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否》里有不少婚姻的案例,有甜宠的,有纠结的;有利益交换的政治婚姻,也有悲剧收场地看走了眼;当然其中也有凭借个人智慧,把婚姻当成跳板的女子。

看了《知否》的朋友应该都觉得余老太太是全剧最幸福的女子吧?

她跟盛老太太是闺中密友,一辈子的好朋友却过着不一样的婚姻生活。

盛老太太一眼看了探花郎,不惜一切代价也要嫁给他,可新婚没多久就体验了男人的善变和薄情,没留下自己半点血脉还为盛家操劳大半辈子。

余老太太则按部就班地依仗父母,嫁给了父亲选的夫婿,婚后被余阁老宠得像个不食人间烟火的小仙女。

对余老太太来说,她当然是幸福的,可这种婚姻对女人而言得不到半点成长,看她教出的余嫣然就知道了,她的幸福只是个例。

知否中费尽心机才促成的三段姻缘(知否里的这两对)(1)

其实《知否》中最令人佩服的应该是那个整日笑呵呵的贺老太太。

娘家没权没势没靠山的她高嫁到贺家注定是个受气的命,摊上个花心的丈夫让所谓的婚姻更加雪上加霜。

但她不气不闹,愣是凭借着自己的手段,让一屋子的妾室生不出一个孩子,她自己做一个儿子,右一个儿子的抬高身价。

到最后,丈夫老了玩不动了,那些所谓的妾室就成了摆设,看到儿孙满堂的他反倒对结发的妻子恩爱有加。

贺老太太的晚年不仅有儿孙的恭敬孝顺,也有来自丈夫的关心。

把一个没有半点希望的婚姻经验成这样,贺老太太着实令人佩服。

贺老太太的能力和心境让人佩服,但她的婚姻却不让人羡慕。

知否中费尽心机才促成的三段姻缘(知否里的这两对)(2)

《知否》中有两段婚姻,它们开始都不起源于爱情,但最终都能幸福美满,这才是婚姻最美的样子。

1,

很多网友说顾廷烨就是个又渣又油腻的二婚大叔,根本配不上明兰。

的确顾廷烨少年时的放荡形骸让人看着很不爽,十几岁的男孩子,屋里有貌美的通房丫头,外头有各大烟花之地的粉头。

这样的男人怎么看都不像会钟情于某个女人,忠贞于爱情婚姻的样子。

即便是跟在他身边好几年的曼娘,都不是他钟爱的女子。

知否中费尽心机才促成的三段姻缘(知否里的这两对)(3)

他收留曼娘时出于善心,他睡了曼娘还跟她生了两个孩子,也并不是因为爱,他只是把这些当成是照顾成全曼娘的另一种方式。

即便他带着曼娘回京,依旧在各大烟花之地流连,出门看个马球都有各大花魁娘子作陪。

他想求娶余嫣然,一是看上她心地善良脾气好,能善待曼娘和两个孩子,二是看上她的家世,虽然是个不被余家待见的女儿,但嫡长女的身份也配得上他侯爵公子。

后面换成余三姑娘嫁过来,他也无所谓。

可见,只要能达到他的要求,娶谁都无所谓。

后来他撒了个天大的网娶明兰,是因为爱她至深非她不可吗?

我宁愿相信齐衡对明兰的爱更纯更真,顾廷烨的爱说好听点是欣赏,说难听点是算计和利用。

知否中费尽心机才促成的三段姻缘(知否里的这两对)(4)

明兰的果断,勇敢,善良他都看在眼里,只有这样的明兰会善待他的女儿,也只有聪明的明兰能帮他应对来自顾家的明枪暗箭。

明兰的那句:“我虽没生过女儿,可我也是做别人女儿的人,我知道怎样的日子才是对女孩好。”让顾廷烨很感动。

明兰对后院女子各种算计的分析,更让他刮目相看。

所以宥阳江边的那番谈话后,顾廷烨便打定主意要娶明兰。

明兰嫁给顾廷烨更不是因为爱情,从她贮足在门口听小桃跟齐衡在门口的对话,犹豫好久不舍得关门就可以看出,她的心里还有对齐衡的不舍。

可她最终还是选择了顾廷烨,因为顾家的脸面,因为顾廷烨对她的用心,更因为顾廷烨跟她说出的那番话。

知否中费尽心机才促成的三段姻缘(知否里的这两对)(5)

明兰嫁给顾廷烨,并不是嫁给爱情,而是嫁给一个懂她重视她的人好好生活过日子。

婚礼当晚顾廷烨拿出全部身家交给明兰,还说一切都是天意,让两个苦命人结为夫妻,只要以后两个人同心同德,即便有再大的风浪也能平安度过。

有句话说得很对。

带给一个女人希望的不是爱情,而是男人的责任;带给一个男人安全感的也不是爱情,而是女人对家庭的付出。

婚后的明兰把顾廷烨当成东家,当成老板,把大娘子的身份当成是一种工作认真对待。

在家善待蓉姐儿,打理府中的一切事物,对外用心盘算,不但挽回了顾廷烨被继母小秦氏糟蹋的一文不值的名声,还结交了几个有分量的朋友做背书,自己在京城官眷中的名声也是一片大好。

知否中费尽心机才促成的三段姻缘(知否里的这两对)(6)

