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时候有个皇帝,昏庸无能,暴虐成性。他认为:人一老了,就不能劳动了;不能劳动了,活着就了废物;可是废物还得吃喝,这岂不是浪费粮食?!于是,他向全国发布了一道圣旨:“凡六十岁不死者,一律活埋。违抗者,灭门九族”!

三十年没上坟的故事(人六十岁不死就活埋的传说)(1)

皇帝金口玉言,谁敢违抗?一时间,全国上下,哀声遍地,民间百姓忍痛割爱地把自家凡是过了六十岁的长辈老人,都活活地钉入棺木,悲愤难忍地埋入了坟墓。……这真是生离死别,惨不忍睹呵!

皇帝见他的号令一下,全国上下闻风而动,更得意洋洋起来。于是他便把这项残忍的制度固定下来,一直延续了几十年。

且说朝廷中有一位大臣,他是一位天生的孝子。因他自幼丧父,是寡母将他一手拉扯大的。后又含辛茹苦、省吃俭用地供他读书识字,使他考取了功名。所以他对母亲特别孝敬。随着母亲年龄的增长,这位大臣的心也越缩越紧。然而岁月无情,那个可怕的“六十岁”也终于降临到他母亲的头上。大臣想到马上就要和生他养他的亲生母亲分别,心情就好像乱箭钻心般地难受。他怎么能忍心亲手将慈祥善良的老母亲活活埋葬呢?于是他吃不下,睡不着,终日惶惶不安,心急如焚。老母亲很理解此时儿子的心情,——君命难违呀!万般无奈,老母亲只能望着儿子默默地流泪。

大臣见到老母亲伤心落泪,他那颗孝子之心简直都要碎了〃他焦急地自问着:怎么办?怎么办?俗话说:“急中生智”,这话一点不假。忽然大臣的眼睛一亮,好,有办法了!

大臣忙命人连夜买回一口上好的棺材第二天早朝时,大臣便启奏皇帝,说老母咋夜突然暴病而亡,请求恩准丧假,归家料理后事。

皇帝听了,忙问大臣的老母亲多大年纪,当听说“年已六十”时,不禁哈哈大笑说:“六十归阴,死得好眭!就是不死,也该活理了呀!爱卿,朕准你丧假,快回家办丧事去吧!”

大臣谢过皇恩,急忙回到家中。他披麻戴孝举行过丧仪之后,便着人将家中停放的那口棺材抬入祖坟中安葬了。从此,大臣便居家守制了。

在外人看来,大臣的老母确已归阴安葬了。其实呢?根本不是那回事!抬出家门埋葬的只不过是一口空棺材。至于披麻带孝、举行丧仪之类,那只不过是大臣为掩人耳目而逢场作戏罢了。大臣的老母亲依旧在世上活得好好的,她只不过是被儿子悄悄藏于地窖之内了。从此,一日三餐,汤水茶饭,大臣都亲自送入地窖,他对母亲更加孝敬,更加精心瞻养了。

转眼守制期满,大臣便入朝参政了。这天,西域番邦给皇帝进贡了一只动物,作为贺礼。皇帝很是高兴,但他不知道这种动物叫什么名字。早朝时,皇帝命人将动物装入笼子,拿到金殿上,问谁知道它叫什么名字。只见这个装在笼子里的动物像兔子那般大,浑身长着灰黄灰黄的毛,尖嘴巴,小耳朵,尾巴又细又长,一对小眼睛贼咕咕地。谁知满朝文武见了这只动物,一个个都是大眼瞪小眼,谁也叫不出它的名字。因为他们谁也没有见过这种动物!这时,满堂鸦雀无声,朝臣们一个个呆若木鸡。皇帝连问了三声,都无人答话,他

很是扫兴,不由得勃然大怒:“堂羞天朝,竟没有一人识得此物,真乃奇耻大辱!”

