入了大学。他们中间另一部分政治条件较“差”的人,又等了四年,即1977年全面恢复高考以后,才通过参加高考冒出来,上了大学,尽管此时不少人已届不惑之年。这件事,使这批人结结实实地尝到了“机遇偏爱有准备的头脑”的甜头。

2. 成功往往是在“再坚持一下的努力之中”

俗话说,好事多磨,困难和成功总是形影不离,在通向成功的漫长道路上,充满艰难曲折,而且越是临近成功,困难越大,越容易令人沮丧。正所谓“黎明前的黑暗”。毛主席有一段话很有名,他说:“往往有这种情形,有利的情况和主动的恢复,产生于‘再坚持一下’的努力之中。”这段话说出了一个真理,成功往往就是在“再坚持一下的努力之中”。就是说不要轻言放弃,要坚持目标,奋斗到底,做到坚持、坚持、再坚持。而能够做到坚持、坚持、再坚持,就是有毅力。

3. 百折不挠、愈挫愈勇,才能成功

一些人之所以中途改变目标,放弃理想,往往是因为在实现理想的道路上,犯了错误或遭遇到挫折。其实,犯了错误或遭遇到挫折并不可怕。正如一位使自己的六个孩子成为五个博士一个硕士的家教达人所说:“对孩子来说,经历错误、失败和享受成功同样重要,也能获得很多不可替代的成长经验。”以这种心态看待错误和挫折,就会百折不挠、愈挫愈勇。而只有百折不挠、愈挫愈勇,也才有希望获得成功。

山东大学教授讲经济学(山东大学儒学高等研究院教授马来平)(4)

40年来,马来平老师一直耕耘在科技哲学领域。先后发表了200余篇学术论文,出版了10余种专著。

(三)毅力可以培养

毅力不属于天赋,后天可以培养。毅力如何培养呢?

1. 提高对理想的认识

提高对理想的认识,化理想为一种信念、一种坚定的信念,使得为理想而奋斗成为一种自觉、一种本能。这种状况也就是孔子所说的:“随心所欲不逾矩”的境界。信念与个人行为达到了高度统一,不是谁让我如何做,而是我一定要这样做,我自然而然地会这样做。

2. 学会抵制各种诱惑

大千社会,诱惑很多,如物欲、名利、安逸等。理想随时都有可能被遮蔽、被修正、被吞噬。要实现理想,首先必须坚守理想,不忘初心,有一种“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的气概!

为了抵制各种诱惑,需要正确处理眼前利益和长远利益的关系,需要力戒随波逐流,不在意别人说长道短。有毅力的人,深谙“真理往往掌握在少数人手中”的社会通则。社会共识通常是人类智慧的结晶,只有那些一向屡验不爽的认识,才有资格跻身社会共识,成为“社会认识范式”的有机组成部分。然而,社会认识范式迟早会遇到代表时代进步方向的新的认识的挑战。这些代表时代进步方向的新的认识一开始总是只能被少数人所掌握,会遭到社会大多数人的激烈反对。但是也正是依靠这些代表时代进步方向的新的认识的不断大量涌现,才能造成已有社会认识范式的危机和变革,进而导致社会的进步。所以有毅力的人不怕孤立,对于认准的事不会因为大多数人的反对而裹足不前、半途而废。对于任何新的认识,他们看重有多少人赞成,但更看重它是否代表时代的进步方向。这也就是马云所说的:“人人都相信一个产业的时候,其实你已经没有机会了。在没有人相信的时候,你的坚持才真正珍贵”。

3. 有意识地进行毅力训练

既然毅力是凡要做的事都能够从头做到尾,那么培养毅力,就可以通过做事坚持从头做到尾这样一个办法进行训练,如果事事都能够从头做到尾,时间久了,习惯成自然,毅力也就培养起来了。我本人通过亲身实践,感觉这个办法是比较有效的。

