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王朝之嘉靖皇帝

大明王朝嘉靖帝的智慧(大明王朝之嘉靖皇帝)(1)

明世宗朱厚熜(1507年9月16日-1567年1月23日),汉族,明宪宗朱见深之孙,明孝宗朱佑樘之侄,兴献王朱佑杬之子,明武宗朱厚照的堂弟。明朝第十一位皇帝,1521年-1566年在位,年号嘉靖,后世称嘉靖帝。

上篇讲到那位大将军皇帝朱厚照同学,因为过于贪玩调皮,导致没有留下子嗣而突然暴毙,继承人问题出现了严重的问题,杨廷和依照皇明祖训,兄终弟及,只有从近亲中,选出最近的一支,孝宗皇帝的亲侄子 朱厚熜,今天的主角从湖北安陆来到了京城,正式登场开始了大明比较长久的嘉靖王朝。

首先讲到的是明朝,就是嘉靖朝有名的大礼议事件,在朱厚熜及使团到达北京城外的良乡时,双方发生了第一轮冲突。根据杨廷和的安排,要礼部用太子的礼仪迎接朱厚熜,即由东华门入,居文华殿。但朱厚熜并不接受这种方案,他对其右长史袁宗皋说:“遗诏以我嗣皇帝位,非皇子也。”双方互不妥协,最后由皇太后令群臣上笺劝进,朱厚熜在郊外受笺,从大明门入,随即在奉天殿即位。这里年轻的嘉靖皇帝显示出了他过人的聪明和政治手腕和手段,结结实实的给在京的官员上了一课,并且展开了嘉靖执政前期的大礼议事件的序幕。

大明王朝嘉靖帝的智慧(大明王朝之嘉靖皇帝)(2)

即位不久后,嘉靖帝与杨廷和、毛澄为首的武宗旧臣们之间关于以谁为嘉靖帝皇考(即宗法意义上的父亲),以及嘉靖帝生父尊号的皇统问题发生了长达三年半的大礼议之争。嘉靖帝不顾朝臣反对,追尊生父为兴献帝后又加封为献皇帝、生母为兴国皇太后,改称孝宗敬皇帝曰“皇伯考”。嘉靖十七年(1538年)九月,兴献帝被追尊为“睿宗知天守道洪德渊仁宽穆纯圣恭简敬文献皇帝”,并将兴献帝的牌位升袝太庙,排序在武宗之上,改兴献王墓为显陵,大礼议事件至此以嘉靖帝的胜利最终结束。当然后来,嘉靖皇帝为了其生父能配享太庙,将永乐皇帝的谥号从明太宗改成了大家所熟悉的明成祖。您看这哥们的政治头脑真不是盖的。

大明王朝嘉靖帝的智慧(大明王朝之嘉靖皇帝)(3)

嘉靖执政的前期,一度出现嘉靖中兴的一段时期,嘉靖帝力革前朝时弊,励志效法太祖、成祖推行“新政”,大刀阔斧推行了改革,政治上集异纳谏,勤于政务,打击权臣和封建地主贵族势力,大赦天下,诛杀了钱宁、江彬等佞臣,整顿朝纲,总揽内外大政,推行新政,裁抑司礼监的权力,撤废镇守太监,严肃监察制度,严分厂、卫与法司职权,重视任用张璁、夏言等贤臣,他吸取了前朝宦官当权乱政的教训,对宦官严加管束,中央集权得到复兴和加强,使朝政为之一新;经济上严革贪赃枉法,勘查皇庄和勋戚庄园,还地于民,鼓励耕织,重新整顿赋役,赈济灾荒,减轻租银,体恤民情,治理水灾,汰除军校匠役十万余人,极大地缓解了当时激烈的社会经济矛盾;军事上整顿军队团营,守兵东南,征剿倭寇,清除外患,整顿边防。文化上改革科举之弊,改正孔子称号和典祀,这期间,“资本主义”开始萌芽,文化和科技空前繁荣,优秀文学作品和杰出人物大量涌现,“天下翕然称治”。

需要说明的是嘉靖皇帝时期,内阁还是很听话的,内阁能够很好的执行皇帝的意志并维持国家有序进行 ,嘉靖皇帝能 很好的平衡各方面的势力并能够将群臣玩弄于股掌之间。当然,这个时期还是名臣辈出的,比较有名的几个内阁首辅严嵩,徐阶,高拱,武将戚继光也是这个时代,绩溪的胡宗宪也是嘉靖朝一方大员。戚家军就是在那个时期执行嘉靖皇帝的看我政策而形成的军事集团。当然,有名的清官海瑞也是这一时期的存在。

大明王朝嘉靖帝的智慧(大明王朝之嘉靖皇帝)(4)

严嵩的事迹这里不做详细的累述,如果各位对明中期的感兴趣,改天专门写一篇以严嵩父子为代表的明朝官场生态来聊聊明朝中期的社会形态,当然据说《金瓶梅》就是影射严世藩当时的生活状态的,此部分待考。

嘉靖皇帝痴迷道教,最有名的就是壬寅宫变 几死于宫女之手。几乎将道教变成国教。

随着嘉靖帝年龄增大加之长期服用有砒霜,水银,雄黄,处女红的丹药,朱厚熜的身体每况愈下。嘉靖四十四年正月,方士王金等伪造《诸品仙方》、《养老新书》,制长生妙药献嘉靖帝。嘉靖四十五年二月,户部主事海瑞上《治安疏》,嘉靖帝大怒,下狱论死,为徐阶所救。嘉靖四十五年十二月十四日,嘉靖帝驾崩于乾清宫,年60岁。庙号世宗,谥号钦天履道英毅神圣宣文广武洪仁大孝肃皇帝。葬北京昌平永陵。

大明王朝嘉靖帝的智慧(大明王朝之嘉靖皇帝)(5)

1566年明世宗驾崩,皇太子朱载垕即位,即明穆宗,年号隆庆,翌年为隆庆元年。

总体来说,嘉靖皇帝初期,还是比较有作为,出现了嘉靖中兴的局面,中期因为宠信严嵩导致严嵩弄权20年,吏治败坏,任用奸佞,残骸忠良,党争不断。晚年疏远严嵩并惩治严世藩,任用徐阶国家再次走向正轨,并培养了年轻的张居正为代表的治世能臣。为后边的改革和中兴提供了一定基础。

下一篇我们讲明朝的改革与中兴,隆庆新政,张居正改革,万历中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