顾廷烨里里外外给明兰撑腰,不但在顾家护着明兰,连明兰在娘家受了委屈他都能立马赶到,及时保护她。

她们的婚姻虽然没有你侬我侬的甜言蜜语,但是一切相处得很和谐。

顾廷烨害怕明兰被人欺负,连夜跑死了几匹马也要回来护着她;明兰知道顾廷烨一路走来的辛苦,不忍他蒙冤受屈,拖着刚生产后的柔弱身躯,桥登闻鼓,告御状,抖落出家中的丑事也要救他,不离不弃。

这才是真正的夫妇一体,比那些只图男欢女爱的爱情强上百倍。

顾廷烨跟明兰的婚姻起源不是爱情,只是最现实不过的相依为命。

但正是因为相同的遭遇,才能让彼此更加知道对方的不易,才能更用心地经营婚姻守护来之不易的安定生活。

知否中费尽心机才促成的三段姻缘(知否里的这两对)(7)

2,

《知否》原著里还有一段令人羡慕的婚姻,就是剧中没有出现的盛家小儿子盛长栋和他的老婆沈绣巧。

盛长栋是盛紘最小的庶子,是不受宠的香姨娘所生,本来香姨娘是王若弗的贴身丫头,王若弗把她推出去跟林噙霜争宠,生了儿子后怕她母凭子贵就又把她拉回到身边。

盛长栋和香姨娘在盛家的地位极低,丫头小厮们都敢嘲笑讥讽他们。

明兰虽然是个孤女,但有盛家祖母照应着,多少有点体面。可香姨娘和盛长栋虽然表面上是主人家,其实过得连下人都不如。

只有明兰的关心是盛长栋黑暗童年里的唯一光亮。

都说善有善报,老天不会亏待好心人,盛长栋的一次善举给自己挣到了好姻缘。

知否中费尽心机才促成的三段姻缘(知否里的这两对)(8)

他跟朋友上山游玩,路上看见一对老妇人下山困难,便好心背老人下山了。

谁能想到这对老人家是当朝国舅爷沈从兴的族亲,算得上是朝廷新贵,而且人家家里正有以为待嫁的闺阁女。

女方家几番打听才知道这是盛家的小儿子,便托沈从兴的妹妹去问问明兰了解一下盛长栋的情况。

作为盛家最不受待见的庶子,盛长栋的学问没有大哥好,交际没有三个强,虽然你没有犯过错,但一直都是平平无奇的人。

能攀上沈家这门亲戚,对盛长栋来说可谓是天上掉馅饼的好事儿。

沈绣巧嫁到盛家后,既没有嫌弃盛长栋平庸,也没有嫌弃香姨娘的身份卑微,反而是偷偷地准备东西给香姨娘尽孝心,还盼着早点分家,好带着香姨娘出去单过享福。

知否中费尽心机才促成的三段姻缘(知否里的这两对)(9)

要说明兰的关心是盛长栋童年里的唯一光亮,那沈绣巧的出现则是用婚姻治愈了盛长栋的整个童年,她的温柔体贴不嫌弃像个太阳一样温暖着长栋那被欺压的千疮百孔的心灵。

一个男人娶什么样的女人,决定他将来的生活品质。一个女人嫁什么样的男人,决定她将来生活的希望。

沈绣巧提高了盛长栋的生活品质,盛长栋也给了沈绣巧温暖的生活。

沈绣巧家里虽然富贵,但多少有点穷人乍富的意思,暴发户跟经历过几世富贵的豪门贵族还是不一样。

看着大嫂三嫂操持大的宴会那熟练程度,沈绣巧只有惊讶到长嘴咽口水的份儿。

别人手下跟着的都是训练有素的丫头,自己身边就是有刚买来的稀里糊涂的小丫头。

别说是主持对外的宴请,就是盛府自己家的中秋宴席,她都搞不来,还是长枫的媳妇柳氏挺着个大肚子安排的,她只有坐在桌前吃饭的事儿。

知否中费尽心机才促成的三段姻缘(知否里的这两对)(10)

她怕丈夫嫌弃她无用,长栋却安慰她说人各有长处,比如她的绣品就是盛家最好的。

结婚两年她的肚子还没有一点动静,她忍着委屈含着眼泪要给盛长栋找通房妾室。

盛长栋开导她说,贺家有个很厉害的老太太,是祖母的朋友,可以求祖母请她帮忙看看,以前华兰几年没怀上孩子,贺老太太看过后,第二年立马生了个儿子。

绣巧的心里多了很多欣慰,便天天盼着祖母的消息。

沈家老夫妇听了后,感慨给自己女儿找了个好夫家,这才是真正书香门第的做派。

比起绣巧那个嫁入豪门后天天被请安折磨,还处处忧心安排着那,管不好家招人嫌弃的好友来说,绣巧嫁给盛长栋真实太幸福了。

盛长栋跟沈绣巧的婚姻为什么能幸福?

因为他们彼此治愈。

绣巧用温暖治愈了长栋受伤的童年,长栋用包容治愈了绣巧对自己的否定和无助。

知否中费尽心机才促成的三段姻缘(知否里的这两对)(11)

3,

都说婚姻是爱情的归宿,没有爱情的婚姻肯定不能长久。

其实婚姻更多的是需要用心经营而不是用爱维系,随着时间的推移,爱情会变淡,但由婚姻维系的责任和亲情则会与日俱增。

先婚后爱未尝不是一个好结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