在乡下时,我曾采取多种办法有意识地培养自己的毅力。例如,邻村有一位老先生在县文化馆工作。我找他借书,他爽快地答应了,拿给我一套清人王尧衢注的十二卷本《古唐诗合解》线装书,但要求我一星期内必须归还。我把书拿回家,立即日夜兼程抄写该书。抄了一天又一天,累得我头晕眼花、只想呕吐。几次我都想终止抄写,但为了锻炼毅力,也为了保存下这本书,我强忍着继续抄下去。最终,密密麻麻抄了两大册笔记本。当我抄完最后一个字时,一股强烈的欣喜之情,顿时涌上心头。那时农村文化生活贫乏,街上有说书唱戏的,甚至是吹喇叭结婚、办丧事的,人们常常跑出家门看热闹。我当然也有这种欲望,但为了锻炼毅力,锻炼有效控制自己的能力,我强忍着,坚持闭门读书,绝不迈出家门半步!就这样,我自己感觉,在毅力方面进步很快。其表现是,在许多事情上,我慢慢轻而易举地能够做到持之以恒了。例如,我有一套自我按摩操,每天早晨起床和午休醒来后,都要各做一遍,每次接近一小时,已经坚持了将近20年,从不间断,即便出差,在火车上或宾馆里照做不误。我组织本专业的博士和硕士研究生创办了一份电子版的简报。主要刊登我和同学们阅读中发现的与专业有关的好文章,以及本专业的一些活动信息等。读者群主要为在读和已经毕业的本专业研究生。简报不定期出版,主编和副主编都由学生担任,一届届地往下传。自2009年4月17日创办以来,近10年间从未间断。截止到本周,已出版到第553期。这份简报起到了多重作用。如有助于同学们开阔眼界,奠定坚实的专业基础,增强同学们之间的联系等。由于每期都要撰写编者按,参与办简报的同学收获更大。

四、方法:实现目标恰当、近便的路

为了理想,只知道奋斗,即便不知疲倦坚持不懈,也还是不行的。为什么?因为除了苦干,还有一个巧干的问题。凡事一定要讲究效率,而这就需要方法。所以,讲究方法也是成才的要素之一。

(一)方法就是实现目标恰当、近便的路

一般说来,方法就是为达到目标找到一条路,在许多情况下,这条路还应当是恰当、近便的路。方法具有以下两个特点:

1. 个性化

我们经常会遇到这样的情况,目标十分明确,但就是一时找不到恰当的方法,于是难题出现了,在这种情况下,一定不要气馁。要相信“世上无难事,只怕有心人”,“聪明人有用不完的方法”。任何现实中的难题,都一定有其原因,存在一个足以解开该难题的“扣”。要开动脑筋、千方百计地找到这个“扣”。从根本上说,方法是目标规定的,又受有关客观条件和主观条件的制约,所以,在一定意义上,寻找方法就是根据目标的需要,来全面衡量各方面条件。这就是具体情况具体分析,或一把钥匙开一把锁。许多难题,就像解几何题一样,关键是在合适的地方画一条辅助线。一旦辅助线画出,问题也就迎刃而解了。这条辅助线,就是最恰当即个性化的方法。

2. 最优化

在现实生活中,凡是精明强干的人,都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在接到任务后,并不急于行动,而是首先思考:完成任务的方法究竟有哪些?实际上,他们所运用的思维方式称之为发散思维。所谓发散思维是指在解决问题的思考中,解除任何束缚,搜索一切可能的解决方法。为此,可横向思考、纵向思考、逆向思考或多向思考等。总之,考虑的可能性越多,也就越容易找到最巧妙的方法。在穷尽了各种可能的方法以后,他们开始对这些所有可能的方法进行分析和比较,最终从中选出最近便、最有效的方法来。这时,他们所运用的思维方式称之为收敛思维。所谓收敛思维是指在特定理论约束下的思维,这里可引申为:在解决问题的思考中,根据所要解决问题的要求和各种具体条件,尽可能利用已有的知识和经验,把发散思维所搜集到的各种各样的方法进行分析、综合和比较,从中选择出一种最优的方法。如果说发散思维是“求异”“贵多”和“务虚”,那么,收敛思维则是“求同”“专一”和“求实”。两种思维方法各有各的用处,从不同的侧面服务于解决问题,有机互补,需要结合起来运用。

