泱泱中华文人辈出骚客不绝,纵观上下五千年,其中真才实学者名垂千古,亦有附庸风雅者,贻笑世人。所谓沧海横流,方显英雄本色。在中国历史上400多位皇帝中,不乏学识渊博耽精文艺,并留有名作于世。我们就来看看九五之尊的皇帝们有多文艺。

历史上最有艺术感的皇帝(朕就是那么文艺)(1)

文艺奇葩梁元帝萧绎

萧绎(508年~554年),是梁武帝萧衍第七子。他生来就是读书人的楷模。他的人生就是勤奋地读书写作,著书立说“成一家之言”是他毕生为之奋斗的理想,可谓著作等身,有二十多种、四百余卷,其中《金楼子》一书是中国文论史上的重要著作。萧绎不光热爱著书,还喜欢藏书,作为皇帝,有收藏的便利,那就是抄家。

他的才华以及学问简直无人能及、无所不包。据说他是一名音乐理论家;对中医有高深的见解;还写了好几本围棋棋谱研究;他在众多研究周易的专家中占据显赫的地位,会算命,还能通过观察星相知晓天下大势;他研究姓氏;他甚至在重文轻武的南朝写了一本兵书《玉韬》;还写了一部研究马的专著《相马经》……无论儒道经典还是旁门左道,他统统有兴趣。

“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这句杜牧的词,大家应该有所耳闻,其中《后庭花》这首歌就是南北朝的最后一位皇帝——陈后主所创。

当时杜牧写这首《泊秦淮》,起因于某日乘船游秦淮河,听见歌女唱《玉树后庭花》这首称颂后宫嫔妃姿色美丽的曲子,心中不免感慨:陈朝虽亡,这种靡靡之音却留传了下来,还在秦淮歌女中传唱,这些无知的歌女连亡国恨都不懂,简直不像话!

从杜牧的不满中,对于陈后主成天写词唱歌不理朝政的德性可见一斑!

历史上最有艺术感的皇帝(朕就是那么文艺)(2)

陈后主像

玉树后庭花

丽宇芳林对高阁,新妆艳质本倾城

映户凝娇乍不进,出帷含态笑相迎

妖姬脸似花含露,玉树流光照后庭

花开花落不长久,落红满地归寂中


从陈后主写的歌词来看,放在今天绝对是位不一般的作词家。那你说这些词都是谁填的曲,谁来唱呢?当然是后宫的才女了!她们谱完曲,皇帝就让大家坐下来听她们唱,俨然天天在后宫开演唱会的节奏!

陈后主不仅自己写词,还召集官员们跟他一起搞诗歌创作,朝政粮饷什么的他才不管,写得好的官员皇帝就叫他们分享经验、交流心得,写得不好的就罚酒,再写不好就收拾铺盖滚蛋!

最后,隋军兵临城下,结果是“门外韩擒虎,楼头张丽华” ,隋朝大将韩擒虎已经打到宫门外了,陈后主还在城楼上和他的宠妃张丽华唱歌,南北朝最后一代陈朝就此灭亡了。

暴君文艺诗人杨广

历史上最有艺术感的皇帝(朕就是那么文艺)(3)

寒鸦飞数点,流水绕孤村。

斜阳欲落处,一望黯销魂。


上面这阙诗很有意境吧?对,就是暴君杨广写的。你能相信一位频繁发动战争、对人民残忍“家暴”的皇帝能写出如此有意境,还有点惆怅的诗?不仅如此,他的诗还屡屡遭人抄袭,所以许多耳熟能详的诗歌你都不知道最原始的出处原来是暴君杨广。

《水调歌》

王孙别上绿珠轮,不羡名公乐此身。

户外碧潭春洗马,楼前红烛夜迎人。


上面这首诗是杨广的原作,再看下面两首,你会发现它们如此神似!

历史上最有艺术感的皇帝(朕就是那么文艺)(4)

《赠李翼》

韩翃

王孙别舍拥朱轮,不羡空名乐此身。

门外碧潭春洗马,楼前红烛夜迎人。


《浣溪沙》

晏几道

衣化客尘今古道,柳含春意短长亭。

户外绿柳春系马,床前红烛夜呼卢。


晏几道这首还好,韩翃这首就是赤裸裸的抄袭了,可能当时杨广忙着打仗也无暇顾及于此。连名家都“模仿”,可见虽然杨广在治国上骂声一片,但还是挡不住才气外漏,唐代名臣魏征最后都说了:“虽意在骄淫,而词无淫荡…不能以人废言也。”

历史上最有艺术感的皇帝(朕就是那么文艺)(5)

梨园鼻祖李隆基

爱好文艺著名的还有唐玄宗,他酷爱音乐舞蹈,会作曲,培养出无数文艺尖子。“梨园子弟”中的“梨园”二字,就是来自他的作为。

历史上最有艺术感的皇帝(朕就是那么文艺)(6)

李隆基的音乐才能在幼年已有表现,他六岁时就曾在祖母武则天面前表演了乐舞《长命女》,可见西周已开始的针对国子、世子的宫廷音乐教育制度在唐代仍在延续,李隆基的表演就证明他自幼已经过严格的音乐教育。著名的《霓裳羽衣曲》是李隆基的经典之作。

