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虎导演的《八百》终于上映了,不出所料引起很多反响,有赞有弹赞者认可电影表现了普通战士的抗战热血打动了国人,弹者则不认可电影的立意似为衰败民国唱赞歌,我来为大家科普一下关于八百壮士中的人物?以下内容希望对你有帮助!

八百壮士中的人物(张艾嘉在八百壮士中的一段表演值得一提)

八百壮士中的人物

管虎导演的《八百》终于上映了,不出所料引起很多反响,有赞有弹。赞者认可电影表现了普通战士的抗战热血打动了国人,弹者则不认可电影的立意似为衰败民国唱赞歌。

就四行仓库保卫战本身来说,由于地处市中心,紧邻租界,战斗在这里打响,虽然规模不大,但是就特别引人注目。从国军将领主观上说可能更是想引起国际强权的关注,不过客观上中国官兵的顽强抵抗也起到了震撼国人的作用。一般来说,老百姓没有机会近距离看到战争,因而看到的人会觉得终身难忘。有很多文学文艺作品提到这一段故事。记得巴金的抗战三部曲之一《火》里也就有大段的描述当时市民学生看到的这场战斗,如何鼓舞了他们投身抗战的决心。

很容易想起七五年台湾丁善玺导演的《八百壮士》。其实在之前还在抗战期间上海就已经拍过反映四行仓库保卫战的电影,只是那部电影实在年代更加久远,又是默片,因此不太被人提起。丁版的《八百壮士》也已是45年前的老电影了,现在看起来有些战争场景比较粗糙,明显是受当时电影工业技术所限,不过还是能发现几个有意思的地方。

电影着意表现而且出彩的角色当然是杨惠敏,那时的林青霞清新脱俗,为影片增色不少。其实里面还有个角色是杨惠敏的女童子军伙伴慈妮,由张艾嘉饰演,她在杨惠敏父女是否应逃回镇江老家的争执中,挺身支持杨惠敏,表演生动,其中有一大段台词,也颇令人深思。大意说她父母亲是面包厂的老板,但是也被日本的炸弹炸死了,现在日本人来了,大家已经退无可退,只能团结起来支持抗战。这段话说服了杨的父亲,不但同意女儿留下还捐出了一批物资。

这段话折射出的道理,应该是反映出中国老百姓第一次真切体会到了亡国的危机感。从很多文献资料可以看出,从鸦片战争到甲午战争到八国联军,很多老百信其实并不太关心这些中外战争,国家这个概念还没有完全形成,因为没有切身的体会。但是日本侵略是实实在在就在眼前,当时的上海无论你是打工仔还是家境殷实的老板,一颗日本炸弹下来就是家破人亡。可以说是地不分南北,人不分老幼,不抗战就得亡了。

张艾嘉这段表演在电影中分量不重,容易被忽视,我倒认为是电影的精华所在。即便在今天也令人深思。有不少人认为个人自由和权利最重要,国家强弱和个人利益未必是正相关的,但是在国难当头的上海,一个面包厂老板的身家,在炮弹声中霎那化为时代的一片尘埃,怎不令人唏嘘动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