为了实现理想,时时处处都要讲究方法。下面,主要谈谈读书方法和科研方法。

(二)读书的方法

1. 熟读经典

一个人的时间和精力是有限的,不分轻重缓急地读书,少慢差费;是否写什么论文读什么书可行?也有问题。因为论文题目一般窄而细,而且经常变换。几年下来,就会发现自己知识结构碎片化、根底不牢,在学术道路上难以走远。怎么办?我的体会是:一定要以读经典著作为主,千万不要在那些抄来抄去的末流书上蹉跎时光。任何一个学科的知识系统都呈树状结构:有树根、树干、树枝和树叶等等。经典就是树根。它们是一个学科的核心、纲领和灵魂,规定着一个学科的基础、方向和方法。例如,儒学博大精深,但核心经典就是“六经”,后来扩展为“十三经”。清代《四库全书》将乾隆以前中国古代的重要著作予以收录或存目,尤以元代以前著作的收录更为完备。它把收入的书划分为四类:经、史、子、集。其中,历代关于“十三经”注疏的“经”是核心。其他三个部分,在一定意义上,除了道家、墨子等少数流派的著作外,几乎全都是从不同的侧面阐释、宣传和发挥“十三经”的。可以说,掌握了“十三经”,就是掌握了儒学乃至整个国学的根本。

总之,经典一定要读,而且要熟读,即读通、读透。当然,不同的学科、不同的研究领域和方向,具有不同的经典,是需要特别留意的。在这一认识的基础上,我提出了一个口号:“半部论语难治天下,十种经典易行学林”。意思是,一个专业工作者,只要精读了本专业一定数量的经典著作,就可以在同行面前直起腰杆、有了底气。

山东大学教授讲经济学(山东大学儒学高等研究院教授马来平)(5)

2. 出入法

中国学界自古就讲究读书“出入法”:“读书须知出入法。始当求其所以入,终当求其所以出。见得亲切,此是入书法;用的透脱,此是出书法。盖不能入得书,则不知古人用心处;不能出得书,则又死在言下。惟知入知出,得尽读书之法也。”该方法原则上适用于所有学科,也不复杂。例如,就读理论方面的书而言,首先要关注作者的中心观点是什么,然后看它是怎样论证中心观点的。比如思路、框架,以及方法、材料的运用等。总之,通过阅读,一定要把作者的立意原原本本地搞清楚。搞清楚就是“进去”了;然后是再“出来”,即站在作者之外的立场上客观地分析其观点的长短,给予中肯评价;最后,还要“接着说”,就作者提出的问题反问:如果让我说,该怎样来回答?这需要在原著研究的基础上,更深入一步思考,必要的时候,还要读点其他相关的文献或找人讨论一下,扩大眼界、开阔思路,以期最终形成自己的观点。这样,经过“进去——出来——接着说”三个步骤,就算得上把书读透、消化,变成自己的东西了。

当然,要真正践行“出入法”并不容易。研究生中常见有两种偏差:一是“掠夺式”,拿过一本书,主要搜索自己需要的东西,对完整理解作者的原意没兴趣;二是“遐想式”,看到感兴趣的观点,思绪便像脱缰的野马进入“遐想”,无法继续读下去,只好另换一本。而读另一本,也是这样。以致读书总是半途而废,很少完整地读完任何一本书。这两种方式,前者不能“进去”;后者“出来”得太早。所以,读书的效果很差。怎么办?建议读经典或较重要的书时,要养成写“内容提要”的习惯。

一般地,“内容提要”分为以下几个部分:一是文献的基本内容。用一两句话概括说明文献的基本内容;二是文献的主要学术贡献。围绕我们所关心的主题,该文献在观点、方法和材料等方面有什么新颖之处,其根据是什么?三是文献所留下的进一步研究空间。实际上是讲文献的缺点。就我们所关心的主题而言,该文献在哪方面该说而没有说、什么观点是错误的或不全面的等等。须言简意赅,字字珠玑。通过写“内容提要”,就可以促使自己完美践行“出入法”了。

(三)科研的方法

作为高校教师,科学研究是本职工作。即便是教学型的教师,也不应完全放弃科研。脱离科研,教学难以做到常新、深刻和保持较高的境界。作为研究生或大学生,也离不开科研。科研既是知识的创造、运用和深化,也是在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等方面的综合素质训练。

