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朝的包拯最高担任什么官(还有哪几位宋朝名臣曾经)(1)

《宋史》:“拯性峭直,恶吏苛刻,务敦厚,虽甚嫉恶,而未尝不推以忠恕也。”


上面是《宋史》对包拯的评价,说他性格耿直,不畏权贵,嫉恶如仇,但同时也辅以“忠恕”之道,这已经是极高的评价了。

宋朝的包拯最高担任什么官(还有哪几位宋朝名臣曾经)(2)

大家都知道包拯最出名的就是“权开封府”——也就是执掌过开封府,由于宋朝也和前朝一样是“亲王尹京”,尤其是第二任皇帝宋太宗赵光义没登基前也曾做过开封府尹,所以后期的士大夫官员基本都是“权”甚至是“权发遣”,但其实那些亲王担任的开封府尹都是挂个名而已,真正的实权就在他们手里。

而作为宋朝集“地方”于“中央”于一体的特殊机构能够“知开封府”的基本都是德才兼备的当代贤良,再加上宋朝本来就是“重文抑武”,文官的储备非常丰富,这就使得北宋从建国之始到靖康之变这一百七十年间,担任过开封府的人近两百人,绝大部分都是进士出身,甚至还有十三位状元郎,其阵容豪华,可见一斑!

宋朝的包拯最高担任什么官(还有哪几位宋朝名臣曾经)(3)

今天红尘君就来从这近两百位知开封府的大人们当中,挑选几位个中翘楚来介绍一下,也避免大家一说“开封府”就只知道“包青天”,这样就未免对其余大人们略有不公了。

寇准

在这些开封府尹当中,名气最大的固然非包拯莫属,但真要论本人当场的功绩和地位,其实最高的乃是寇莱公寇准。

宋朝的包拯最高担任什么官(还有哪几位宋朝名臣曾经)(4)

寇准太平兴国五年(980年)中的进士,咸平五年(1002)五月,就以刑部侍郎权知开封府,一年后摧升为宰相。

然后当年冬天,契丹南下犯宋,包围了澶洲等河北地区,朝野震惊,寇准力排众议反对南迁,而且坚持力主真宗亲征,从而稳定了军心。

然后寇准并不只是在精神上鼓舞将士们,他倚重精通兵法的杨延昭(杨业之子,演义中的‘杨六郎’)和勇猛彪悍的高琼,取得了一系列胜利,逼迫辽兵主动求和,这就是著名的——“ 澶渊之盟”。

至此,辽国获得了面子和部分利益,但也见识到了宋朝的力量而不敢过分相逼,双方百年间没有大的战争,寇准绝对是居功至伟。

宋朝的包拯最高担任什么官(还有哪几位宋朝名臣曾经)(5)

而其实依寇准的本意是拒绝求和的,但是奈何真宗缺乏斗志,见好就收了,否则宋辽两国的态势弄不好会发生改变,如果能借势收回幽云十六州的话,宋朝后来未必会在金兵铁骑之下那么的不堪一击。

因此宋太宗赵光义曾赞叹道——“肤得寇准,犹文皇之得魏微也”,把寇准和唐太宗最看重的“镜子”魏征相比,其能力和重要性可见一斑。

范仲淹

说到范仲淹,大家先想到的就是岳阳楼记中的“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千古名句,但是大家可能并不知道,这位范文正公可并非只是优秀的文学家,武略上同样非常出色。

宋朝的包拯最高担任什么官(还有哪几位宋朝名臣曾经)(6)

除了灭了北宋的金兵以外,大家都知道还有两支强大的少数民族历年来一直威胁着宋朝的统治,一个就是我们上面寇莱公那里提到的北面的辽国,而另一个就是西边的西夏。

宝元元年(1038年),党项族人李元昊称帝,建国号大夏(史称西夏),定都兴庆(今宁夏银川),与宋朝的外交关系正式破裂,而且来年就大破宋兵于三川口,顿时朝野震惊。

而就在众士大夫们措手无措的时候(尊重士大夫,这是宋朝最大的优点,但同时亦是其最大的缺点),范仲淹却是临危受命,一路向西(可不是去取经),在西线担任边防主帅。

宋朝的包拯最高担任什么官(还有哪几位宋朝名臣曾经)(7)

范仲淹根据当时双方的形势作出了准确的分析,没有一味的和对方硬拼——西夏控甲五十万,还有精锐的铁鹞子,绝非易于,而是提出“积极防御”的战略方针,在要害之地修筑城寨,加强防御工事,训练边塞军队,让西夏军无机可乘。