据说这首曲子是根据当时的一首《婆罗门曲》改编的,但是《霓裳羽衣曲》是李隆基所作确是千真万确的,他还让宫女们在宫中表演这首自己的得意之作,只是后来这首曲子失传了。

历史上最有艺术感的皇帝(朕就是那么文艺)(7)

文艺奇才李煜

南唐后主李煜(937-978),五代十国时南唐末代国君,字重光,初名从嘉,号钟隐、莲峰居士。中国历史上著名的词作家。李煜精于书画,谙于音律,工于诗文,词尤为五代之冠。

李煜是个多才多艺的皇帝,且成就都很高,尤以词作冠绝一代,影响深远。他在中国词史上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被称为“千古词帝”。他继承了晚唐以来“花间派”词人的传统,但又通过具体可感的个性形象,反映现实生活中具有一般意义的某种意境,一洗花间词的浮靡,特别是他被俘虏后的作品更成千古绝唱。

李煜承上启下,将词的创作向前推进了一大步,扩大和丰富了词的表现领域,推动了后世词的大步发展和繁荣。他的词被誉为婉约派四大旗帜之一,号“愁宗”,也是后世宋词婉约派的开山,同时也成就了自己宗师级的地位。

另外,他的书画也十分了的,书法被誉为“金错刀”、“撮襟书”,绘画更是“远过常流,高出意外”。他还对音律极有研究,凭着残留片段,竟然和小周后把失传的《霓裳羽衣曲》给复原了。

《虞美人》

春花秋月何时了,往事知多少。

小楼昨夜又东风,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

雕栏玉砌应犹在,只是朱颜改。

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

《虞美人》是李煜后期的作品之一,遣词用语,无一不精妙,意境天成,意韵绵长,有惊天地泣鬼神之功。据说宋太宗看了这首词后就赐死了李煜。事过千年,当我们读着李煜的“剪不断,理还乱,是离愁,别有一番滋味在心头”、“独自莫凭栏,无限江山,别时容易见时难。流水落花春去也,天上人间”等作品的时候,再多评价也只能是枉然,一言蔽之:要命啊!真可谓“国家不幸诗家幸”。

才子昏君宋徽宗赵佶

宋徽宗,一个被誉为最金贵的艺术家,也是一个治国无能的昏君。

历史上最有艺术感的皇帝(朕就是那么文艺)(8)

梅花绣眼图

宋徽宗赵佶,擅长书、画、乐、舞,能文章,传有真书及草书《千字文》等。宋徽宗的书画都达到了一个很高的高度,不但自身造诣非凡,沉迷不拔,而且在主观上也十分努力的推动着文艺的发展。

在绘画方面,宋徽宗是一个导师级别的人物,他设立画院,开画学,并正式将其纳入科举考试,培养出了一大批杰出的画家,产生了许多经典作品,《清明上河图》即诞生于此时。他的这些作为提高了画家的地位,大大的促进了中国绘画的发展,并使“院体画”(以精工逼真出名)兴盛一时,影响深远。

历史上最有艺术感的皇帝(朕就是那么文艺)(9)

《欲借 风霜二诗帖》

他首创了“瘦金体”,这种瘦金体书法,挺拔秀丽、飘逸犀利,即便是完全不懂书法的人,看过后也会感觉极佳。宋徽宗“瘦金体”书写十分精妙和独到,也一举奠定了其在书法史上的宗师地位。同时在中国的书画史上宋徽宗还是“诗书画印”一体化技术形成的奠基人,深刻影响了后世赵孟頫、唐伯虎等著名画家的“诗书画印”一体化创作的发展和繁荣。

绘画作品有《芙蓉锦鸡》、《池塘晚秋》等,书法作品有《秾芳诗帖》、《瘦金体千字文》、《欲借风霜二诗帖》、《草书千字文》、《夏日诗帖》等。

历史上最有艺术感的皇帝(朕就是那么文艺)(10)

赵佶 草书《千字文》

明人,《谷山笔麈》的作者于慎行,有如下分析:“自古兴王之主有好文者,多是表章经训,劝学崇儒,如汉武唐宗是也。败王之主有好文者,多是耽精技艺,善画工书,如陈叔宝,李煜是也。然使陈、唐二主留心国政,忧勤万机,即耽精文艺,政自何妨?惟其庶政怠荒,万事不理,而一于流连光景,弄笔染翰,与雕虫之士争短于尺寸,斯其所以败耳。”中肯,但难以做到。人的精力毕竟有限,国家之事太多太复杂,罄尽全力尚且未必做得好,况且生活在变化,社会在发展,需要学习研究的新问题很多很多,如再“耽精文艺”,对诗词对书法或绘画精益求精,是很难两全的。

历史上最有艺术感的皇帝(朕就是那么文艺)(11)

历史上最有艺术感的皇帝(朕就是那么文艺)(12)

历史上最有艺术感的皇帝(朕就是那么文艺)(13)

,