科研方法千头万绪。这里,我只想就科研方向的选择谈点体会。

关于科研方向的选择,最重要的是一定要形成相对稳定、明确的研究方向,然后推进到形成专属自己的研究领域,即进入科研前沿的无人区。这一点是学界的共识。有人讲,治学要有自己的“根据地”、“山头”或“营盘”,有人讲做学问要做“带记号的学问”等等,说法不同,意思一样。都是说,在某个研究方向或领域内“占山为王”,您的贡献无可回避。一说到某个领域,必定会说到您;一说到您,人人都知道您是该领域里的专家,一个人的名字和一个研究领域紧密地联系在了一起!这个目标或许相当多的人达不到,但是作为努力的方向,了解一下,还是大有裨益的。

为什么科学研究一定要形成相对稳定、明确的研究方向?

1. 创造需要。科学研究的宗旨是创造,是发展新知识。它最需要的不是万金油,而是能够提出和解决专业、深奥问题的专家。就是说,他要求人们的知识要专、要深。当然,科学研究并不排斥知识上的“博”,而且欲真正达到“专”,必须以一定的“博”为基础。这是因为,许多学术问题一旦深入下去,就有可能触及到四面八方相关的知识。必须明确地认识到:“博”服务于“专”;“博”是手段,“专”才是目的。所以,做研究不能东游西逛,“打一枪换一个地方”,而必须要有相对稳定、明确的研究方向。

2. 精力有限。一个人不可能在许多方向上同时都走得很远。不排除有的人创造力极强,精力旺盛、聪明过人,可以在几个方向上都能做得十分漂亮。但这样的人毕竟凤毛麟角。而且退一步讲,这样的人如果专注一个方向,锲而不舍,一定会在学术上作出更加卓越的贡献。譬如掘井,同掘数口皆不及泉,不若专掘一井,务求及泉。总之,不论是谁,摊子铺得大了,必定会影响其在学术上的高度。

3. 节约之路。做学问向专深的方向发展,是一条节约之路。知识的发展是有连续性和继承性的。如果方向比较集中,那么,解决前面的问题,实际上是为解决后面的问题作了准备,而解决后面的问题则为解决更后面的问题作了准备。显然,这样做比那种解决一个问题后,换一个方向另铺一摊子再解决下一个问题的做法,节约时间和精力。

怎样形成明确、重要而稳定的研究方向?这需要综合考虑社会需要、学术发展的内在逻辑、个人兴趣、已有的知识基础、师承关系、研究条件和学术环境等因素,最终形成明确、重要而稳定的研究方向。对于大多数人,这是需要有一个尝试和摸索的过程的。美国一位诺贝尔物理学奖获得者说:“一个伟大的科学家是正在进行正确的而且是重要的工作的人。”就是说,是否在进行或是否有能力识别正确而重要的工作,是衡量一位科学家水平高低的标准之一。

在这个尝试和摸索的过程中,我觉得有一点特别重要:联系实际,但不跟风。学术研究联系实际是应当的,但必须把握好分寸。所谓“实际”具有两个突出特点:一是实用性。就是说它直接需要的是应用性研究,联系实际往往意味着学术研究浮上来了,主要不是纵深发展,而是横向发展;二是变易性。社会实践是不断发展甚至是瞬息万变的,如果联系实际把握不好分寸,一味跟风,就很难形成一个明确的研究方向,甚至很可能会葬送自己的学术前程。

另外,要形成相对稳定、明确的研究方向,需要从两方面入手:一是在选定的研究方向上,打几场硬仗,解决几个关键问题,做出标志性的贡献。二是在选定的研究方向上,眼观六路耳听八方,随时掌握新的研究动向,对全局始终有一个清晰、动态的把握。以期点面结合,形成二者的良性互动:以面的把握指导和促进点的研究;以点的研究充实和改进面的把握。最终力争写出一部有分量的通论性专著。这样就能在所选定的研究方向上,牢牢打上个人的印记,获得学界的认可和尊重。

本文原题为《与研究生谈成才四要素》,载于《学位与研究生教育》2019年第9期,第1—6页。有删改。

欢迎关注@文以传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