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沙地区大棚辣椒秋延越冬栽培技术

_徐灵超

导读:辣椒秋延后越冬栽培能有效错开辣椒正常批量上市的时间, 由习惯的春种夏收调整为夏种秋冬采收延长至第 2 年春季再生春夏采收, 使辣椒持续上市到6 月, 可实现本地新鲜辣椒的全年上市。秋冬季种植效益可观,目前本地青椒批发价在 10 元 /kg ,2020 年红椒的批发价甚至高达40 元 /kg ,市场供不应求。

长沙位于湖南省东部偏北地区, 冬季最冷的 1 月月平均气温4.4~5.1℃ ,极端严寒天气少,辣椒大棚越冬栽培管理得当可以安全越冬。 在辣椒秋延越冬栽培过程中,前期大棚温度高、光照强,不利于幼苗生长和辣椒挂果,后期又遭遇低温、弱光等因素影响,秋延越冬栽培技术性强,管理水平要求高。 本文结合生产实际,对辣椒大棚秋延越冬栽培技术进行了总结。

1 土壤消毒

夏季休棚期( 7~8 月)利用石灰氮对大棚土壤进行消毒。 具体操作:每 667 m 2 撒施石灰氮 60 kg 、腐熟有机肥 1 500 kg 和硫酸钾型复合肥( 15-15-15 ) 15 kg 旋耕土壤充分混匀后,灌水使土壤湿透,用透明地膜密封,闭棚闷棚 20 天以上,杀灭土壤中的病虫害和杂草。

2 品种选择

根据本地夏秋高温、干旱,冬春低温、阴雨和寡照的特点,结合设施栽培条件,因地制宜,选择前期耐高温,后期耐低温的品种,综合这几年本地市场销售情况,选择质优价高的品种,比较适合的有长研 15 号、兴蔬 215 、兴蔬皱皮辣、长研青香等。

3 大棚栽培设施要求

辣椒是喜高温和长日照作物, 为创造其适宜的生长环境和条件,大棚等栽培设施宜选择地势平坦、排水良好的地块建设,适宜的宽度为 4.5 m ,起 2 垄,栽 6 行,有利于两边通风和前期坐果,且投资成本相对较低。 棚边要挖深沟( 50~70 cm )避免地下水位过高或降雨不利于排涝,引发病害。 考虑到种植后期温度较低,浇水不宜过多,需配套水肥一体化设施设备。

4 播种与育苗

4.1 播种期

适期播种是秋延后辣椒栽培的关键。 播种过早,易使病毒病发生严重,植株感病生长停滞,产量低;播种太迟,开花结果晚,结果少,且后期温度低,不利于果实膨大。 本地的适宜播期基本确定为 7月 25~30 日。

4.2 培育壮苗

采用 128 穴穴盘育苗,要做好大棚温湿度控制。 白天温度控制在 30℃ ,夜晚 20℃ 左右。气温较高时,应拉起遮阳网,掀起裙膜加强通风,一般在傍晚浇水,把握干湿交替的原则。 育苗中后期要控制水肥防止出现徒长苗。

5 定植后管理

5.1 定植时间

闷棚结束后至少要通风 5 天以上才能移栽。 8月中下旬定植。定植密度为 1 200~1 500 株 /667 m 2 。地膜采用打孔的银黑膜,有利于趋避蚜虫及后期补充光照。

5.2 温度管理

幼苗定植后的一段时间, 拱棚内气温偏高,要通风降温,并加盖遮光率 70% 的遮阳网,但早晚要注意揭开遮阳网加强光照; 9 月下旬天气转凉,去掉遮阳网; 10 月下旬,当夜晚气温降到 l0℃ 以下,应盖严棚膜; 12 月上旬应加盖棚内双层棚膜。进入冬季,要注意防冻,闭棚保温。 白天通风时间逐渐变短,通风量逐渐变小,一般开背风通风;遇雪初晴,只在中午通小风,拱棚内的双层薄膜要晚揭早盖,提高棚内温度。当棚内温度降至 0℃ 以下时,在棚内防倒网上加盖 1 层薄膜保温,避免霜冻。 寒潮过后的霜冻是辣椒受灾最严重的时候,要特别注意。 当棚外温度低于 0℃ 时,棚内还需采取增温措施,如采用热风机、增温块、木炭等,还可采用补光增温的办法。