皇帝看了看站立在班首的宰相,问他知不知道。宰相回答说:“臣不知道!”皇帝怒不可遏,杀机顿起,立命刀斧手将他推出斩首。接着皇帝又按班问了好几位文臣武将,都因回答不出,而被先后推出去杀了头。眼看着就要轮到这位大臣回答了。此时,这位大臣的心里早已澈起了小鼓。他想:今天是必死无疑了。因为他也从没见过这种动物,根本不知道它叫什么名儿,从而也没法回答皇帝这会儿,他把自己的生死早已置之度外了,所担心的就是藏于地窖下的老母亲。自己死后,老母亲怎么办呢?谁也不知道她藏于地下呀?她还

不活活饿死?想到这儿,这位大臣不由得脸色煞白,急出了一身冷汗。

这时,大臣前边的一位文官已经被推出去杀了。厄运和死神马上就会降临到大臣的头上。谁知这个杀人不眨眼的皇帝,此时忽然改变了主意。只听他凶神恶煞地吼道;“众位爱卿听着,今天朕且请众位回去细细想来,明天早朝,继续回答孤家如若不知,还是今天的下场!”说完,他一甩龙袍,气汹汹地退了朝。

大臣长长地吁了一口气。退朝之后,他回到家,心上像

压了一块石头,沉重异常。晚上,他进地窖给老母亲送饭时,

老母亲见他闷头闷脑、满腹心事的样子,就问他出了何事?于

是他便把今天朝廷上发生的事儿一五一十地吿诉了母亲,临

完,他双膝跪倒在母亲面前,痛哭流涕地说:“从今卩又后再也

不能孝敬您老人家了,请您老人家原谅,多多保重吧!”

三十年没上坟的故事(人六十岁不死就活埋的传说)(2)

老母亲猛听儿子一说,心里也很难受,可是仔细一想儿子说的那种动物,自己好像以前听老辈人说起过于是她又仔细询问了那种动物的特征,然后陷入了沉思忽然她把手一拍,高兴地告诉儿子:“你说的这种动物:尖嘴儿、小耳朵、细长尾巴、灰黄毛和一双小贼眼儿,它一是不是老鼠呢?”大臣一想,母亲说的有点门路,那东西仔细看来确实有点像老鼠。可是一想到那动物像兔子那般大,便说:“哪有像兔子那般大的老鼠呢?!”

老母亲听儿子这样一说,反而倒笑了:“我小时候,听老辈人说,在京城西边很远的外番国里,有一种大老鼠就像兔子那样大。可是我没亲眼见过。听说这种大老鼠的肉还能吃哩!”

大臣听母亲如此一说,高兴得叫起来;“真的吗?这太好了!”

老母亲说;“你明天上朝时,就说这动物是老鼠大臣转念一想,说:“皇帝要是不相信,那可怎么办呢

老母亲想了想说:“不是说是猫就避鼠,老鼠最怕猫吗你明天上朝时,把咱家的小狸猫带上,便见分晓!如果那东西见了小狸猫就拼命奔逃,小狸猫见了它就想抓它,那么,它必是老鼠无疑

大臣高兴得一拍大腿:“对呀!就这样办!”

第二天,一清早,大臣将家中的那只小狸猶藏入朝服宽大的袍袖中,便上朝去了。早朝上,皇帝指着笼子里的动物,向大臣提问。大臣胸有成竹地出班奏道:“启奏万岁,臣要近前观之,方能辨识清楚!”皇帝准奏

大臣来到铁笼前,俯下身体,一边仔细观察那个动物,一边悄悄将张开衣袖的左手抬起,用袖口对准铁笼里的动物,突然铁笼里那只悠闲的动物一反常态,像发生了急病似的惊慌失措、惶恐不安起来;紧接着便见它在笼里转着圈拼命奔逃,一边跑,它还一边发出“嘶嘶”的哀叫声。……皇和满朝文武见状都感到莫名其妙。原来,当大臣俯下身体、抬起左臂用张开的袖口对准铁笼里的动物时,藏在他袖口里的那只小狸猫就早已瞧见了铁笼里那只它自认为的天敌,若不是大臣左手抓得紧,小狸猶早已蹿上去了。同时,铁笼里的那只动物也突然发现了大臣袖口里的小狸猫。大概是天性所致吧,所以它才一反常态、连声哀叫、惊慌失措地在笼里没命奔逃起来。

大臣见事实已经证明铁笼中的那只动物确属老鼠无疑,心中有说不出的高兴。这时,坐在龙椅上的皇帝早已沉不住气了,急不可待地问:“爱卿,辨识清楚了吗?这是什么动物呢?,

大臣微微一笑,十分肯定地奏道:“万岁,铁笼中的这神动物是只老鼠!”

“什么?老鼠?”皇帝有点不相信的语气:“哪有这么大的老鼠?爱卿何以见得呢?”