然后范仲淹又培养了狄青、种世衡等名将,使得宋朝和西夏的攻防态势终于发生了根本变化,迫使彪悍狂妄如元昊也不得不求和,双方避免了更大的冲突,因此就连京城儿童都传唱赞颂——“朝廷无忧有范君,京师无事有希文”

欧阳修

这位是著名的唐宋八大家之一,单论学问和文章的话,无论是寇莱公,还是范文正公,以及包青天,在欧阳大人面前都要俯首称臣。

宋朝的包拯最高担任什么官(还有哪几位宋朝名臣曾经)(8)

欧阳修正好是从包拯手中接过得开封府尹,当时就有很多人表示疑惑和担忧,因为包拯做这个府尹实在是太出色了,当时朝野上下不管多么显贵,在老包面前都要老老实实的,生怕这位素来就面无表情的爷再在自己面前板脸叫阵,因此民间才有“关节不到,有阎罗老包”一说。

而欧阳修生性宽和,要在包拯这个前任的“光环”之下继续干显然压力山大,但是没想到欧阳修不动声色,也不发怒,居然也把京城治理的很好——“简易循理,不求赫赫名,京师亦治”。

宋朝的包拯最高担任什么官(还有哪几位宋朝名臣曾经)(9)

有人就去请教欧阳公,“为政宽简,而事不弛废,何也?” ,欧阳修就回答:“以纵为宽,以略为简,则政事弛废,而民受其弊。吾所谓宽者,不为苛急,简者,不为繁碎耳”。

当然了,这和包拯之前打下的良好基础肯定不无关系,但欧阳修的管理能力也还是可见一斑的,显然不是那种只会读书的书呆子。

包拯

最后出场的是我们的包青天,这倒不是包拯排在第四,反而是因为他的名头儿太响亮了,几乎在后世就是“开封府尹”的代名词了,就像是一说篮球大家就想到乔丹,一说赛车就想到舒马赫一样,对其本人的介绍反而是多余的了。

宋朝的包拯最高担任什么官(还有哪几位宋朝名臣曾经)(10)

不过不说一下包大人也显然说不过去,其实包拯最出色的地方倒不是如后世的影视作品中的“日断阳,夜断阴,脑门上一个月牙印记简直比二郎神杨戬都厉害”,而是他的刚烈和正直,以及一丝不苟较真的性格

比如当时所有的衙门都有小吏把持的问题,来诉讼的人不给他们足够的“好处费”的话,根本连正门都进不来——这也是当时“衙门八字朝南开,有理无钱莫进来”的由来,而包拯一上任就把这个规矩改了,从此开封府正门大开,谁都可以直接来告状,举世为之称道。

宋朝的包拯最高担任什么官(还有哪几位宋朝名臣曾经)(11)

此外包拯十分嫉恶如仇,看到有人枉法不管对方是皇亲国戚还是功勋之后,直接就是两个字——弹劾(也可以理解为怼),而且常常官司打到仁宗皇帝那里去他也一步不退,弄得权贵人人都怕他,听到他的名字都腿颤——“贵戚宦官为之敛手,闻者皆惮之”。

其实最适合包拯的职位并非开封府尹,而是御史中丞,历朝历代所有官员有一个算一个,也很难挑出几个比他更适合这个位置的了。

红尘君说

上面我们列了四位曾经做过开封府尹的能吏,个个都是大名鼎鼎,功劳显赫,但其实优秀的府尹还不止他们,比如文武双全的钱若水,宗泽,李纲;比如德行操守极为优秀的第一任府尹咎居润,精明擅断的李穆,风雅无双的毕士安等等

说句不好听的话,那时候能够做一任“开封府尹”,就是能力和品行完备的象征,终宋一朝,要是没做过这个职位的,都不好意思说自己是“名臣”,而做过这个职位的,有一大半最后都做到了三司使,翰林学士甚至宰相这样的位极人臣的位置。

宋朝的包拯最高担任什么官(还有哪几位宋朝名臣曾经)(12)

甚至这里面还包括太宗,真宗和钦宗三位皇帝,所以开封府尹在后世那么有名气,也是理所当然的了。

红尘君也希望大家,看完这篇文章之后,能够知道宋朝在开封府尹这个位置上曾经出过多少牛气哄哄的人物,而不要只记住包大人一位了,虽然包大人当之无愧,但毕竟一花独放不是春,百花齐放才能春满园不是

但愿以后世世代代都能出像包大人以及上述的诸位大人这样的清官能吏,这样百姓们的生活也会更加安定幸福,国家也会更加强盛。


参考文献:

《宋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