5.3 水肥管理

定植后浇透定根水。 定植后第 2 天滴灌 1 次。第 3 天应看天浇水,如果温度较高,应该适量浇水降温。 种植 7 天后,结合浇水每 667 m 2 追施大量元素水溶肥 ( 20-20-20 ) 2.5 kg 和氨基酸水溶有机肥20 kg 进行提苗。 种植 15 天后,每 667 m 2 再施上述水溶肥促苗 1 次。 种植 25 天后, 门椒已开花,每667 m 2 施用大量元素水溶肥( 9-45-15 ) 5 kg 和含氨基酸水溶有机肥 20 kg ,进行保花保果,稳定挂果数量。当首批辣椒长度 2 cm 时,每 667 m 2 施用大量元素水溶肥( 10-5-45 ) 5 kg 和含氨基酸水溶有机肥 20 kg ,促进果实膨大。 之后每 15 天追施 1 次大量元素水溶肥,以促进果实着色,提高产品质量。 水溶肥浓度应控制在 3‰ 以内。 进入 12 月停止浇水。 定植后使用水溶肥时, 每 667 m 2 还应添加复合微生物菌剂(含枯草芽孢杆菌、哈茨木霉、解淀粉芽孢杆菌等)1~2 L 随水冲施。 既能改良土壤、恢复地力,又能预防死棵、减轻病害、促进作物生长、改善作物品质。

生长过程中,营养生长过旺,会出现大量落花,很难多结果、结大果。 若植株生长势强,叶色淡叶片薄,有徒长趋势,应严格控制浇水追肥,大棚日夜大通风, 采用 50% 矮壮素水剂 3 500 倍液控制徒长。开花前、幼果期喷施 0.2% 磷酸二氢钾液利于坐果。

5.4 整枝

秋延后栽培的辣椒生长旺盛, 枝条易折断,为作业方便保持通风透光,可用小拱棚覆盖配合吊瓜网固定植株,防止植株倒伏。 门椒以下的侧枝和腋芽、植株下部的老叶应全部摘除,植株上部无果的侧枝可以疏剪,以节约养分,有利通风透光。

6 采收及留树保鲜

秋延后辣椒结果集中, 10 月上旬可采收第 1 批果实。 视市场行情适时采收青椒,至 11 月初不再采收,将后期果保留在树上保鲜,随时间而慢慢变红。至 12 月中旬便可采收红椒, 一直采收至次年 2 月下旬。 如 10 月青椒市场行情不好,建议在 11 月中下旬辣椒挂果转红后再行采收。 翌年 2 月红椒采收完毕后可根据需要采用剪枝再生栽培技术使其继续结果。

7 病虫害防控

病虫害应早预防早控制, 综合利用防虫网、释放天敌、黄板诱杀和风吸式太阳能杀虫灯等物理防治方法,结合使用高效、低毒、低残留化学农药。 秋延栽培重点防治甜菜夜蛾、菜青虫、蚜虫、白粉虱、病毒病,再生栽培应注意防治白粉虱、蓟马、灰霉病、炭疽病、疫病、病毒病。 甜菜夜蛾、菜青虫可使用16% 甲维·茚虫威悬浮剂 1 500 倍液、 34% 乙多·甲氧虫悬浮剂 1 500 倍液或 35% 氯虫苯甲酰胺水分散粒剂 3 000 倍液;蚜虫、白粉虱可使用 30% 螺虫·呋虫胺悬浮剂 1 500 倍液、 25% 噻虫嗪水分散粒剂2 000 倍液或 40% 啶虫脒可溶性粉剂 3 000 倍液;炭疽病可使用 25% 嘧菌酯悬浮剂 1 000 倍液、 50%甲基硫菌灵悬浮剂 800 倍液或 45% 咪鲜胺水乳剂1 000 倍液喷雾防治; 灰霉病可使用 15% 腐霉利烟剂 200 g/667 m 2 熏棚(棚内低温高湿时使用), 50%异菌脲可湿性粉剂 1 000 倍液或 30% 啶酰·咯菌腈悬浮剂 1 000 倍液喷雾防治; 疫病可使用 50% 烯酰·锰锌可湿性粉剂 500 倍液、 22.5% 啶氧菌酯悬浮剂 1 200 倍液或 68% 精甲霜·锰锌水分散粒剂 600倍液防治;病毒病以预防蚜虫、白粉虱为害为主,注意轮换用药和安全间隔期。

湖南冬季种大棚辣椒需要什么技术(长沙地区大棚辣椒秋延越冬栽培技术)(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