满朝文武听后也是满堂皆惊,将信将疑,议论纷纷。大臣自信地奏道:“自古道:是猫避鼠,是鼠怕猫,这是不会错的!今臣已带来小狸猫一只,请万岁当场验证。”说着从袖中掏出小狸猫。

皇帝又准了奏,但他仍是不大相信。

大臣将手中的小狸猫放出,只见小狸猫直朝铁笼扑去。铁笼里的那只动物吓得“吱吱”乱叫,拼命乱跑。小狸猫围着铁笼转着,向里边“喵喵—地叫着,并不时伸出爪子朝笼里的动物抓去。

皇帝见状,高兴得开怀大笑起来,——他信服了!

满朝文武见状,也都疑虑顿消,一铁笼中的动物,它还真是一只大老鼠呀!

大臣接着启奏道:“万岁,小小番邦竟给陛下敬献一只老鼠来冒充贡品,这是妄欺我朝无人,实属对我天朝的戏弄呵!望万岁明察。”

皇帝这时才醒悟过来。是啊,堂堂的天朝之君,竟让外邦小国用一只老鼠给耍弄了一番。真是太可笑、太可气了!皇帝气恼地传旨,命兵部即刻发兵,踏平番邦,以解心头之气!

皇帝望着这位大臣,感慨地说道:“多亏了爱卿呵!不然朕受了外番的羞辱、戏弄,还蒙在鼓里呢?!爱卿真是博学多才,知识深、真乃国家之栋梁也!朕封你为朝廷一品宰相,从今以后主持国家大计!”

大臣听到皇封,一时受宠若惊,急忙跪倒,口呼万岁,谢主隆恩。

皇帝望着这位平时人不出众,貌不惊人的大臣,心中想道那么多的文武大臣都没能辨识出外番进贡来这只动物是只老鼠,他怎么能木费吹灰之力就辨识了呢?李是皇帝随便问道:“爱卿呵,你是怎么认出这只动物是只老鼠呢?莫非以前见过它?”

大臣刚刚受到皇封,升为宰相,正踌蹰满志,趾高气昂,此时他见皇帝发问,便连忙不加思索地顺口而出:“臣以前并非见过这种动物,也从没听说过,只是昨晚家中老母对臣谈起,臣才得知……”,突然,他发觉自己说露了嘴,急忙打住话头,顿时吓得脸色苍白,心惊肉跳。

皇帝忽然想起,这位大臣刚刚请丧假守制完毕,于是便问:“爱卿,你老母亲不是得暴病而亡了吗?怎么昨晚又和你谈起话来?”

满朝文武也都惊疑地望着这位大臣。

大臣见皇帝发此一问,顿时目瞪口呆,冷汗直冒。他见已无法掩饰,便急忙跪倒在地,连连叩头求饶:“臣有罪,罪该万死!望万岁恕罪!

皇帝一时更加被弄得莫名其妙,满朝文武也都成了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了。

皇帝笑呵呵地说;“爱卿为朕立了大功,何罪之有哇!快请平身。有何言语,但说不妨,朕恕你无罪!”

大臣见皇帝已开口恕了罪,心里踏实了许多,但他仍跪在地上,把自己如何与老母亲感情深挚、相依为命、不忍心将其活埋、慌称暴病而亡、悄悄将其藏于地窖内、精心供养起来,等等;以及昨晚在家中老母亲怎样猜出这只动物是只老鼠、并让带上小狸猫来辨认的事,一一奏明圣上。大臣说得声惧泪下,恳求万岁对其欺君之罪开恩。满朝文武也都为之动容。就连皇帝听了也动了恻隐之心、怜悯之情。皇帝暗暗揣度:没想到一个普通老妇人竟能这样有心计,而且比满朝文武都强!看来,老年人也不全是废物呵!自己制定的“六十岁不死就活埋”的定律,看来也太过了!他望了望跪在地上的大臣,心想:这样的孝子真是天下难得呵!

皇帝走下宝座,上前搀扶起大臣:“爱卿快请起身!回家去后让你的母亲搬出地窖吧,朕要诏告天下,免除“六十岁不死就活埋”的定律,全国民间百姓都要孝敬老人,精心瞻养老人,使老人安居家中,度过晚年!”

皇帝的圣旨一下,大得民心,民间百姓无不欢腾从此,“六十岁不死就活埋”的时代结束了!然而,这个故事却在民间流传至今。

最后祝天下所有的父母健康长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